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的风俗
大年初三的风俗 导读:

有一句民谣唱的是“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甲饱”,初三这天,人们一般睡到自然醒,调理好身体,养足精神。初三这天一般也不会外出过着宴请宾客,而是在家里休息,这样新年里才能保持精神抖擞。

相传大年初三是老鼠娶亲的日子,所以这一天夜里人们都会早早睡觉,并在屋角撒一些米粒、蛋糕等食物,叫做“老鼠分钱”,希望老鼠收了这些,来年就不要到家里来了。

《清嘉录·小年朝》中有记载:“(正月)初三日为小年朝,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同。”初三也被称为小年朝,这一天不扫地、不乞火,不汲水,与岁朝相同,也是官员的休假日。

在古代,人们到了初三就会把过节用的松柏枝和门神一起烧掉,表示过完年就可以开始做生意了。

农历正月初三也被称为“猪日”,因为女娲创造万物生灵的时候,先创造了六畜,初一到初六都是六畜之日。人们在这一天里不杀猪。


...
热点动态
揭秘:古代过年流行的十大吉祥图案有何寓意?
揭秘:古代过年流行的十大吉祥图案有何寓意?,导读:在中国传统艺术宝库中有一支独特的历史奇葩,人们称它为“吉祥图案”。它那
1452次浏览 查看阅读>>
关于中国年的来历和传说过年的习俗及由来
关于中国年的来历和传说过年的习俗及由来,中国年的来历和传说,过年的习俗及由来:满溢着喜庆和吉祥的春节是每个炎黄子孙心
1695次浏览 查看阅读>>
过年的由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为什么叫做过年?
过年的由来:在中国最热闹的节日莫过于过年了,但是过年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过年的习俗又是怎么形成的?相传中国古时侯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今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的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当"年"兽象往
1086次浏览 查看阅读>>
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和来历
过年为什么要吃年糕?过年吃年糕的习俗和来历,导读:春节,我国很多地区都有讲究吃年糕。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
555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过年了,你家还会供家谱拜祖先吗?
过年了,你家还会供家谱拜祖先吗?
过年了,你家还会供家谱拜祖先吗?,供家谱是老一辈子人的事,在我们当地,也称供老祖宗。如今恐怕没有多少人供了,但每年
古代没有春晚,古人怎么过年?
古代没有春晚,古人怎么过年?
民间有跳灶王的习俗。乞儿三五人为一队,扮灶公、灶婆,各执竹枝噪于门庭以乞钱。一年辛苦到腊月,家家户户舂米,因为腊月的米坚实,舂时少损耗。祭灶时,给小儿买饴糖即胶糖、麦芽糖
古代有春运吗?古人过年放假是怎么回家的?
古代有春运吗?古人过年放假是怎么回家的?
春运一直以来都是大家极为关注的问题,每年春节放假,五湖四海的人都抢票准备回家过年。所以,春运是每年出行量最大的时候。那你知道古代有春运吗?古人过年放假都是怎么回家的呢?其实,自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了春节回家团聚的习俗,就有了春运。古人们虽然因条件所限,不像现代人一样大规模在外工作打工,但是古代官员、在外经商的商人、在外游历的文人、外出谋生的人,也会争取赶在春节前回家。古代春节也是放假的,比如宋朝。据宋史笔记《文昌杂录》记载,元日(春节)、寒食、冬至各放假七日;天庆节(正月初三)、上元节、天圣节(皇帝母亲生
过年期间可燃放烟花爆竹,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烟花的?
过年期间可燃放烟花爆竹,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烟花的?
年关将近,目前有两地已经明确在春节期间,可以燃放烟花爆竹。现代大部分地区都是在春节期间放烟花,不过也有些地方不让放烟花。烟花一般都是大型活动庆祝的时候放的,要说烟花,其历史悠久,那么古代什么时候开始有烟花的?今天就由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追溯烟花的历史,可能最早是在西汉刘安所著的《淮南子》中有记载:“含雷吐火之术,出于万毕之家。”其中的含雷,就是指在内部的巨大能量的瞬时爆发,而吐火指的是瞬间喷射出来彩色的火焰;到了隋朝的时候,隋炀帝还写了一首诗,讲到“火树干光照,花焰七枝开”,其中的“火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