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一路演化,经过历朝历代的变更,到明清时,达到完备。
状元这个说法,最早在唐代时,就已经出现,但是,把状元作为殿试第一名的正式名称。还要等到明朝时,才开始使用。
明朝时期,学子们考上状元,会被朝廷直接送入翰林院,充当编纂。编纂这个职位,在当时属于从六品官阶。
他的职权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主要负责编修本朝的历史,记录当朝的实际情况,也包括皇帝的言行举止,都要一一如实记载下来编入史册中。同时编纂还负责给皇帝讲课,主要经史子集的内容,以及草拟朝廷店典礼的有关文稿。
对于一个状元出身的学子来说,似乎有些大材小用,但在明朝,有这样一种说法:不是进士出身,不能入翰林院;不是翰林院出身,不能入内阁。南、北尚书、侍郎,吏部右侍郎,这些职位都要翰林院出身的官员担任。
当然,并非所有的状元都有机会入阁辅政。据统计,明朝89名状元中,入阁辅政的仅有17人。能从状元到入阁,基本都是历史名臣,例如永乐年间的胡广、陈循,正统年间的商辂,嘉靖时期的李春芳,万历时期的申时行等人。
清朝以后,科举制度基本延续明朝。他们的状元起始官阶,也只是六品,同样级别不高。但是,同样有机会被选为朝廷中枢大臣。
清朝状元中,14人官至内阁大学士,7人官至军机大臣,总督、巡抚9人。其余多数状元,也有四、五品以上职位。可见,状元在过去,确实有实实在在的分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