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
郑和下西洋起锚地是哪里 导读:

   郑和下西洋是明代永乐、宣德年间的海上航行活动,郑和陆陆续续一共出航七次,郑和下西洋的启航起锚地点主要出发地有“南京龙江港、江苏太仓刘家港(浏河镇)、福州长乐太平港”,其中在南京出发,刘家港集结,到福建福州长乐太平港驻泊伺风开洋,郑和首航始于1405年,结束于宣德八年也就是公元1433年。


   郑和下西洋应该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历史事件,这在教科书中也有所描述,郑和下西洋的名称由来是和郑和的船队航行至婆罗洲以西洋面而得名,在这次航海活动中,郑和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已知最远的地方曾到达东非、红海。这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活动,对当时的外交以及政治、贸易、生产、宗教文化、地理都有一定的影响,促进了明朝对外界的了解。在这次航海过程中明代翻译官马欢著有《瀛涯胜览》、翻译官费信著有《星槎胜览》、巩珍有《西洋番国志》大多介绍了在航海中的所见所闻诸国情况,而古代“西洋”也有泛指海外诸国的意思。


...
热点动态
郑和下西洋的真正目的究竟是什么?
说起明朝的海洋政策,人们常有太多的偏见。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禁海令,“片板不许入海”,已经成为闭关锁国的符号,乃至于四、五百年以后中国的不幸遭遇,大都因为找到了这个根源,而让有些人平息了一点痛苦的焦虑,或找到了发泄愤怒的对象。为当今的中国人提供这种标签的,来自于西方人对中国历史的片面解读。失去自信的中国人,丧失了话语权,默默无语地接受了它。在这种对历史标签化、符号化的错误理解中,历史的真相要么被歪曲,要么隐而不见。它影响了我们对自己历史的理解,也影响了对现实的认识。明朝的海洋政策,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具有很
799次浏览 查看阅读>>
【中华名臣谱】为寻找失踪的皇帝,开创大明海上传奇
1418年12月28日(明成祖永乐十四年),是郑和第五次下西洋送19国使者回国的日子。本次远航,郑和的船队有宝船36艘、战船180艘、坐船300艘、马船700艘、粮船240艘,规模宏大,盛况空前,再一次彰显了大明朝的强盛。此时的郑和已经45岁。自永乐三年首次出海,迄今已有十三年。十三间,他率领大明船队劈波斩浪,远涉重洋,诛海盗,平藩乱,开拓数万里海疆。三保太监郑和那么,成就一段海上传奇的郑和,他的早年又是怎么样的呢?他又是如何为皇帝所信任,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航海家和外交家呢?今天,阿族就和大家来聊一聊郑和。坎坷童年志未泯郑和,公元1371年(明太祖洪武四年)出生在云南,本姓马,自小聪明好学,更喜欢在滇池里游泳划船,幻想着哪天能驾驶大船出海远航,前往传说中的圣地。因此,幼年的郑和没有坐在书桌前日复一日的背诵圣贤之言,而是努力锻炼身体,学习与航海有关的知识。公元1381年(洪武十四年),朱...
5139次浏览 查看阅读>>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有多庞大?郑和下西洋简介
郑和下西洋船队规模有多庞大?郑和下西洋简介,我国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从明朝永乐三年到宣德八年,曾七次下西洋,到达西南太平洋
981次浏览 查看阅读>>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什么样?“宝船”有多大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究竟什么样?“宝船”有多大,郑和访问亚非各国,船队中的大海船称作宝船,是船队的主体。郑和下西洋时,使团领
957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郑和航海图
郑和航海图
内容《郑和航海图》共20页航海地图、109条针路航线和4幅过洋牵星图,航海地图高20.3厘米,全长560厘米,包含500个地名。航海地图郑和航海图五针路第2页:自宝船厂开船从龙江关出水图,上有宝船厂、静海寺、天妃宫、天地坛第3页、沿长江东航经过皇城、钟山、龙谭、观音门、燕子集、瓜州、金山、大港、焦山、镇江第4页沿长江东航经过东鞋山、江阴、香山、龙王庙、天妃宫、巡司、蔡港、白茅港、太仓卫第5页吴淞江、天妃宫、崇明州、茶山、召宝山、南汇、金沙卫、乍浦、海宁卫、灵山卫、昌国所、普陀山第6页大磨山、双屿门、东屿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
背景郑和以前的中国海洋活动明成祖画像十四世纪上半叶北非丹吉尔旅行家伊本·白图泰在《游记》中,有描写当时往来印度洋的中国船只。近年在泉州湾出土的宋代海船,长11.4丈,宽3.3丈,比近两个世纪后的郑和宝船小。它以十二道隔梁分隔出十三个船舱,隔板厚达10至12厘米,每道隔梁用三四块木板榫接而成,并与船肋骨紧密结合在一起,舱内采用水密舱壁。宋船曾采用榫接、铁钉加固、船板缝隙中填塞捻合物的办法,来保证船的坚固性和水密性。可得知当时中国的航海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明朝海禁一艘明代福船明朝从洪武年间到隆庆年间,实行了近
郑和宝船到底有多大呢竟然可以装的下1000多人呢
郑和宝船到底有多大呢竟然可以装的下1000多人呢
郑和的宝船有多大?,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郑和下西洋是古代中国乃至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的事迹老少皆知,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他于明永乐三年(1405年)到明宣德八年(1433年)的28年间,曾经七次率领船队漂洋过海到达东南亚、印度洋、红海沿岸及非洲东海岸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规模最大的一次由2.7万余人,200多艘船只组成的庞大船队,其船舶数量之多,船只吨位之大,航海人员之众,组织配备之严密,以及航海技术的先进,加上影响之巨大,在当时都是举世无可比拟的。郑和无可否认,在中国古代航海史上郑和所带领的船队有这样的壮举与当时明代的造船技术的高超是分不开的。良好的造船技术是其远航的重要保证,而船的稳定性则与船的大小是分不开的。根据文献记载,郑和下西洋的船只分为五种不同的型号,有宝船、战船、马船和粮船,其中以宝船最大,马船次之,粮船又次之...
比欧洲开辟新航路早一百年,明朝郑和下西洋开辟新航路
比欧洲开辟新航路早一百年,明朝郑和下西洋开辟新航路
在欧洲新航路还没开辟前一百年,世界东方的大明帝国就已经开始开辟新航路了。明成祖朱棣起兵靖难,夺去了朱允炆的皇帝宝座后。因为,朱允炆下落不明,传言这个朱允炆凭借朱元璋留下的暗道逃出南洋去了。这可不得了,朱允炆可是皇帝,朱棣凭借武力夺取了皇位,正所谓名不正言不顺。于是,为了查明朱允炆的下落。朱棣派了自己的亲信太监郑和,以巡游四方为借口,派出了两万多人的船队,跋涉万里重洋前去南洋打探朱允炆的消息。公元1405年,郑和船队开始出发了,从南京扬帆出海。历经千辛万苦来到了渤泥国,也就是现在的马来西亚一带。当时没海上的海盗十分猖獗,他们聚集在海上,甚至偷袭郑和大明朝他的船队。有一个大海盗,是个广东人,他看上了郑和的大宝船想偷一艘来用。郑和临危不惧,沉着指挥,击退了海盗的袭击,甚至联合当地土著人,查明海盗的老巢,直接派大军扫荡他们的老巢,居然大获全胜。来到了南洋,这是明朝建立以来,大明朝军队第一次远涉重洋...
揭秘: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揭秘: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
揭秘:从郑和第一次下西洋到海上丝绸之路的崛起,郑和历时28年先后七次下西洋,将先进的中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政教文化等远播
郑和下西洋对明朝国运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对明朝国运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对明朝国运的影响?,明朝实力的强大从郑和下西洋这件事上就能可见一斑,下面,我们就来一起看看郑和下西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