闰二月分为公历闰二月和农历闰二月。公历闰二月是公历每四年出现一次二月29天,为闰二月;农历闰二月是农历一年内出现两个二月,第二个二月为闰二月。
公历闰二月:
公历又是以回归年作为历法的基础。由于回归年的长度等于365.2422平均太阳日,它不是整日数。因此阳历取365天作为通常的一年,即“平年”。为了清除它与实际回归年的差距,阳历用“置闰”的办法在400年里增加97日,或每隔四年就在二月份加上一日。这就是阳历的闰年,也是阳历的“闰二月”。
农历闰二月:
农历是我国的传统历法,以月亮的阴晴圆缺变化而制定,根据月相确定日期和月份。一个阴历朔望月平均为29.5306天,12个朔望月为354天或355天,与阳历回归年相差11天左右,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哪一个月做闰月,则依廿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秋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闰二月的出现就是因为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只有节气“清明”,“清明”之后的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去了,这样,二月之后便出现了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把二月之后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沿用二月的名称,定为“闰二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