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衣节
寒衣节 导读:

  寒衣节是我国传统祭祀节日,又叫“祭祖节”、“秋祭”、“十月朝”等。寒衣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祀已逝的先祖,给先祖送寒衣。

  寒衣节起源于周朝,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周朝时期,主要是为戍边的士兵缝制过冬的衣服,同时祭拜诸神。发展到北宋,有了授衣和烧衣的习俗。授衣主要是皇帝给文武百官上次棉衣。烧衣是指给已故的亲人烧用纸做的寒衣。南宋时期,习俗进一步变成了扫墓和祭祀先祖。明清时期,习俗基本没啥变化,都是给已故亲人烧制寒衣,只是寒衣的样式和颜色不断变化。

  南北方寒衣节的习俗大体相同,大多是制作不同样式和颜色的寒衣烧给已故先人。

...
热点动态
你知道“鬼节”,那你知道“鬼姓”吗?
我国有三大传统祭祀节日,清明节、中元节和寒衣节。都是祭祀祖先的节日,为啥只有中元节被称为“鬼节”?01道教传说东汉道教的说法是:“道教诸神中地宫在七月十五中元赦罪。中元之日,地宫打开地狱之门,众鬼都要离开冥界,接受考校。无主的鬼游荡人间,徘徊在各处找东西吃。”所以,中元节又叫“鬼节”中元节不仅要祭祀家里已故的祖先,也兼顾祭拜无子嗣的孤魂野鬼。除了道教的这种说法,其实“鬼节”还跟“鬼姓”有关。02“鬼姓”来源如今,知道“鬼姓”的人并不多,姓“鬼”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但是在古代,“鬼姓”可是名门望族的姓氏。据记载,“鬼姓”最早出现在黄帝时期,当时有一个名叫“鬼臾区”的大臣,擅长五行演说,后来帮助黄帝发明了五行之术,用于占卜祭祀。鬼臾区也被认为是鬼姓的始祖。到了夏朝,出现了很多能帮助活人和往生亲人之间交流的职业,即“通灵师”。通灵师在当时也是一个很有威望的职业,他们的后代也大多姓“鬼”。鬼姓还有一...
3105次浏览 查看阅读>>
华夏祭祖中传统的五大节日
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寒衣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五大节日。古时,这种礼俗很盛。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除夕祭祖除夕是指农历每年末最后一天的晚上,即大年初一前夜。因常在夏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是汉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汉族民间最为重视。家家户户忙忙碌碌或清扫庭舍,迎祖宗回家过年,并以年糕、三牲奉祀。我国部分地区有一种除夕上坟的风俗,称为送年食。上坟时间一般在除夕的下午,人们把做好的年夜饭,送到亡故亲人的坟上,让亡故的亲人与生者一起享用除夕夜的美食,从而寄托人们对亡故亲人的哀思。祭祖的形式各有不同祭祖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南方人流寓北京的,祭祖尤为隆重。阳历四月五日,清...
4644次浏览 查看阅读>>
【春节祝福】春节过年古诗大全!
爆竹声声除旧岁,牛年牛气喜迎新!春的到来,需要诗的陪伴,愿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在诗乡团圆中迎新年,庆新春!春节过年古诗大全1《元日》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癸巳除夕偶成·其一》黄景仁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3《癸巳除夕偶成·其二》黄景仁年年此夕费吟呻,儿女灯前窃笑频。汝辈何知吾自悔,枉抛心力作诗人。4《凤城新年词》查慎行巧裁幡胜试新罗,画彩描金作闹蛾;从此剪刀闲一月,闺中针线岁前多。5《迎春》叶燮律转鸿钧佳气同,肩摩毂击乐融融。不须迎向东郊去,春在千门万户中。6《人日思归》薛道衡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7《除夜雪》陆游北风吹雪四更初,嘉瑞天教及岁除。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8《拜年》文征明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9《除夜作》高适旅馆寒...
1693次浏览 查看阅读>>
上巳节有哪些习俗?为什么古代会把上巳节当做女儿节和情人节?
上巳(sì)节,俗称三月三,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上巳”二字由干支纪年法而来,民间以三月的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到了汉代,就把上巳节定为一年一度用来祓禊的节日。《后汉书·礼仪志上》就有关于上巳节的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洁)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病),为大絜”。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在上巳节清洁自己呢?上巳节有什么特别的习俗呢?用沐浴祓禊来扫除晦气相传上巳这天是黄帝的生日,也是传说中西王母的生日。每年这一天,人们都会要到水边去祭祀,并用香熏的草药来沐浴,用来扫除身体上的污垢和晦气。周朝时,上巳节“祓除衅浴”就已形成一种制度,并有专门的巫祝掌管此事。“禊”就是清洁的意思,“祓禊”就是通过自洁而消除致病因素的仪式,同时祈求福祉降临。每年这一天,上到官吏百姓(隋唐以前,百姓是指豪强,有身份的人才有姓氏),下到黎民黔首,都穿上春装出城游玩,或到水边沐浴洗漱,用来祓除不祥,祈求来...
11468次浏览 查看阅读>>
孝道精神代代传!族谱网受邀参加六甲罗氏祭祖大典
2019年10月28日,农历十月初一,是我国传统的寒衣节。六甲罗氏宗祠张灯结彩,锣鼓喧天,彩旗飘扬,人头攒簇。数以百计的罗氏后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参加“六甲罗氏宗亲2019年祭祖大典”活动。▲罗氏族长发言六甲罗氏祭祖由来已久,现基本上确定为一年一小祭,三年一大祭,族谱网代表也受邀参与了今年的祭祖活动。六甲罗氏宗亲祭祖活动,充分体现和彰显了孝道精神,传承了我国传统的祭祀文化,增强了罗氏后人的孝道观念,意义深远。▲上山祭祖▲族谱网市场部总经理邹总宣传互联网谱的优势▲族谱网文献部经理夏侯捷为大家展示了互联网族谱技术,介绍了族谱网平台编纂族谱的优势,得到了在场罗氏宗亲的一致认可。
5220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春节为什么要大扫除?春节扫尘的由来
春节为什么要大扫除?春节扫尘的由来
春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人们喷刷房子、家具,拆洗被褥,古称“扫年”。大家知道春节为什么要大扫除吗?出国留学网小编为您解答,欢迎阅读。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扫尘之日,全家上下齐动手,用心打扫房屋、庭院,擦洗锅碗、拆洗被褥,干干净净迎接新年。其实,人们借助"尘"与"陈"的谐音表达除陈、除旧的意愿。据典籍记载,上古就有年终扫除的习惯。春节为什么要大扫除,要从扫尘习俗的起源说起。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至今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据说,这种习俗来源于古代的传说,古代神话中颛顼有一个不争气的儿子,好吃懒做,平日穿很破烂衣服,喝很稀的粥。有一...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为何会成为祭祖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为何会成为祭祖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春三月正值的时节,人们在新火未到之时,要禁止生火。汉代称寒食节为禁烟节,因为这天百姓人家不得举火,到了晚上才由宫中点燃烛火,并将火种传至贵戚重臣家中。寒食节期间的习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后来成为清明节主要内容的祭扫坟墓。踏青中国古人对祭祀祖先十分重视。上古时候,家中有人去世时,只挖...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清明节有哪些礼仪与禁忌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清明节有哪些礼仪与禁忌
清明节在每年阳历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民俗节日之一,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与感谢之意的节日。在清明节扫墓时,有哪些礼仪,或禁忌的地方呢?1、清明节扫墓的程序按照习俗,祭扫的顺序是先将墓园打扫干净,墓地是在山上的,要将墓地里的杂草清除干净。然后是祭祀,人们将携带的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供祭在亲人墓前,上香、敬酒,然后叩头行礼祭拜,表达对先人的尊敬,寄托哀思。2、清明节拜祭辈分清明节拜祭要分先后次序。依次为:父亲、母亲、长男、长女、次男、次女……余此类推。拜祭完毕后,祭品让祖先祝福过,众人可食取祭品。最后当然要注意防火安全,待香烛点完后可离开。3、清明节悼念逝者买什么花?通常是菊花,因为我国古代把菊花当作寄托之花,有思念和怀念的含义。白色菊花是最适合的,也可以搭配一些绿草,如百合,绿叶,康乃馨等,会更漂亮。黄色菊花有长寿菊之称,比较适合看望病人。4、...
中国古代有5个劳动节,你知道几个?
中国古代有5个劳动节,你知道几个?
五一劳动节刚过,你知道“五一”是怎么来的吗?五一劳动节的标准称呼是“国际劳动节”,又称“五一国际劳动节”、“国际日”,是世界上近百个国家的全国性节日,也是劳动者自己的节日。五一劳动节的由来这个节日诞生在19世纪末期,当时正是欧美国家从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的阶段,对外掠夺扩张,对内压榨人民。工人们一天要劳动14-16个小时,工资却很少。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工人们为了争取权益纷纷开始罢工。1866年,第一国际日内瓦会议提出8小时工作制的口号。1886年5月1日,以美国芝加哥为中心,在全美爆发了35万人的大罢工和。工人们要求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几天后,芝加哥出动警察,先后共有4位工人、7位警察死亡。事后有8人因谋杀罪被起诉,其中4人被绞死,1人在牢中自杀。为纪念这次伟大的工人运动并随后的宣判,全世界工人纷纷发起活动。这些活动就成为“国际劳动节”的前身。1889年7月,恩格斯组织召开...
清明节从何而来?又有哪些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
清明节从何而来?又有哪些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有哪些习俗。1、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