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车神的步骤
祭车神的步骤 导读:

   祭车神通常是农历小满这一天进行的一项古代民间流传下来的古老民俗活动,也是农耕文化中对于水利灌溉中使用水车的过程中的一种民俗、农俗的文化体现。


   在古代用水车来进行排水和灌溉是重要的大事,小满时节“祭车神”中的主要对象指的是古代的水车,从民间传说故事来看车神“水车神”是一条白龙的化身,而在“祭车神”的流程步骤中大家会将大鱼大肉放在水车前并进行焚香祭拜,在这个流程中最为特殊的一个步骤是在祭品中会有一杯白水,在祭祀的时候需要将水泼入稻田,寓意为水源涌旺,从实际层面来看其实是古代劳动人民对于水利排灌的重视和对农耕生产中能够丰收的期盼。


...
文史图集精选
水车
水车
中国水车历史及其演化宋代的水车。最早可能出现在公元前3世纪希腊,约公元前2世纪希腊人斐罗对此也有描述。中国汉代(前202年-220年)就开始利用水车生产谷物。桓谭于20年左右所著的《新论》中描述了神话中的太古三皇之一伏羲发明了杵与研钵,后来又研制出水磨。虽然书中提到的是伏羲,但这段描写也体现出1世纪时水车在中国已广为使用。31年,东汉官员杜诗发明了水排,是一个复杂的机械装置,利用水力传动机械,使皮制的鼓风囊连续开合,将空气送入冶铁炉,铸造农具。南朝宋史学家范晔在《后汉书》卷三十一之《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
图解:中国古代的民风民俗
图解:中国古代的民风民俗
图解:中国古代的民风民俗,(唐)饰梅花妆初七人日又立春,梅花点额颜色新。此身若在含章殿,疑是寿阳宫里人。古
民俗学
民俗学
概要民俗学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它源自英语的Folklore。它的原本含意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TheLoreofFolk),作为科学名称可直译成“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民俗是常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举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民俗学的认知与阐述,是当今国际学术研究极为重视的课题,也是日后研究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方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