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海上航行活动,郑和陆陆续续一共出航七次,郑和下西洋的启航起锚地点主要出发地有“南京龙江港、江苏太仓刘家港(浏河镇)、福州长乐太平港”,其中在南京出发,刘家港集结,到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郑和首航始于1405年,结束于宣德八年也就是公元1433年。
郑和下西洋应该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历史事件,这在教科书中也有所描述,郑和下西洋的名称由来是和郑和的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而得名,在这次航海活动中,郑和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知最远的地方曾到达东非、红海。这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活动,对当时的外交以及政治、贸易、生产、宗教文化、地理都有一定的影响,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在这次航海过程中明代翻译官马欢著有《瀛涯胜览》、翻译官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有《西洋番国志》大多介绍了在航海中的所见所闻诸国情况,而古代“西洋”也有泛指海外诸国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