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是什么
三伏贴是什么 导读:

三伏贴是一种根据中医冬病夏治理论而发明的外用贴敷治疗方法,又叫三伏灸,在我国已有一千多年历史。

三伏贴的主要药物成分为白芥子、细辛、麻黄、白芷、生姜等,是一种膏药,结合了针灸、经络与中药学,采用直接贴敷于穴位的方法,经由中药对穴位产生微面积化学性、热性刺激,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效果。

三伏贴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祛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的效果。

不过使用这种方法的时候需要注意,部分中药材会对皮肤产生刺激和损伤,因此不可随意使用,要遵循医嘱,一般一个夏天贴五次。初伏、中伏和末伏,每一伏贴一次,并且在初伏前敷一次伏前加强,末伏贴一次加强,总共为五次。

三伏贴常用穴位有:大椎、肺俞、膏肓、中府、膻中、心俞、治喘、肩井,中脘、关元、腰俞、肾俞等。


...
热点动态
皇甫谧:中国针灸鼻祖,饱受病痛折磨中写下史学奇书
皇甫谧:中国针灸鼻祖,饱受病痛折磨中写下史学奇书,说起针灸学的发展史,就不得不提针灸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皇甫谧。皇甫谧是西晋
744次浏览 查看阅读>>
中医学
界说广义的中医,指的是中国境内所有的民族医学和宗教医学。如汉医、藏医、蒙医、苗医、彝医、维医、哈萨克医、佛医等等。中医穴道针灸狭义的中医学,指的则是汉医。汉医学“汉医”一词,一是来自日本之称,一是来自清代的称呼。又称汉医学或汉方医学,是在中国地区发展出的传统医学思想及治疗技术,因为它是汉民族发展出的医学传统,所以称呼它是汉医学。随着汉文化的发展,它被传播至韩国、越南、日本等地,与当地医学结合,形成各种不同的流派。最早使用“汉医学”这个名词的是日本,在江户时期,他们用这个名词来与他们本土医学—“汉医学”,
681次浏览 查看阅读>>
经络
经络的相关研究汉代的解剖实验据《汉书·王莽传》所述,东郡太守翟义造反事败,被诛连三族,而逃脱的余党王孙庆则于公元16年被捕后,被王莽下令作活体解剖。据记载:“翟义党王孙庆捕得,莽使太医、尚方与巧屠共刳剥之,量度五脏,以竹筵导其脉,知其终始,云可以治病。”中医以竹片插入活体后,只发现血管,却与经络不相吻合。据讲中医从此放弃解剖人体来寻找经络。1960年代北朝鲜金凤汉事件1963年,北朝鲜一位名为金凤汉的科学家,在《北朝鲜医学科学院杂志学报》(JournaloftheDPRKAcademyofMedical
550次浏览 查看阅读>>
扁鹊的针灸术出神入化被后人称之为扁鹊神针
扁鹊的针灸术出神入化被后人称之为扁鹊神针,扁鹊针灸扁鹊被后世誉为中医学的开山鼻祖,那自然是有其独到的后人无法企及的
1180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夏练三伏”究竟对不对?警惕热射病!
“夏练三伏”究竟对不对?警惕热射病!
很多人可能都听过一句老话——“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说的是让我们坚持锻炼,即便在冬天三九最冷的时候,或者夏天三伏最热的时候也不能懈怠。那么这种说法究竟对不对呢?盲目锻炼肯定是不可取的,夏季天气炎热,很容易中暑。这个时候出门,简直就像馒头入了蒸笼,人都快冒烟了,更别提锻炼了。热射病新闻报道近些天也有很多新闻,很多人患上了热射病,也就是重症中暑,这是一种致命性急症,一般是由于在天气很热的时候剧烈运动引发的。患者会出现高热,头晕,意识不清,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器官衰竭,危及生命。所以高温天就不要再追求锻炼身体了,
罕见!青海“三伏天”出现降雪,古代有夏天下雪的记载吗?
罕见!青海“三伏天”出现降雪,古代有夏天下雪的记载吗?
7月17日,因为受到副热带高压外围西南暖湿气流影响,在青海省的天峻县木里镇出现罕见的降雪天气,在现代出现过夏季下雪并且被记载的也发生过几次,那么古代有夏天下雪的记载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盘点一下。图源自网络其实在古人眼中,夏天下雪是一种“异象”。毕竟古人是比较重视二十四节气的,他们认为在什么时节就应该出现什么现象,如果出现不同的现象,那么就会将这现象称之为“异象”。而关于夏天下雪的记载,最早可以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燕昭王姬平请齐国的邹衍等贤人来帮助治理国家,燕国的部分人对邹衍不满,在燕王面前进谗言,让
画中的“避暑方案”:看古人如何度过三伏天
画中的“避暑方案”:看古人如何度过三伏天
画中的“避暑方案”:看古人如何度过三伏天,编者按: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今年的三伏天气温似乎格外热,很多人不
古人怎么过三伏:要杀狗祭祀并且将其分食
古人怎么过三伏:要杀狗祭祀并且将其分食
古人怎么过三伏:要杀狗祭祀并且将其分食,“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一入“三伏”,气温骤升,对人们的生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