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姓,中华姓氏之一,其人口主要分布在山东蒙山、广西平南、重庆,河北衡水饶阳县,贵州毕节黔西,大方羊场片区等地,历史名人有楚国大夫蒙觳、秦朝著名将领蒙恬、秦朝著名文官,参谋蒙毅等。
蒙姓来源:
源流一:源于远古三皇五帝之首包羲(太昊伏羲氏)之子黄帝之孙颛顼的后裔老童封蒙国,属于以封国名称为氏
上古时候,包羲子黄帝是著名的氏族联盟首领,他为五帝之首有一个孙子叫作颛顼,后来也是著名的部落首领。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地名为姓氏者,称蒙双氏、后省文简改为单姓蒙氏、双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二:出自明朝初期巫氏,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源流三:出自清朝时期巫罗俊后裔,属于避难改姓为氏
公元1995年八修谱时,于都蒙氏又称其先袓原为巫氏,始袓原为福建黄连镇的巫罗俊,传至二十二世时在广东兴宁为官,因犯案逃至江西于都长河堡西山定居,遂改为蒙氏,世代相传至今,并已将其正式定入八修“昌远堂”蒙氏族谱中。
源流四:源于他族改姓,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1)出自唐朝时期南诏蒙细奴逻;
2)出自蒙古族;
3)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4)源于其他少数民族。今壮族、苗族、瑶族、水族、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蒙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蒙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