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诗
李清照的诗 导读: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

 

【李清照的诗摘选】

 

1、《皇帝阁春帖子》

 

莫进黄金簟,新除玉局床。

春风送庭燎,不复用沈香。

 

此诗大意是赞扬皇帝勤于治国,俭于治家,谢绝进奉黄金簟,命人撤去玉局床,甚至不点沉香。全诗运用典故,写得甚有分寸。

 

2、《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之情的怀古诗。诗的前两句语出惊人,直抒胸臆,后两句借咏史而讽世。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

 

3、《钓台》

 

巨舰只缘因利往,扁舟亦是为名来。

往来有愧先生德,特地通宵过钓台。

 

此诗表达了作者对汉隐士严子陵的崇敬之情,作品主要对为名缰利索所羁的世人作了形象的刻画。诗人承认自己挣脱不开名缰利索,同时也是不愿为名缰利索所羁。

...
文史图集精选
一代女词人-李清照
一代女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约1155年),号易安居士,齐州济南(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出嫁后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
李清照
李清照
生平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2004年,徐北文教授经过考证,撰文称:李清照籍贯应该是齐州历下人,即今济南市历城区人,但是其一生并未在济南定居过)。父亲李格非进士出身,官至礼部员外郎,是当时极有名气的作家,深受当时文坛宗匠苏轼所赏识,常以文章相往来。母亲王氏系出名门,高祖王景图、曾祖王赞,都荣登进士,祖父王准受封为汉国公,外祖父王珪在宋神宗熙宁时为中书省平章事,元丰时为尚书左仆射,都是执掌国家枢要的丞相,受封为歧国公。善文学(《宋史·李格非传》误称李清照母亲王氏
品读李清照词中的香文化
品读李清照词中的香文化
说起李清照,总让人想起美。千古第一才女写出来的每个字都如泣如诉地直透人心,引起人们深深的共鸣。她的词,如果你只记得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那说明你可能很久没读书了。而更重要的是,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模范爱情,古代男性如何尊重女性?
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模范爱情,古代男性如何尊重女性?
李清照,宋朝著名词人,也是婉约派有名代表。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写尽愁苦哀思。李清照一生创作众多,今天,我们不讲她的诗,讲讲李清照和赵明诚的模范爱情。李清照出身官宦之家,是典型的大家闺秀,其父亲李格非是一代大学者,时任礼部员外郎,官居六品。在当时的正统文化环境中,一个女性以才华著于世其实是非常难的,不得不说李清照很幸运,她的父亲不仅自己学问好,同时还能超越这种男女界限,使其女儿接受良好的文化教育。浓厚的文化氛围促使李清照从小饱读诗书,在十五岁的年纪,以一首《如梦令》名动京城,成为人们交口称赞的女词人。
宋代李清照的诗词和人物简介
宋代李清照的诗词和人物简介
李清照是北宋和南宋之交时期的著名古代女词人、诗人,在后世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今天小谱带大家看一下和李清照相关的诗词文学作品以及她个人人物的生活经历。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诗词中有着她怎样的情爱观?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诗词中有着她怎样的情爱观?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宋代女词人,也是婉约派的代表。她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李格非藏书甚富,为李清照的写作提供了坚实的条件。李清照的诗词名誉古今,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今天小谱将带着大家步入她的诗词中,寻找她的爱情观。李清照的作品有《李易安集》《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辑有《漱玉集》《漱玉词》。今有《李清照集》辑本。她的代表作有《声声慢·寻寻觅觅》、《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夏日绝句》等图源网络李清照十八岁时,与二十一岁的太学生赵明诚一见钟情。当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