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习俗主要是祭祖、扫墓祭祀以及标墓、踏青、插柳、荡秋千、放风筝、蒸制蒿饼、吃青团、吃馓子、食螺蛳等等。从历史上来看,清明节从习俗上在唐宋时期便已融合了当时寒食节以及上巳节的部分习俗在其内,例如寒食节吃寒食以及上巳节的出游踏青,其实在后世都在清明这一天体现了出来,也可以说,清明节融合了多种民俗,极具历史文化内涵。
各地习俗:
而从各地来看,在清明节这一天的习俗往往也会略有差异,而在习俗上大致都是差不多的,例如在广东的清明习俗,清明节时期和大多数地区一样有扫山、拜山扫墓祭祖的习俗,而在祭拜之余则更多的还会进行踏青,“行清”与“踏青”是主要的活动;而在浙江的清明习俗在清明祭祀时还会给祖坟“加土”或“添土”,一些桑蚕业为主的地区还会有“蚕花会”的民俗;而江苏地区的清明习俗上泰州人在以前会举行划船比赛,也称为“撑会船”,而镇江人以柳叶七片泡茶;在山东地区的清明习俗来看清明时节鲁北地区还保留有南北朝时“斗鸡子”的习俗,而滨县的儿童则会在清明节玩“斗鸡蛋”,而齐山、博山等地在以前会在清明节煮一锅饭给自家的牛饱餐一顿,俗称“饭牛”;在湖南的清明习俗,古时长沙府清明插柳,称为“记年华”。等等,各地大的清明习俗中主要还是以祭扫、祭祖活动开展为主,在一些细节上各地还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