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阳卢氏家训
范阳卢氏家训 导读:

  范阳卢氏家训

  第一,凡卢氏范阳之后裔,不可以不可宗派,不视尊卑。不得以亲之贫者为疏以疏之,富贵者为亲亦亲之,不得以大欺小,以富欺贫,以强凌弱。如此,则可为后者睦族之风也。

  第二,学礼乐而读诗书,讲文明礼貌,尊师重道,谦恭敬让。凡家族之有问者,不得保守,应互教互学,切长补短,如此则为卢氏楷模之后裔也。

  第三,教训子孙清白传家。以耕读为本,忠孝为先,耕读兼并,忠孝两全,不耕则读,不读则耕,士农工商,各居正业,遵守国家法纪,不作好勉恶劳,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此之谓教育后世清白传家之雅训也。

  第四,孝顺父母,和睦家庭,孝就要竭其力。在父母之前浈和颜悦色,勿以高声和不管敬老人。在家庭,应记住古云:治家者,不敢失于诚妾,而况于妻子乎。如此,可谓孝睦之风也。

  第五,凡我宗族在家风上,对婚姻问题,应按国家规定办理。不许相互淫乱,反纲乱伦,侄娶婶母,父子同匹。应保持光荣传统,不作盗窃行为,勿陞家风,后裔勉之。

  第六,对祖父母,旧父母,内兄弟等,应以昭穆宗亲似的看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总之要一体同仁,后裔遵之。

  第七,饮水思源,怀念先祖。凡我卢氏后世子孙,均应爱护祖墓,不得侵占陵墓,更不得凌辱祖墓。所有陵墓周围,均要留出一米空地,以备四时祭祀拜扫,后裔不得违章。

  第八,上述章则,凡我卢氏范阳之后裔,勿以等闲视之,必须遵照而行,治家无有不胜,作事无有不昌,瓜瓞绵绵指掌内,蘭桂腾芳百世扬。

...
热点动态
历时近三年,终于建成一座气势恢宏的卢氏宗祠
一座气势恢宏的宗祠在卢家屿落成。这是苍南卢氏族人自明清以来的头等喜事。明万历年间,浙江台州、温州一带遭受倭寇之患,原住民流失。寇退后,平阳知县招募闽人前来开荒落户。卢氏苍南始祖附开公(号思南)是“征闽开漳”始祖如金公的35世孙。他随岳父许公,从漳州龙溪(今漳州市芗城区),一路跋涉,来到卢家屿开拓创业。之后,公召侄子士炳公、族弟乔森公来卢家屿。公之子心和、心悦二公长成,号文、武二房,与士炳公(护房)、乔森公(卫房)四房,在苍南繁衍成族。清康熙年间,族人陆续外迁至本县的矾山、赤溪、金乡及福建的福鼎、霞浦等地。苍南卢氏发展到清同治九年(1870年)始建宗祠。八十年代末,在时任宗亲联谊会会长卢立民先生倡导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扩建。近年来,国泰民安,卢氏族人进一步发展壮大,重建宗祠的愿望强烈,以缅怀先祖恩泽,庇佑子孙万世隆昌。2009年7月,卢立振先生为建祠首事,发起成立宗祠建设委员会,下设基建组
7325次浏览 查看阅读>>
潮阳贵屿凤港村卢氏祖籍详考
潮阳贵屿凤港村卢氏开基祖卢大得,号祥凤。据族谱载,公生于宋,具体年分不详,卢侗公星房第五代裔孙。大得公年少以人材举荐,初任海阳县典史,捐己资修浮桥,筑海阳堤,人多德之,再调任潮阳县大使,爱其山川之秀,先后卜居潮阳新兴乡金浦、凤港二乡,增产立祭田,子孙岁时追祭。于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创于(举练都)之凤港寨卢族。现在潮阳区和平镇临崑山上卢厝陵中保留有卢大得完好的宋代古墓。因村内西面有练江支流贯穿其境,故取名后港,又因其村地形似飞翔展翅的凤凰,后又改称为凤港,水路交通方便,水上运输发达。(古音后与凤相通)上图为大得公宋墓【流派渊源】大得公有二子:道惠、道方。道惠乃我凤港卢氏二世祖。字均德,号简斋。生于元癸未年卒于庚寅年即公元(1283----1350)。道方分创潮汕其他地方,去向有待考究。道惠公共有六子二女:振男、振乡、振祖、振忠、后振、用九。公少敏捷,以贤良举任并州吏目,继承父志,
5616次浏览 查看阅读>>
贵州有个卢氏家族,历代都重视教育
现在纳雍县(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老毕纳路、雍熙镇与勺窝乡接壤处的勺窝乡糯谷租村,有1千户左右卢氏人家,乾隆年间卢氏家族在此地开办一所学校,至今延续了两百多年。至民国时期,该学校出了一个举人、一个贡生、一个儒生、一个廪生、四个庠生。其中举人卢思矩还于清朝同治年间在“平远府黄平学院做正堂兼理事”(其家谱上如是记载,笔者没有查到“平远府黄平学院”,卢氏家族第四次谱书编撰者卢洪礼解说是在现在的贵州黄平县做官,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或者县长。卢思矩此人《大定县志·乡贤录》有记载。)卢家寨远景10亩田的“战争”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卢氏族第六代祖卢金朝向大定加一甲土司安世俊买得嘉禾里(也叫“糯谷租”,因为地租是收糯谷而得名。)的10亩田,名叫灭贼田。卢金朝带着家人种植一年,因山林深,野兽逼人,就把家人带回老家织金县茶店乡居住。在茶店居住20多年后,卢金朝的儿子卢永鹏与卢永瓒长大
6037次浏览 查看阅读>>
族谱网向您解析,漳州卢氏始祖如金公源流
在漳州卢氏大宗祠“显承堂”落成庆典前一天,来自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班子部分成员,江西麻田宗泰公守祖宗亲,广东潮州及陆丰、浙江温州平阳及苍南、龙岩永定龙潭及坎市、龙岩漳平霭平山以及漳州各县市卢氏宗亲共一百余人,在漳州市南靖县万嘉豪大酒店举行漳州卢氏始祖如金公源流研讨会。会议主要探讨了如金公与宗泰公关系的问题。会上有观点认为漳州卢桥头现存《范阳卢氏宗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综合的,如金公与宗泰公年龄相差27岁,是同时代人,宗泰公不可能是如金公的七世孙等。对以上这些问题今天做以下说明,希望能够答疑解惑,以正视听。一、关于宗泰公与如金公相差27岁,不可能是七世孙的问题1、根据江西麻田族谱描述,宗泰公的记录是:卢彻,字宗泰、名大郎,唐高宗上元元年甲戌(674)正月十五日辰时生,至开元丁丑(737)十月十七日子时殁,享年64岁,唐授同平章总诸军事,自唐开元癸丑由常州游于虔州(今赣州市)虔化县(今
6333次浏览 查看阅读>>
卢氏宗亲十一好去处,水乡古村落卢家洲
卢氏开基得名,古村卢家洲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曲濑吉州区泸水、禾水交汇冲积而成的绿洲上,距吉安市区13公里。面积约800亩,因望族卢氏开基于此而得名,去卢家洲,要沿一条狭窄的乡道蜿蜒前行,入村随处可见青石板、黛色老墙、飞檐斗拱、长满青藤的院落、古老的门楣……年代久远,古韵深沉,让人有探古访幽之意!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村落,村中有明清建筑遗存63栋。其中有一处已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第三批全国传统村落。村落系江西首位卢姓状元后裔所建,卢家洲文风鼎盛,公元882年,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在吉州刺史任上过世。600余年后的明宣德四年,他的后代袁州卢塘村人卢仲文,举家迁居吉州,在一棵枝繁叶茂的罗汉松旁,建造屋舍,繁衍子嗣。现在的村子,已有150多户,600多人口。这个千人不到的村庄,世代保护着这里的明清古迹,包括卢氏宗祠、明代斜塔、登仕郎、邑庠生等墓葬群,还有田字型古民居群、古井、大观第、节
3259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范阳卢氏有多厉害?卢氏易经又是什么?
范阳卢氏有多厉害?卢氏易经又是什么?
卢氏易经,又称为卢氏象数,是北魏范阳卢氏的易经研究成果,在中国易经研究文化中极为有名。北魏是范阳卢氏最为辉煌的时期,卢氏易经也就成为范阳卢氏族人在经学方面的最具博学的文化之一。对于卢氏易经、卢氏象数中的卢氏,清儒马国翰据《魏书.卢景裕传》将卢氏视为卢景裕。卢景裕,字仲孺,小字白头。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也即范阳卢氏。据古书记载,卢氏从小聪明国人,专门研究各类经书,性情清静,淡泊名利。其叔父在官场上职居显要。卢氏成年后隐居大宁山,喜欢在园舍隐居。钟情于郊野游玩,性格谦恭守道,贞素自得,故号为居士。卢氏官至中书郎和国子博士。东魏宰相高欢,听说他是研究易经高深专家,专程千里迢迢赶来聘请他,让他教自己的诸子学习。卢氏以易学而闻名,当时,“景裕理义精微,吐发闲雅,时有问难,或相诋诃,大声厉色,言至不逊。而景裕神采俨然,风诵如一,从容往复,无际可寻,由是士君子嗟美之。”(《北史.卢景裕传》)。
山东望族范阳卢氏,为什么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
山东望族范阳卢氏,为什么沉寂在历史的长河中?
对于“卢”这个姓氏的起源,现在主流的看法大致是:“范阳卢氏,源于姜姓,是齐太公姜尚之后,齐国后裔,因受封卢邑之后获封卢姓。”历史学家常常提到的“崔卢王谢”四大家族中的卢,便是范阳卢氏家族。范阳卢氏,在从东汉到唐朝末年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名门望族。古有:“范阳卢氏,一门三公主”之称,乾隆皇帝更有诗:“自古幽燕无双地,天下范阳第一州。”历史上通常认为的范阳卢氏的鼻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经学家,一代大儒——卢植。”关于卢植的故事有很多,例如,卢植年轻时与郑玄师从马融,通古今学,为当时大儒;汉灵帝时期被征辟为博士,与蔡邕等在东观补续《汉纪》。后来发生“黄巾之乱”,奉命镇压黄巾贼,并被升为尚书;是刘备的老师;其中最著名的还是卢植直谏董卓,当时的董卓在宫中独断专权,对汉室皇帝自行废立。朝中百官大多唯唯诺诺,唯卢植勇敢地站出来说不,气得董卓起了杀心。所幸旁人劝告:"卢太守海内名望,杀之恐天下
三国命运最好的一个人,竟是范阳卢氏的始祖
三国命运最好的一个人,竟是范阳卢氏的始祖
说起三国,大家最敬佩的人就是刘备,因为他的道德水平实在是太高;最佩服的应该就是曹操了,因为他的能力最强;而最聪明的人应该就是诸葛亮了,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有缺陷的,就算还是大家最喜欢的诸葛亮也是一样。虽然诸葛亮确实是十分厉害的一个聪明人,但是他的更大的才能是在政治上,他的军事才能确实是被罗贯中夸大了。但是正所谓,人无完人,他们这样的人我们才感觉更正常一些,只是这个凡事都有例外,也真的出现在了这里。三国,真的有一个完美的人,你找不出他的缺点,他就是刘备的老师,卢植。不知道有多少人了解这个人,但是卢植是马融的徒弟,这个马融是当时的大儒,因此学成以后就在老家教书的卢植,也依然名声很响亮。巧合的是,刘备和卢植是老乡,而且刘备的祖先好歹也是一个王爷,就算后来再怎么落魄,也还有其他的亲戚帮衬,因此编制草鞋的刘备也是有机会到卢植那里读书的。很多人都认为卢植是没有出生在适合的时代,如果能晚出生二十年,那一
房玄龄有多怕老婆?皇上亲自赐婚,卢氏以死相逼不让娶
房玄龄有多怕老婆?皇上亲自赐婚,卢氏以死相逼不让娶
一说到李世民的最有名望的总理,估计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一定是魏征,这个果然也没有什么错。不过大家肯定忽略了另一个著名总理,那就是“玄武门之变“时差点被李世民下令斩首的房玄龄,最后他化装成地下党员的模样来会李世民,才成了李世民当上皇帝的一等功臣。其实,房玄龄虽然历史盛名不如魏征,魏征的名气主要在谏议上,但在宰相的风评上绝对是盖过魏专业户的,他是唐朝最著名的宰相,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大贤相之一。甚至有人打比方说,如果魏征是李世民的一面最明亮的镜子的话,那么房玄龄就更像是李世民的一条臂膀,人离开镜子照样能活,但没有臂膀估计离死掉也不远了。据说,我们现实生活中曝光率十分高的“吃醋”(尤其是在恋爱族类中)一语,是源于这位不吃腥的古代“新好男人”身上的,可以说是和他有十分直接的关系,如果他不能拥有此词语的发明专利权的话,基本上也是最大股东之一吧。房玄龄虽然位极人臣,却是一个著名的怕老婆一族,所以什么二奶小
五姓七族高门之一:范阳卢氏的历史简介
五姓七族高门之一:范阳卢氏的历史简介
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河北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由来)。范阳卢氏出自姜姓,齐国后裔,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世祖卢敖(约公元前275-前195),号雍熙,秦始皇召为五经博士,徙居范阳(今河北省定兴县固城镇),子孙迁居至涿水(今河北涿州)一带之后,定居涿地,以范阳为郡望,后世遂称范阳人(即范阳卢氏由来)。始祖卢植以儒学显名东汉,肇其基业,三国卢毓位至曹魏司空,其后卢钦、卢珽、卢志、卢谌累居高官,至北魏太武帝时卢玄"首应旌命",入局朝廷,卢氏成为北方一流高门。北魏定一等大姓"王崔卢李郑"(这五姓只指北方,不指全国),经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经唐代已衰,至五代基本消亡。北魏分裂后,战乱频仍,政局动荡,范阳卢氏
房玄龄老婆是谁?宰相房玄龄爱吃醋的老婆卢氏
房玄龄老婆是谁?宰相房玄龄爱吃醋的老婆卢氏
房玄龄的老婆是谁?房玄龄生于公元579年,卒于公元648年。名乔,字玄龄。唐初名相,中国十大贤相之一。祖籍清河郡,生于济南章丘,成长于齐州临淄,陪葬于昭陵。幼警敏,博览经史,工书善文,书兼隶草,有“倚马立成”之才。年十八,举进士,授羽骑尉,校秘书省。房玄龄是唐朝历史上最著名的宰相,被视为古代宰相的典范。除此之外,房玄龄还和汉语词汇里一个重要的词语“吃醋”有着直接关系。据说,房玄龄是中国古典好男人的代表,虽然身居高位,却是“娶”鸡随鸡,“娶”狗随狗,娶一而终,从来没有花花肠子,从来不包二奶。不像现在的男人,一旦有钱就变坏。像房玄龄这样的男人,在唐代即使不是绝无仅有,至少在一个时期内是举世无双。因为他的存在,弄得大家都自感龌龊。你想,有这么一个高尚的人在身边晃悠,是多大的道德压力啊!这样的压力终于让李世民受不了了,他不允许自己的朝廷之内有如此缺乏激情的男人存在,于是,他开始挑逗自己的宰相了。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