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宋四家
书法宋四家 导读: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和蔡襄的合称。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

 

苏轼

 

北宋书画家、诗人、词人、文学家,政治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与欧阳修领导古诗文运动,与唐韩愈、柳宗元、宋欧阳修、苏洵、苏辙、曾巩并称“唐宋八大家”。

 

他的书法学习二王、颜真卿、徐浩、李北海。他的字,点画肥重(董其昌讥为墨猪),天真烂漫,笔力雄健,结字宽绰,书法为宋四家之首流传的作品有《黄州寒食诗》、《天际乌云帖》、《祭黄几道文》、《赤壁赋》、《洞庭春色赋》、《中山松醪赋》、《太白仙诗》等。

 

黄庭坚

 

北宋书法家、诗人。出身于学深文博的世家,父为诗人,当时名流王安石、欧阳修、梅尧臣都是他的远亲。他与张耒、秦观、晁补之同为苏门四学士”,后因诗文、书法出众,又与苏东坡志同道合,世称“苏黄”。他的诗开一代流派,后世称为江西诗派;书法学周越、《瘗鹤铭》、怀素、柳公权、杨凝式。流传的作品,行书以《苏东坡黄州寒食诗跋》、《诸上座帖》、《松风阁诗卷》、《诗送四十九侄》为最著名,草书有《廉颇蔺相如列传》。

 

米芾

 

北宋书画家、书画理论家、收藏家,人称“米襄阳”。宋徽宗时诏为书画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世称“米南宫”。他的行为很多时候表现为怪、颠、狂,世称“米颠”。他的绘画与他的儿子米友仁(10741153)创造了“米氏云山”或“米家山水”,并称“二米”。 流传的作品有《中秋帖》、《苕溪诗卷》、《蜀素帖》、《论草书帖》、《珊瑚帖》、《拜中岳命诗》、《虹县诗帖》等,著有《宝晋英光集》、《书史》、《画史》、《砚史》、《海岳名言》。

 

蔡襄

 

北宋初书法家。他的书法早年得力于初唐的虞世南,晚年能学颜真卿,能传颜体的神韵。 流传的书法作品有《万安桥记》、《扈从帖》、《思咏帖》、《入春帖》等,书法理论有《论书》、《评书》、《自论飞白书》等。

...
文史图集精选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他有什么文学成就?
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他有什么文学成就?
在古代,其实有很多文人都经历过逆境,有的人无法承受,但也不愿同流合污,也有的人坚韧不拔,淡然面对逆境,就如北宋的文学家黄庭坚,他与他的老师苏轼一样,一生的仕途是非常坎坷的,但是在坎坷中,却是非常坚强的,那么北宋文学家黄庭坚,他有什么文学成就?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黄庭坚(1045~1105)北宋诗人、书法家。字鲁直,号山谷,又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黄庭坚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也是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还与杜甫、陈师道陈与义有着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另
大书法家孙过庭的书法和黄庭坚的书法哪个好
大书法家孙过庭的书法和黄庭坚的书法哪个好
大书法家孙过庭的书法和黄庭坚的书法哪个好,孙过庭于公元646年出生在浙江富阳,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他不仅仅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与苏轼齐名,他有哪些成就?
“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与苏轼齐名,他有哪些成就?
苏轼名下有四个才能出众的人,他们是: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统称为“苏门四学士”其中,黄庭坚是和苏轼齐名的人物。他不仅才能出众,而且名声也古今闻名。今天,族谱网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了解黄庭坚的一生和他的著作。黄庭坚自小聪颖,记忆力超群,书读上几遍就能背诵,小时候他舅舅常来家里做客,从书架上随意拿书提问,黄庭坚都能对答如流,让一肚子学问的舅舅惊叹不已。长大后,黄庭坚考中进士踏入官场,先后做过县尉、国子监教授、著作佐郎、秘书丞等职。应当说,黄庭坚的性格是不太适合官场的,不够精细、不懂变通、不屑逢迎,哪一样都
北宋蔡襄是以何著名的?蔡襄是如何步入官场的
北宋蔡襄是以何著名的?蔡襄是如何步入官场的
北宋蔡襄是以何著名的?蔡襄是如何步入官场的,蔡襄是北宋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蔡襄十五岁的时候参加了乡试,十八岁的时候游学
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与苏轼的不解的缘分
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与苏轼的不解的缘分
苏门四学士之一秦观与苏轼的不解的缘分,秦观生于公元1049年,卒于公元1100年,根据时间来看,秦观是北宋人。秦观
米芾名帖欣赏
米芾名帖欣赏
米芾名帖欣赏,淡墨诗道林诗法华台诗论草书帖清和帖寒光帖值雨帖彦
历史上真的济公诗文与宋四家媲美,而且还是赵光义的亲戚
历史上真的济公诗文与宋四家媲美,而且还是赵光义的亲戚
历史上真的济公诗文与宋四家媲美,而且还是赵光义的亲戚,上世纪80年代,一部电视剧《济公》红遍中国大江南北。著名表演艺术家游本昌将济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常与苏轼常常赠香为礼,诗词唱和
宋四家之一的黄庭坚,常与苏轼常常赠香为礼,诗词唱和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生于仁宗庆历五年,卒于徽宗崇宁四年,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进士,历任叶县县尉、国子监教授、校书郎、秘书丞、涪州别驾等。一生爱香成癖,咏香诗文众多,更能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