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宋朝排名256位,约占当时全国人口的0.05%;在2016年人口统计中列第85位,人口280万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23%。
龙姓起源
源流一:出自御龙氏、舜臣纳言龙
龙姓望出天水,出自御龙氏。《姓纂》及广韵等书均有记载。另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其名龙为氏。
源流二:出自商末周初封国,封地在今河南辉县
其一,出土文物商子龙鼎,是商末周初青铜大圆鼎。其二,甲骨文卜辞亦有多处记载,如“甲戌卜,王龙以示乎巫。“(《甲骨文合集20365》),或即龙伯改封。
源流三:出自周朝封国,以国为氏
西周诸侯国之一,伯爵,初或在今山东泰安县东南(鲁国龙邑)。据清华简,周朝龙伯国君名和者疑即共和行政之共伯和,如“乃归厉王于彻,龙伯和立。“(《系年》第一章)。国灭后,以龙为氏。
源流四:出自偃姓
春秋时江淮之间有群舒国,皆偃姓。是舒国遗民与其他各偃姓国遗民合建,其中有舒龙国。另出土墓葬有春秋时期樊夫人龙嬴墓。后舒龙国灭于楚国。
源流五:上古有龙伯国
上古大人国有龙伯国,见于《列子·汤问》。东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伏羲鳞身,女娲蛇躯“。
源流六:源自姬姓,以封邑为氏
春秋鲁国有龙邑(《左传·成公二年》),在今山东泰安西南,鲁大夫或有以邑为氏者。魏国也有龙邑,有将军龙贾。鲁、魏两国皆姬姓。
源流七:为龙丘氏改姓,以山为氏
新莽时有隐士龙丘苌,吴人;蔡邕《琴操》有楚人龙丘高;北魏时有梁国都督龙丘大千。其后无闻,或改龙氏。
源流八:出自改姓
古代有勾龙氏,如宋朝画家勾龙爽。后或改为单姓勾氏、龙氏。譬如南宋龙大渊,本名勾龙大渊,避宋高宗赵构讳,去勾作龙。
源流九:出自虞舜时期豢龙氏之后
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后代或有龙氏。
源流十:出自他族改姓,属于明、清时期改土归流为汉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