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是古代人才选拔的制度,其考试时间是定期的。像是在唐朝的科举与宋初的时候科举都是每年举行一次,宋太宗后改为每一年或二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宋英宗治平三年改为每三年举行一次科举考试。科举制度的萌芽其实是在南北朝时期,而后到了唐代才变成完善,成熟的人才选拔体系。比较成熟的科举制度被分为八个等级,分别是:童生、秀才、贡士、进士、探花、榜眼和最高级别的状元。当然这科举制度在不同年代是不一样的。
像是在隋唐五代时期,科举考试主要是分为(解试)、省试两级;到了北宋太祖赵匡胤时期,开创了殿试的制度,所以科举考试制度就变成了三个,分别是乡试(解试)、省试、殿试;到了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乡试、会试、殿试。其中乡试第一名为“解元”,中央省试为“省元”,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宋时期,称取得解送京师参加省试资格的考试为“解试”,这相当于后世的乡试一级的科举考试。解试合格被称为“得解举人”,即后来乡试合格的“举人”,第一名都称为“解元”。唐宋时期,针对解试合格举人进行的复试,在中央政府的尚书省举行,因而称为“省试”。唐代省试合格后,即赐予进士及第。
宋朝创立殿试制度之后,省试成为取得殿试资格的一种考试。元、明、清时期,改称为“会试”。省试或会试都是由礼部主持,在当年春季的一二月份举行,一般也有大致的录取名额。省试第一名称“省元”,即后来会试第一名所称的“会元”。殿试是由皇帝亲自主持的对省试或会试合格举人的复试,是科举考试三级考试中最高的一级考试,一般都在皇宫禁苑的大殿内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