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把节是许多民族的传统节日,如彝族、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民族。其中,火把节是凉山彝族众多传统节日习俗中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具浓郁民族特色的世代相传的盛大节日,历时三天三夜。火把节也分为迎火、玩火、送火三个阶段。
迎火:白天宰杀牛羊,备酒肉祭祖。傍晚搭设祭台,以击石取火点燃圣火,由毕摩(彝族民间祭司)诵经祭火。之后每人接过祭祀递的火把游走于村庄各角。
传火:这一阶段包含多种活动,男人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女人跳“朵洛荷”、达体舞。男男女女也会进行选美比赛、约会等。
送火:这是火把节的高潮。夜幕降临时,人们举着火把奔走,之后将手中的火把聚集于一处形成巨大的火堆,人们围着火堆歌舞。
火把节由来甚远,最早起源于农耕时期或者原始部落时期。后经过发展逐渐成为正式的节日,因此在很多古籍中也多有记载。据《南安州志》载:“六月二十四、五日为火把节,亦为星回节,彝人以此为度岁之日,犹如汉族之星回于天而除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