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17 部族谱
现代
台湾·嘉义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侯氏族谱

始祖:侯士岁

散居地:台湾省嘉义县六脚乡两溪村等地.

族谱页数:967

浏览量:0

侯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嘉义县六脚乡两溪村等地.
原书: 写本, 清咸丰戊午[1858]记事. - 14双叶. 始祖 : 侯宗贵名情字洪孚(元明之际) 台湾始迁祖 : 侯士岁(清) 散居地 : 台湾省嘉义县六脚乡两溪村等地.
查看详情
徐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省嘉义县

族谱页数:44

浏览量:0

嘉义新港徐天赐子孙会会员名册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嘉义县
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为能即时提供网路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回馈」反应.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林森县 中国, 台湾省, 嘉义县

族谱页数:20

编修人:林春秀记

浏览量:100

林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林森县 中国, 台湾省, 嘉义县
原书: 写本, [1983]. -- [19]页. 始祖 : 林斯铣. 台湾始迁祖 : 林清涂(民国) 散居地 : 福建省林森县及台湾省嘉义县等地.
查看详情
余氏族谱

始祖:空,余由余,余一贯,余明海,余文先,余正业,余天德,余孙楩,余仁宝

散居地:福建省, 广东省, 台湾省等各地.

族谱页数:835

编修人:赖振兴,赖信作

浏览量:0

余氏大族谱 [不分卷]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 广东省, 台湾省等各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民国66[1977](台湾嘉义 : 余氏族谱编委会刊印). 1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所: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 受姓祖 : 空,一名罕. 夏禹第三子. 封为余度王,以为姓,建下邳郡. 远祖 : 由余. 春秋晋国人,因得罪晋侯而逃亡到西戎,又入秦为相,代居歙州为新安大族. 始祖 : 余一贯. 原居江西赣州府会昌县,移居广东长乐县. 岭南一世祖 : 余明海,百二十五郎. 原守公之子. 移居广东惠州府陆丰县. 明海公下四子 : 余进,百二十八郎 ; 余聪,百二十九郎 ; 余盛,百三十郎 ; 余庆,百三十一郎. 官坪祖 : 余文先,谥乐逸. 永定渡台祖 : 余正业. 祖籍汀州. 安溪渡台祖 : 余天德. 祖籍福建泉州. 嘉应渡台祖 : (清) 余孙楩. 原籍广东松口堡. 孙楩公下三子 : (清) 余曾广 ; 余曾应 ; 余曾松. 陆丰渡台祖 : 余仁宝. 原籍广东惠州府. 昭穆 : 十千重佛志 欲深伯应一 名廷茂开子 智仁礼义信 忠君世泽芳 荣华光昌大 富贵少显宗. 散居地 : 福建省, 广东省, 台湾省等各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嘉义县 中国, 台湾省

族谱页数:14

浏览量:100

王姓祖谱, 1, 1600-2011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福建省 中国, 台湾省, 嘉义县 中国, 台湾省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唐氏族谱

始祖:唐建贞,唐蒙,唐瑜,唐宪,唐忠,唐恕

散居地:台湾省嘉义县水上乡

族谱页数:114

编修人:唐映川,唐绍存

浏览量:0

唐氏宗谱[不分卷]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嘉义县水上乡
谱名:唐氏族谱 作者:唐映川纂着 ; 唐绍存族长 版本:不详 居地:中国, 四川省, 宣汉县 - 族谱 中国, 四川省 - 族谱 堂号:儒籍堂 本谱信息: [四川宣汉] : 儒籍堂, 1984年铅印本 4册 : 插图, 世系表 收藏者 : 中华家谱馆 此谱部分字体较小, 须使用高倍率阅读机 受姓祖 : (周) 叔虞 武王之子,封为唐侯,曰唐晋公,后以为姓 江西始祖 : 唐建贞 浙江金华祖 : (汉) 唐蒙 始迁祖 : (明) 唐瑜,字敬鼎 由浙江金华游宦入蜀 三大房祖 : 唐宪 ; 唐忠 ; 唐恕 下分十一支 长房下五支祖 : (明) 唐仁,字秉元 ; 唐伦 ; 唐佐 ; 唐佑 ; 唐倌 二房下五支祖 : 唐仪 ; 唐佶 ; 唐仕 ; 唐俨 ; 唐价 三房下一支祖 : 唐? 散居地 : 四川省宣汉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名页题及卷端题 : 晋阳唐氏族谱 目录题 : 国裔儒籍堂唐氏谱书 其他题名 : 晋阳郡儒籍堂唐氏族谱 台湾省嘉义县水上乡 黄茂辉
查看详情
林氏族谱

始祖:林斯铣,林清涂

散居地:福建省福州市林森县,台湾省嘉义县

族谱页数:20

编修人:林春秀记

浏览量:100

林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福州市林森县,台湾省嘉义县
原书: 写本, [1983]. -- [19]页. 始祖 : 林斯铣. 台湾始迁祖 : 林清涂(民国) 散居地 : 福建省林森县及台湾省嘉义县等地.
查看详情
杨氏族谱

始祖:杨平杼,杨世隆,杨大成,杨伯玉,杨大秀,杨三生

散居地: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族谱页数:733

编修人:杨建坤,杨康辉

浏览量:0

福建漳浦佛昙杨氏世隆衍系长,三房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9年. 3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平杼. 叔虞公次子,封杨侯,以邑为氏. 云昙始祖 : (宋元之际) 杨世隆,讳盛. 祖籍河南固始,世居浙江会稽,随父入闽,居佛昙桥北. 长房祖 : 杨大成. 佛潭弘农基祖 : 杨伯玉. 大成公次子. 三房祖 : 杨大秀. 渡台祖 : (清) 杨三生,字广三. 于嘉庆末年携眷渡海来台葛玛兰. 昭穆 : 世大伯景 文恺正廷 国嘉义维 良齐圣广 渊明允笃 诚忠肃恭 懿宣慈惠 和载高履 厚根本固 深积善行 仁荣华发达.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陈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台湾省, 嘉义县, 新港乡 中国, 福建省, 龙溪县

族谱页数:13

浏览量:100

[陈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台湾省, 嘉义县, 新港乡 中国, 福建省, 龙溪县
原书: 写本, [1984?]. -[9]叶 : 世系表. 始祖 : 陈怀玉. 散居地 : 福建省龙溪及台湾省嘉义县新港乡等地.
查看详情
济阳柯蔡氏氏族谱

始祖:季简,叔度

散居地:台湾嘉义市

族谱页数:893

编修人:蔡剪荒

浏览量:0

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宗亲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嘉义市
菲律宾济阳柯蔡宗亲宗亲会六十周年纪念特刊 地区:台湾嘉义市 姓氏宗派:济阳柯蔡氏 始祖:季简,叔度 编纂者:蔡剪荒 年份:1970年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福建省\n中国,台湾省嘉义县

族谱页数:14

浏览量:100

王姓祖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n中国,台湾省嘉义县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台湾省嘉义市

族谱页数:17

浏览量:100

王氏祖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台湾省嘉义市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杨氏族谱

始祖:杨平杼,杨世隆,杨大成,杨伯玉,杨大秀,杨三生

散居地: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族谱页数:279

编修人:杨建坤,杨康辉

浏览量:0

福建漳浦佛昙杨氏世隆衍系长,三房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9年. 3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平杼. 叔虞公次子,封杨侯,以邑为氏. 云昙始祖 : (宋元之际) 杨世隆,讳盛. 祖籍河南固始,世居浙江会稽,随父入闽,居佛昙桥北. 长房祖 : 杨大成. 佛潭弘农基祖 : 杨伯玉. 大成公次子. 三房祖 : 杨大秀. 渡台祖 : (清) 杨三生,字广三. 于嘉庆末年携眷渡海来台葛玛兰. 昭穆 : 世大伯景 文恺正廷 国嘉义维 良齐圣广 渊明允笃 诚忠肃恭 懿宣慈惠 和载高履 厚根本固 深积善行 仁荣华发达.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苏氏族谱

散居地:中国, 台湾省, 嘉义县 中国, 福建省

族谱页数:50

编修人:苏茂钦主编 ; 李应惠等汇编

浏览量:100

苏氏大族谱(别名:Su Shi Da Zu Pu)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中国, 台湾省, 嘉义县 中国, 福建省
始祖 : (夏) 苏樊. 支祖 : 苏彭进. 散居地 : 福建省, 及台湾省嘉义县等地.
查看详情
王氏族谱

散居地:台湾省嘉义县太保乡,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族谱页数:42

浏览量:100

王氏家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台湾省嘉义县太保乡,江西省抚州市南城县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查看详情
杨氏族谱

始祖:杨平杼,杨世隆,杨大成,杨伯玉,杨大秀,杨三生

散居地: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族谱页数:447

编修人:杨建坤,杨康辉

浏览量:0

福建漳浦佛昙杨氏世隆衍系长,三房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99年. 3册 : 插图, 地图, 世系表. 收藏所:宜兰市问心斋陈永瑞藏. 受姓祖 : (周) 平杼. 叔虞公次子,封杨侯,以邑为氏. 云昙始祖 : (宋元之际) 杨世隆,讳盛. 祖籍河南固始,世居浙江会稽,随父入闽,居佛昙桥北. 长房祖 : 杨大成. 佛潭弘农基祖 : 杨伯玉. 大成公次子. 三房祖 : 杨大秀. 渡台祖 : (清) 杨三生,字广三. 于嘉庆末年携眷渡海来台葛玛兰. 昭穆 : 世大伯景 文恺正廷 国嘉义维 良齐圣广 渊明允笃 诚忠肃恭 懿宣慈惠 和载高履 厚根本固 深积善行 仁荣华发达. 散居地 : 福建省漳浦县, 台湾省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 及书名页题编目.
查看详情
陈氏族谱

始祖:陈怀玉

散居地: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县,台湾省嘉义县

族谱页数:13

浏览量:100

[陈氏族谱]
会员免费阅读
现代
福建省漳州市龙溪县,台湾省嘉义县
原书: 写本, [1984?]. -[9]叶 : 世系表. 始祖 : 陈怀玉. 散居地 : 福建省龙溪及台湾省嘉义县新港乡等地.
查看详情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香在台湾有什么样的意义?
12日下午我国外交部在记者会上强调:台湾作为中国的一个省‍‍根本‍‍没有资格‍‍加入联合国‍‍。感谢祖国这么些年经济文化蓬勃发展,让我们能够有底气地说出:台湾是属于中国的!台湾与大陆在经济文化方面早已建立起深厚的联系,犹如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这在各行各业都有体现,在香文化上也是如此。品香在古代是与挂画、品茶、插花并列的四种闲雅之事。中国古代许多文人都是制香高手,香文化由大陆传入台湾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形成了独具地域色彩的台湾香道。香在台湾不仅是礼佛之供养,也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近年来,“香道”之风在台湾悄然兴起,品香更是成为时下都市白领的新宠。台湾春节有一个经久不衰的民俗——“抢头香”,除夕夜除了家家户户拜祖先、围炉吃团圆饭、发红包外,各大庙宇是最热闹的地方。全台湾的庙宇(道教,佛教等)据统计总共有2万多间,台湾拜拜烧香习俗盛行,庙宇随处可见。特别是除夕这天,夜里就会有很多抢头香的信众...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未解之谜:台湾为何会有海底神殿及金字塔?
金字塔多发现在外国,如埃及等,然而最近在亚洲竟然也发现了金字塔还有神秘的神殿,这次事件的发生地:台湾宜兰北方海底!距宜兰只有六十海哩,据考古学家称这金字塔及神殿剧今有一万五千年。虽然海底看到的人头雕像,经历了多年的岁月,但这文化雕像的脸孔和五官还是能看得特别清楚的。而且头像旁边居然还发现了象形文字。经过学者专家长达八年的实地调查,发现该海底古城可能是一万五千年前,琉球群岛与还连在一起时的古文明,后来由于地震引起的地质变化而突然沉入海底消失。网络配图根据由木村政昭教授领衔的琉球大学海底调查队的最新报告,整个石垣岛的东南至东西方延岸的海底,最近二年又陆续发现各种不同的石砌建筑、柱穴、灵石、人头雕像、拱门及几合图形的海龟等,甚至最近也发现了雕刻在石墙上的“象形文字”。木村教授指出,他确信该海底遗迹是古文明的遗物。木村教授很有自信地断言:“由于冲绳周边海底考古学的研究,将会让全世界最古老的文明重见...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大将军:收复台湾使大陆台湾重归统一
施琅是我国历史意义非常重大的一个人,他高龄一举收复了台湾,让台湾重新回到了中国的地图上,施琅在人才的使用上非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使康熙皇帝对他非常的器重。这是一个对着中国,对着历史,对着中国的历史年轮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不可磨灭的功劳的一个人。施琅像“施琅大将军”是2006年上映的一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以清朝的皇帝康熙平定台湾的历史事件当做背景,详细的解释了施琅大将军一举成功的统一了台湾,收复台湾的过程。《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以清朝的雄厚历史事实作为了真实的背景,讲述了爱国主义,和大量的爱国人民,爱国将领施琅,老当益壮的平定台湾的艰苦过程。也侧面的表现出来,我们中国的人民。大陆和台湾的人民,对着祖国统一,和平发展的强烈向往,还有不可磨灭的血脉相连的骨肉亲情。但是电视剧也有反对的声音,在《施琅大将军》这部剧中,有一些声音是,郑家是收复台湾的唯一的功臣,郑成功的账下能人比比皆是,但是却学习了西...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水师提督施琅为统一台湾起到了什么样作用?
看过康熙王朝的朋友对施琅的名字并不会陌生,他在康熙一朝得到重用,并为台湾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网络配图施琅字尊侯,号琢公,福建晋江人,自幼生长在海边,少年时代从师学剑,武艺超群。清顺治三年(1646年),施琅与其弟施显投奔郑成功,由于才干超群,没过多久施琅就成为郑成功最为得力的将领。施琅青年时个性极强,常常与脾性相同的郑成功发生冲突。顺治八年(1651年),施琅因反对郑氏“舍水就陆”的战略方针和强征百姓粮饷的做法,与郑氏产生了尖锐的分歧。次年四月,施琅捕杀了手下一名改投郑成功的清兵,郑成功便将施琅及其父施大宣、其弟施显投入牢中。施琅被捕后不久逃脱,藏在副将苏茂家中,并请人从中调停。但郑成功非但不接受调解,反而派人前去刺杀施琅。行刺失败后,郑成功一怒之下竟将施大宣和施显杀了,将施琅逼上了投清之路。降清之后,施琅被授为同安副将,迁总兵。康熙元年(1662年),施琅被任命为福建水师提督,1665年...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历史上隋炀帝到底是怎么解决“台湾问题”的?
台湾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远在新石器时代,东南地区的印纹陶文化就已经传播至台湾。春秋时期,中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就有关于台湾的记载,当时将台湾称为“岛夷”。到了汉代,大陆汉族人称台湾为“东?#91;”,三国时代称之为“夷州”。网络配图根据《三国志?吴志》记载:230年,孙权派卫温、诸葛直两位将军率领远征水师一万余人渡海到达夷州,由于当时语言不通,又有数千将士因为水土不服病亡,两位将军只得率部返回大陆,同时带走土著数千人。这是有文字记载的大陆上汉族人最早的一次去台湾的大规模行动。后来,东吴庙阳太守沈莹写了一本名为《临海水土异物志》书,具体生动地记述了“夷州”和“山夷”的情况。“夷州”指的是台湾;“山夷”指的是台湾当地的老百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300多年的分裂,政权频繁更替,战乱连年不断,各个统治集团还无力稳固政权,就更无心顾及一海相隔的台湾了。大陆和台湾的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