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陵祭典是湖南省株洲市炎陵县的民俗活动,现在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在历史中炎帝陵祭典主要分为了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祭祀活动可以说是连年不断,相传炎帝陵祭祀源于黄帝,沿于秦,而始兴于汉唐,盛于宋,定制于明清,可以说经过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沉淀,这类古老文化的传统形式可以说是相当的成熟,具有完备的传统规制。
相传在中古时,人们口耳相传,只知道炎帝是驾崩南方,但是都不知道他具体安葬在哪个陵墓,直到到了西晋时期,有一个叫作皇甫谧的古代医学家,他在他的著作《帝王世纪》中写道: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这可以说是人们知道对炎帝陵的最早文字记载,而在”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而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从古代炎帝陵的祭祀方式来看,主要包括文祭、物祭、火祭、乐祭、龙祭,其中龙祭最具特色和独创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