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以下资料,为您匹配到 2167 部族谱
现代
爱新觉罗
清空全部
分类
族谱
地区
全部
姓氏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临武寨背志洪公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散居地: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罗氏家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散居地: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罗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遵生 景哲 君容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遵生 景宣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罗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遵生景哲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洪德公世系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崱公 大明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安化罗氏族谱日生公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转移专用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弼公房卷九上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散居地: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黄塘里罗氏
族谱卡可见
现代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弼公房卷九下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弼公房卷八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0

浏览量:0

弼公房卷五合并卷六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始祖:罗大发

族谱页数:1

浏览量:0

罗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国家有历史,地方有县志,家族就应该有家谱;编写宗族谱的目的在于弄清族源、理明世系,记载历代人丁繁衍、迁徙和文明进步、周折等真实状况;从而知源流、明兴衰、正人伦、清善恶,为宗族传承和提高人口素质提供历史资料和借鉴依据。 由于历史原因,根据各方资料记载,现仅存已知先祖至高祖登凤公起。
查看详情

始祖:罗汉章

散居地: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

族谱页数:2

浏览量:0

罗氏族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
株洲马家河古槡洲罗氏族谱,族里的家人。
查看详情
罗氏族谱

族谱页数:14

浏览量:0

罗氏家谱
族谱卡可见
现代
暂无地址
暂无介绍
查看详情

始祖:亥日公

散居地: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

族谱页数:20

浏览量:0

王岗罗氏族谱(卷二)
族谱卡可见
现代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罗甸县
王岗罗氏之家——贵州黔南罗甸【油罗】支系,乔玛长子亢受的后代。亢受生瓦月、吾散、大长、保重。保重坐落拉敖水井边,繁衍成衣角(哩考)、衣巷(哩巷)、纳肴(纳晓)、纳盘、王岗等塞子。保重以后若干代先祖芳名已失,只能以今人能记的近代数老祖芳名或忌日按顺序记下来。今繁衍成县内王岗、边阳、县城等。而在王岗保重公后代不仅这些,因未取得联系,只能暂时搁下。因宗亲人丁兴旺,无法妥善写全各支后裔,望族人见谅并自行安排,由于本族谱涉及地域宽广、时间久远、人员繁杂,错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望有关知情人士海涵,并提出修改之意见,以臻完善。 字辈共30字 原谱20字: 开起万应文,国士永朝芳; 廷登金玉榜,燮礼照家邦。 2003年六月 续谱10字: 干大泽铭伟,坤荣发必昌。 【油罗】和【素罗】分派传说。 罗近生罗乐,罗乐生罗文(丈文) 罗丈文,乐公之子;配有二氏,三老生卒、葬地均失考,生三子。 嫡子二【油罗】:罗海、罗廷。 油罗也称“荤罗”或“黄牛罗”。 庶子一【素罗】:罗脑。 素罗也称“水牛罗”。 老人过世吃素的是素罗,吃荤的是油罗。传说,我祖被迫从江西一带迁移到此定居。据说,一人身带两个老婆,二位夫人各有其子,不久,大老婆死了,其两子均小,便由小老婆带着。在办理大老婆丧事期间,按罗氏惯例,两个儿子都要披麻戴孝,不允许吃油荤的东西,否则,将受到老天惩罚夭折。因小老婆嫉恨大老婆,在此期间偷偷拿些油荤的东西给大老婆儿子吃,希望他发生什么凶恶不测。然而事后于事无碍。大老婆儿子【海公、廷公】长大知事后,对自己深感内疚,愧对母亲,痛恨后妈,愤然离家出走,另建罗氏派别——【油罗】,此后该支后裔族中有长辈仙逝,孝子孙只披麻不戴孝,吃荤。小老婆儿子【海公】延续了罗氏传统习俗——【素罗】,此后该支后裔族中有长辈仙逝,孝子孙披麻戴孝,吃素(可食植物油)。直到现在,我们【油罗】和【素罗】丧事习俗差别甚大。 1世近(“国”字辈)→2世乐→3世文【丈文】→4世廷→5世乔玛→6世亢受→7世保重(亢受四子)..... ——详见《惠水三槽罗氏族谱》 本族谱此卷从“开字辈→亥日公”记之。保重公后,不知何时【保重】公的次房其中一支系南迁罗甸县七一村喜额寨,再迁来罗甸县王岗寨时,因年代久远,能记住的先祖前四代芳名已失,故以忌日之“地之”记之。 关于字辈增加之事,2003年正月初三,长腊的罗永安、上火塘的罗朝光等多人,一拟写“干大泽铭伟,豫章胜荣坤。”十字,但后来多位族贤研究后认为后五字欠佳,故稍加修改为“坤荣发必昌”与老一辈下来的“芳”,“邦”押韵。现将老一辈传下来和新加的字辈开列后,望予遵照。 开起万应文,国士永朝芳。 廷登金玉榜,燮礼照家邦。 干大泽铭伟,坤荣发必昌。 公元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六月 保重世系 近公支系之罗甸王岗鼻祖保重公世系宗亲: 保国公支系(卷一) 亥日公支系(卷二) 据各支系族谱记载“祖籍江西吉安府朱市巷大井边四流井坎”。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初来时“走到广西泗城府(今广西凌云县)刘西文家”,始为“罗、杨、陈”三姓。经罗斛(古代称呼,今罗甸县城),再由罗斛上来。在路上的时间相当长,一路开荒谋生,一路繁衍生息。也曾在广西、罗甸境内留下一些后裔。其间,在罗甸境内也曾兴旺发达过,并曾作过罗甸县宰(其他姓氏的族谱也如是说,是否是作族谱之人加进去的也未可知)。之后到贵州贵阳府定番州三槽地方居住至今(今惠水长安境内)。“罗路场(今罗甸县罗沙乡)”系我祖设立。【罗近公】子孙后裔枝繁叶茂散居在【罗甸:县城,边阳镇里、新庄村新寨(后改罗木村新寨),交砚社区的王岗,罗沙社区的者任、罗路、巴戈、董油、打降,董王社区热街,纳远,木引镇罗赖。惠水:王佑镇茶大、纳同、野鸡寨,长安社区的玉雪、麻待、纳门、翁母、母毛、拢考、留播、长腊、翁塘、上下拉苑、热冉、拉若、拉热、烂泥、纳摸、翁盖、旁梁、上下火塘、案麻、播贡、拉弄、纳麻、纳骂、翁帽、纳干、喜龙、旁统、蛮保、纳比、罗湾,打引社区的翁年、喜额;芦山镇的雅羊、上下格鲁、纳母;好花红镇的甲戎、冗鱼上下寨、拉干、大龙、山口;断杉镇的蛮金、拉毛;高镇镇的方家苑、水围、三鼎、蒙滩、满告、马垴。摆金镇里。长顺:威远镇的上鹅;摆塘乡的水波龙;睦化乡的木令、大坡。紫云:格凸河镇的毛纳、纳容寨、糖梨、上下坝仰,火花镇弄林,旁外,宗地镇的打堕。镇宁:沙子乡纳力、龙广村。望谟:(具体坐落不祥)。省内:贵阳金阳、花溪,遵义市里,安顺白岩镇。省外:广东揭阳,广西来宾。国外:缅甸(云南德宏附近)】等地寨、户。 四、节日、葬俗、立碑记。 (一)节日 在长安,罗家过的节日与其他姓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过了年、四月八、粽子节、重阳节等节日。 春节前夕杀年猪,一般在腊月二十四、五六几天,但不能是主要祖宗的忌日(父母和祖父母)。要杀猪时,先在香火钱上香,放一碗水,祷告祖宗要杀年猪了、要祖宗来享用。之后把那碗水淋在猪身上再杀。猪肉菜肴做成后业要先敬祖宗,然后再吃。打年粑与腊月的大小而有别:大月二十九打,小月二十八打,过后每天打一槽,直到初一。三十(小月二十九)的那一槽也要打得早,鸡一叫就打,叫“鸡叫粑”,初一那一槽也要打得早,现在供祖宗、叫老祖吃热粑饭。三十日早上就供奉祖宗,用甜酒,粑粑和猪肉(有的也放冻肉)。三十那天要跟祖宗上坟,挂纸标。三十那天将黑时,用一筛子装着田酒碗、猪肉、牛索、摘糯、香和草纸,保着母鸡到村边的土地庙接魂——包括家人畜禽及五谷的魂魄,以祈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人安乐。接魂回来后就给祖宗堆粑粑,每位祖宗一堆。堆得大小与祖先的辈份成反比:辈份越大越近不祀的越小(一般只祀三辈)。堆粑粑时呈三角形平均堆三堆,在三堆的上面再放一堆。如果你想多堆些,每小堆所放的粑粑要多些;反之则小。此外,初一早上,每堆还要放一小块穿有挽子的肥肉。幺用猪杂碎和黄豆、青菜、萝卜左“斋秀”招待祖宗。除夕夜要守夜,即使不坐到天亮也要保持灯亮和火炉里有火(即三十也的火)。初一早上,还要在每一位祖先的粑粑堆上放一团糯米饭,并在糯米饭上放一片青菜(用开水一烫或火一烤使它败色即可)。同时,还要放一小块油烙的粑粑。并分别把当天的供品分装在箩筐和提篮里,用火把从扁担(扁担一头穿箩筐,一头穿提篮)下面晃过,表示已经把供品献给了祖宗。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得不隆重,只是给祖宗烧香,上午即给每位祖宗摆一个装甜酒的碗和一块粑粑。 “四月八”,主要是蒸花米饭,晚上用花米饭、酒和猪肉祀祖。过去,除了白糯米、黑糯米外,还用染饭花(黄色)、紫菜(紫色)、枫香叶(紫红色)等染成多色糯米饭。现在则多采用化学染料。此外,四月八有两件特别之事:一是蒸花米饭时,要按祖宗多少各放一根捡剩尾部的竹笋(尾部壳不捡),叫‘长线米’,兆来年水稻丰收;二是在所有的门都插上一支小枫香叶:一说是为了避邪保平安;一说是朱洪武调遣来贵州时、四月八这一天很多人曾在避雨于一棵大枫香树下,有人提议以后为了联系,不管走到哪里,四月八这一天都要在门口插一枫香叶。 长安人(包括与之比邻的打引、敦操、代化等乡镇)的粽子节,不是像其他地方是农历六月六,而是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子日(十二地支之首)。遇到闰六月的,看农活忙闲而定;农活轻松的,过第一个六月;农活正忙的过第二个六月。六月粽子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粽子节的特点是包粽子粑,杀鸡祭祖;并绑有鸡腿、黄瓜的枕头粑。祭祀祖宗时,除了粽粑、鸡肉和米酒,桌子上还要放几片秧苗和几片芦苇叶,也是祈求丰收之意。 九月重阳节与其他地方一样,一般是农历九月初九。但是,如秋收正忙,也有等到十九或二十九的。重阳节主要是打新米粑,也要用猪肉、米酒、粑粑祭祀祖宗。 (二)葬俗 老人去世时,一般要放铁炮。是吉年连放两三阵(每阵两炮或三炮)后,便匀着放到安葬结束的那一天,是凶年连续五六阵十来阵,过后便不再放了。吉凶年有特定的算法,是用亡人岁数的十位数加个位数之和决定的:无论是男是女,“和”7、10、13、16的都是凶年;其余的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增补象吉通书≥却说大火是吉:男以7、13为大火,女以4、10、16为大火)。老人去世后,如果葬物不全,就摆在堂屋,男靠左、女靠右,头抵香火脚朝大门(棺材也是这样放的);如果葬物齐全,也可以在入殓后摆在堂屋正中。入殓前,要用六尺长唢呐竹折成三节,放在棺材里,再用五七片蔑条编成三格的小巴箦放在上面,然后放三方白布,再用三张白纸剪成丁字形放在白布上,再铺上一层草纸,之后再把穿戴好的亡人放进去。亡人的衣服总数宜单不宜双,男的戴缀有撒须的帽子(如清朝官员戴的顶子);女的包刺绣头帕,并在额前挽一个结,两头露出三五寸,直直的如马耳朵:叫做马耳朵帕。男女上身都穿蓝黑色父母装;下身男穿裤子,女穿裙子(但不是现在社会流传的裙子,而是用红布做底黑布剪成丁字形小片,再用红丝线订上去拼缀成的传统裙子)。小腿包的是青布裹脚,而且是从外向内包,脚上穿的都是黑布做帮、白布做底的鞋。但男的鞋都要比女的鞋高一些。入殓后,还要用九尺左右的一段白布折成长短不等,再用针线连在一起,作为被布盖在亡人身上,同时族中每家也要拿一绺三五寸的白布放在亡人的胸前,以示如人世的粑粑,叫亡人拿去送先他(她)而去的先人。另外亡人两个拇指各挂一个纸标:左手挂的是五张打的纸标,右手挂的是三张打的纸标。盖棺材时两人在两头提棺盖,在棺材上左右轻摇三次再盖上。老人去世后举行的第一道手续是杀一只母鸡,请亡人享用,并由族中鬼师来念唱亡人怎么样得病、亡人怎样保佑儿孙等的特定的唱词(这只鸡小子是忌吃的)。之后,便是请阴阳先生写灵牌、择葬期、选坟地等。出葬的前一天,要杀一头猪,意思是送给亡人,孝子也是忌吃的,同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也要来,在堂屋前摆酒席,意思是同亡人吃最后一餐饭。此外姑爷、舅爷及姐夫女婿等至亲好友,也要猪崽来祭祀亡人,是女的,上山前的一天还要举行砍坑索的仪式,意思是姑妈去世,孝子没有去跟舅爷报丧,舅爷怒而砍的,是吉年可以放铁炮,吹唢呐热闹操办;是凶年则只能悄悄的料理。同时,是凶年临上山时,还要用一头小猪解关煞,(此事其他姓氏也相同)。安葬后,孝子要给亡人送早饭:用一根小木棍挑着放有碗、糯米饭和酒、肉的猪笼和装有水的葫芦,到坟前把碗摆好,烧好纸点好香,斟好酒,摆好糯米饭,背对坟跪下,反手到背后,倒出葫芦里的水,请亡人洗手,吃饭。中饭时,也要先祭祀亡人,从老人去世后到上山前。罗家虽不忌肉,但忌青菜等绿叶菜和鱼类;只吃豆腐类等干菜。
查看详情
爱新觉罗姓氏族族谱概况
更多爱新觉罗姓知识>>
爱新觉罗

姓氏排名:第263位。

人口数约:32

爱新觉罗氏,现行满族姓氏。清代皇族之姓,为满语“金姓”的音译。或称:“爱新”,金,含有尊贵之意;觉罗,姓。爱新觉罗,大意为“黄金之姓”,或称“至尊之姓”。
爱新觉罗氏寻根
努尔哈赤奠定了爱新觉罗姓氏怎样的地位?
努尔哈赤奠定了爱新觉罗姓氏怎样的地位?
历史上清朝的皇家姓氏是爱新觉罗氏,这个姓氏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后来汉化成哪个姓氏?小谱将为你解答。爱新觉罗一姓中,爱新是族名,觉罗是姓。“觉罗”与“爱新觉罗”两者的关系类似汉族中“某姓”和“某家族”的关系,除爱新觉罗外,觉罗这一姓氏还有伊尔根觉罗、舒舒觉罗、通颜觉罗、嘉穆瑚觉罗、西林觉罗等分支,都源于同一始祖。努尔哈赤“爱新觉罗”现在成为完整的一个姓氏,主要是因为自努尔哈赤建立金朝之后,爱新觉罗家族成为望族。16世纪80年代,爱新觉罗氏还只是一个人数很少的家族,由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的六位叔伯祖父(长祖爱新觉罗·德世库、次祖爱新觉罗·刘阐、三祖爱新觉罗·索长阿、努尔哈赤亲祖父爱新觉罗·觉昌安、五祖爱新觉罗·包朗阿、六祖爱新觉罗·宝实)以及他们的22个儿子所组成的家族。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是后金第一位大汗,也是清朝实际奠基者。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于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后金)...
爱新觉罗氏
概论爱新觉罗是清朝国姓,但是在满文资料中很少使用这个名称,如《满文老档》和《满洲实录》中,爱新觉罗一共只出现过三次。文献上,对于其姓氏的起源的各种说法,经常自相冲突,学者一般相信,这个姓氏是由清朝皇室创造,用来塑造其地位。“爱新”是穆昆(族名,满语:ᠮᡠᡴᡡᠨ,穆麟德:mukūn,太清:mukvn),满语“金国”的意思。觉罗是姓氏,根据女真文学家、满学家清朝宗室金启孮的考证,觉罗氏源于金朝时期的交鲁氏,有家族的意思。“爱新觉罗”这一姓氏就有金朝宗族的含义。但关于“爱新”为“金”姓的解释,亦有观点认为其意源自清皇族与金代女真统治者源于同一部族之说,然而清太宗皇太极对此予以否认:“然大明帝非宋帝之裔,我又非先金汗之后。”(《满文老档》(太宗朝)第七函。《清太宗实录》卷9)故此说法不可信。清亡以后族人多取汉姓,如金、艾、罗、肇、赵等。但也有保留原姓者,如爱新觉罗·毓嶦、爱新觉罗·启骧等。家族世系...
爱新觉罗宗谱
宗谱历史中国从以前就有修订玉牒,也就是皇家宗谱的习惯。从1656年开始每10年编修一次玉牒,清朝总共编了26次,由于皇室人口众多,到后期已经有数万人,连玉牒也重达8公斤。清朝最后一次修订玉牒是在光绪33年(公元1907年),而1912年清朝灭亡后,修订玉牒一事搁置,直到1915年才通知各地爱新觉罗宗室报户口,准备再次修订玉牒。后来于1922年完成了修订。今日所看到的版本是1938年的版本。1935年,宗室熙洽向当时被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国皇帝溥仪奏请重修玉牒,溥仪在1936年8月下了一道圣旨,要求重修玉牒,修订需要花费大笔的金钱,溥仪从恩赐款中支付,然后不足的部分再由宗室各自分担。修订玉牒主要是由朴厚、钟继、溥瀛、斌碹、今松乔、庆厚负责,除了参考1907年和1922年的玉牒外,还利用宗室各自修订的族谱,再汇集之前的玉牒,编成今日所看到的8大册(由于每册又有细分,故其实有31册)。这些玉牒除了首...
爱新觉罗·乌拉熙春
家族乌拉熙春是乾隆帝第五子荣纯亲王永琪的第八代末裔,六世祖奕绘贝勒,六世祖母即清代著名女词人西林太清。祖父恒煦(金光平)是清朝最后的镇国公。父金启孮为著名女真语专家,代表作《女真语言文字研究》、《女真文辞典》。家庭乌拉熙春的丈夫是日本京都大学教授历史学者吉本道雅。著作《满语语法》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3年《满语读本》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5年《满族古神话》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7年《满洲语语音研究》玄文社,1992年《最后の公爵爱新覚罗恒煦》朝日新闻社,1996年《爱新觉罗氏三代满洲学论集》(金光平、金启孮、乌拉熙春)远方出版社,1996年《女真文字书研究》风雅社,2001年《天游阁集》(金启孮、乌拉熙春)辽宁民族出版社,2001年《女真语言文字新研究》明善堂,2002年《爱新觉罗氏三代阿尔泰学论集》(金光平、金启孮、吉本道雅、乌拉熙春)明善堂,2002年《女真文大辞典》(金启孮、乌...
爱新觉罗·瀛生
家世瀛生出身清朝十二家铁帽子王之一的顺承郡王家。他的父亲是奉恩将军长福,清亡之后曾在当时北洋政府驻日领事馆工作,与梁启超为友、还曾与黄兴结拜为兄弟。瀛生的长兄文葵过继给无子的顺承质郡王讷勒赫,是为末代顺承郡王。表兄傅泾波是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生平由于父亲长福在日本工作的缘故,1922年,瀛生出生于横滨。次年,长福在关东大地震中遇难,瀛生的母亲也受了伤。随后,瀛生被日本一户姓森田的人家收养,少年时期在日本受教育。1931年,中日关系破裂。瀛生的生母与养父母商议,希望将其带回中国。回到中国后,瀛生承袭家训开始习修满语。起初,受清朝末期的满语学家、同光清语六贤之一的族伯朴厚启蒙,后拜师同为同光清语六贤之一的阿克敦布门下,跟随阿克敦布学习满语长达十六年之久。1940年代初,跟随满文翻译专家克敬之学习满汉文互译。几年后,师从著名语言学专家罗常培,学习古汉语音韵学和西方语音学。1945年瀛生于北京大学农...
更多分站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