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范阳卢氏
唐代范阳卢氏 导读:

  唐代范阳卢氏是比较繁盛的家族之一。之所以一直兴盛不衰,除了生逢盛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世家大族对子女的学识教育的培养。

  范阳卢氏是传统的世家大族,其兴盛一直延续到唐初,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绵绵不绝的家学文化。在唐代,范阳卢氏一方面继承了传统家学:通经治史、谙习法律典章、书法;另一方面,范阳卢氏又在诗赋文章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在唐朝兴元元年(784年)至乾符二年(875年)的九十二年中,有两年停了科举,在剩余的九十年中,范阳卢氏考中进士科者有116人,进士科以外的科目还没算入在内。可见其家族子弟的才学。卢氏家族中有十个人官至唐朝宰相。

...
热点动态
族谱网向您解析,漳州卢氏始祖如金公源流
在漳州卢氏大宗祠“显承堂”落成庆典前一天,来自福建省姓氏源流研究会卢氏委员会班子部分成员,江西麻田宗泰公守祖宗亲,广东潮州及陆丰、浙江温州平阳及苍南、龙岩永定龙潭及坎市、龙岩漳平霭平山以及漳州各县市卢氏宗亲共一百余人,在漳州市南靖县万嘉豪大酒店举行漳州卢氏始祖如金公源流研讨会。会议主要探讨了如金公与宗泰公关系的问题。会上有观点认为漳州卢桥头现存《范阳卢氏宗谱》是上世纪八十年代综合的,如金公与宗泰公年龄相差27岁,是同时代人,宗泰公不可能是如金公的七世孙等。对以上这些问题今天做以下说明,希望能够答疑解惑,以正视听。一、关于宗泰公与如金公相差27岁,不可能是七世孙的问题1、根据江西麻田族谱描述,宗泰公的记录是:卢彻,字宗泰、名大郎,唐高宗上元元年甲戌(674)正月十五日辰时生,至开元丁丑(737)十月十七日子时殁,享年64岁,唐授同平章总诸军事,自唐开元癸丑由常州游于虔州(今赣州市)虔化县(今
5966次浏览 查看阅读>>
卢氏宗亲十一好去处,水乡古村落卢家洲
卢氏开基得名,古村卢家洲位于江西省吉安县曲濑吉州区泸水、禾水交汇冲积而成的绿洲上,距吉安市区13公里。面积约800亩,因望族卢氏开基于此而得名,去卢家洲,要沿一条狭窄的乡道蜿蜒前行,入村随处可见青石板、黛色老墙、飞檐斗拱、长满青藤的院落、古老的门楣……年代久远,古韵深沉,让人有探古访幽之意!这个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小村落,村中有明清建筑遗存63栋。其中有一处已被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目前正在申报第三批全国传统村落。村落系江西首位卢姓状元后裔所建,卢家洲文风鼎盛,公元882年,江西第一个状元卢肇在吉州刺史任上过世。600余年后的明宣德四年,他的后代袁州卢塘村人卢仲文,举家迁居吉州,在一棵枝繁叶茂的罗汉松旁,建造屋舍,繁衍子嗣。现在的村子,已有150多户,600多人口。这个千人不到的村庄,世代保护着这里的明清古迹,包括卢氏宗祠、明代斜塔、登仕郎、邑庠生等墓葬群,还有田字型古民居群、古井、大观第、节
3128次浏览 查看阅读>>
潮阳贵屿凤港村卢氏祖籍详考
潮阳贵屿凤港村卢氏开基祖卢大得,号祥凤。据族谱载,公生于宋,具体年分不详,卢侗公星房第五代裔孙。大得公年少以人材举荐,初任海阳县典史,捐己资修浮桥,筑海阳堤,人多德之,再调任潮阳县大使,爱其山川之秀,先后卜居潮阳新兴乡金浦、凤港二乡,增产立祭田,子孙岁时追祭。于南宋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年)创于(举练都)之凤港寨卢族。现在潮阳区和平镇临崑山上卢厝陵中保留有卢大得完好的宋代古墓。因村内西面有练江支流贯穿其境,故取名后港,又因其村地形似飞翔展翅的凤凰,后又改称为凤港,水路交通方便,水上运输发达。(古音后与凤相通)上图为大得公宋墓【流派渊源】大得公有二子:道惠、道方。道惠乃我凤港卢氏二世祖。字均德,号简斋。生于元癸未年卒于庚寅年即公元(1283----1350)。道方分创潮汕其他地方,去向有待考究。道惠公共有六子二女:振男、振乡、振祖、振忠、后振、用九。公少敏捷,以贤良举任并州吏目,继承父志,
5415次浏览 查看阅读>>
贵州有个卢氏家族,历代都重视教育
现在纳雍县(贵州省西北部、毕节市)老毕纳路、雍熙镇与勺窝乡接壤处的勺窝乡糯谷租村,有1千户左右卢氏人家,乾隆年间卢氏家族在此地开办一所学校,至今延续了两百多年。至民国时期,该学校出了一个举人、一个贡生、一个儒生、一个廪生、四个庠生。其中举人卢思矩还于清朝同治年间在“平远府黄平学院做正堂兼理事”(其家谱上如是记载,笔者没有查到“平远府黄平学院”,卢氏家族第四次谱书编撰者卢洪礼解说是在现在的贵州黄平县做官,职位相当于现在的县委书记或者县长。卢思矩此人《大定县志·乡贤录》有记载。)卢家寨远景10亩田的“战争”康熙五十五年(1717年),卢氏族第六代祖卢金朝向大定加一甲土司安世俊买得嘉禾里(也叫“糯谷租”,因为地租是收糯谷而得名。)的10亩田,名叫灭贼田。卢金朝带着家人种植一年,因山林深,野兽逼人,就把家人带回老家织金县茶店乡居住。在茶店居住20多年后,卢金朝的儿子卢永鹏与卢永瓒长大
5807次浏览 查看阅读>>
历时近三年,终于建成一座气势恢宏的卢氏宗祠
一座气势恢宏的宗祠在卢家屿落成。这是苍南卢氏族人自明清以来的头等喜事。明万历年间,浙江台州、温州一带遭受倭寇之患,原住民流失。寇退后,平阳知县招募闽人前来开荒落户。卢氏苍南始祖附开公(号思南)是“征闽开漳”始祖如金公的35世孙。他随岳父许公,从漳州龙溪(今漳州市芗城区),一路跋涉,来到卢家屿开拓创业。之后,公召侄子士炳公、族弟乔森公来卢家屿。公之子心和、心悦二公长成,号文、武二房,与士炳公(护房)、乔森公(卫房)四房,在苍南繁衍成族。清康熙年间,族人陆续外迁至本县的矾山、赤溪、金乡及福建的福鼎、霞浦等地。苍南卢氏发展到清同治九年(1870年)始建宗祠。八十年代末,在时任宗亲联谊会会长卢立民先生倡导下,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修扩建。近年来,国泰民安,卢氏族人进一步发展壮大,重建宗祠的愿望强烈,以缅怀先祖恩泽,庇佑子孙万世隆昌。2009年7月,卢立振先生为建祠首事,发起成立宗祠建设委员会,下设基建组
7154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紫钗奇缘霍小玉是谁?唐代美女歌姬霍小玉简介
紫钗奇缘霍小玉是谁?唐代美女歌姬霍小玉简介
霍小玉,唐代传奇小说《霍小玉传》女主角。霍小玉的母亲郑净持本是唐玄宗时霍王爷家的歌舞妓,因容貌秀美被霍王爷纳为侍妾。就在郑净持身怀六甲之时,“安史之乱”爆发,霍王爷战死,王府家人作鸟兽散。郑净持带着霍小玉流落民间,过着贫苦的生活。在霍小玉十六岁时,已经长得和她母亲当年一样明丽可人,通诗文、善歌舞,为了维持生活,霍小玉只好干了歌舞妓这个行当,卖艺不卖身,这种人叫“清倌人”。霍小玉才貌俱佳,在当时颇有声誉。人物介绍霍小玉原来出身于贵族世家,父亲是唐玄宗时代的武将霍王爷,母亲郑净持原是霍王府中的一名歌舞姬。因外貌秀美、歌舞动人而被霍王爷收为妾。不料,在郑净持身怀六甲的时候,“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突如其来的“安史之乱”,打破了郑净持安享霍王爷恩爱的美梦。霍王爷在御敌时战死,霍王府中家人作鸟雀哄散,郑净持带着尚在襁褓中的霍小玉流落民间,开始了贫民生活。到唐代宗大历初元,霍小玉已经十六岁
唐代宗为什么要将爱女下嫁给郭子仪做儿媳?
唐代宗为什么要将爱女下嫁给郭子仪做儿媳?
郭子仪唐朝华州郑县人,祖籍山西太原,唐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郭子仪早年以武举高第入仕从军,积功至九原太守,一直未受重用。安史之乱爆发后,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率军勤王,收复河北、河东,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公元757年,郭子仪与广平王李俶收复西京长安、东都洛阳,以功加司徒,封代国公。网络配图后因承担相州兵败之责,被解除兵权,处于闲官。公元762年,太原、绛州兵变,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出镇绛州,不久又被解除兵权。公元763年,仆固怀恩勾结吐蕃、回纥入侵,长安失陷。郭子仪被再度启用,任关内副元帅,再次收复长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纥再度联兵内侵,郭子仪在泾阳单骑说退回纥,并击溃吐蕃,稳住关中。武状元出身的他曾两度任宰相之职,公元780年,郭子仪被尊为“尚父”,进位太尉、中书令。次年,郭子仪去世,赐谥忠武,追赠太师。郭子仪为挽救大唐江山做出巨大贡献。网络配图郭子仪第六子郭暧娶的正是唐代宗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舞女服饰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舞女服饰
唐代舞蹈,有文、武之分.武舞又称“健舞”,文舞又称“软舞”.以下这个陶俑中舞女的服装为“健舞”的服装,健舞的舞服以小袖为多,以便腾越旋转.胡舞中最出名的便是“胡旋舞”。唐玄宗李隆基对于胡旋舞十分偏爱,他的宠妃杨玉环和宠臣安禄山,为了取悦于玄宗,也常常在宫廷上眉飞色舞地跳胡旋舞。齐胸襦裙也叫高腰襦裙,是唐朝盛行的襦裙款式.唐朝诗人用“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来形容美女着高腰襦裙走起路来摇曳生姿的场景。半臂也是影视作品中比较常见的款式,又称“半袖”,是一种从短襦中脱胎出来的服式.一般为短袖、对襟,衣长与腰齐,并在胸前结带.样式还有“套衫”式的,穿时由头套穿.半臂下摆,可显现在外,也可以象短襦那样束在里面。
唐代宗李豫嫡女华阳公主简介华阳公主生母是谁
唐代宗李豫嫡女华阳公主简介华阳公主生母是谁
华阳公主(?-774年)中国唐朝唐代宗李豫嫡女,贞懿皇后独孤氏所生。大历四年(769年)封公主,大历九年正式追封华阳公主,是唐代宗唯一嫡亲女儿。生母为贞懿皇后独孤氏(?-775年),唐代宗李豫的爱妃,左威卫录事参军独孤颖的长女。独孤氏以容貌美丽入宫,被皇帝独宠专房,所以皇后虚位,诸姬也很难侍奉皇帝。大历三年(768年)独孤氏被册封为贵妃,生韩王李迥、华阳公主。华阳公主深得唐代宗宠爱。大历十年(775年)十月初六,贵妃逝世,追谥贞懿皇后,殡于内殿。皇帝三年不忍出宫归葬,十三年(778年)十月方葬,葬于庄陵之园。华阳公主姿色娇美,聪慧伶俐,善解人意,乖巧玲珑。她认为是父亲喜欢的事,一定精心对待;而父亲厌恶的事,就委曲保护。故倍受唐代宗钟爱眷顾。大历七年(772年)因为有病而为道士,赠号琼华真人。等到她临终时,唐代宗亲自前往探望,亦为此咬伤了手指。华阳公主去世后,唐代宗哀痛过度,多天不肯进食,数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文官服饰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文官服饰
唐代官吏,主要服饰为圆领窄袖袍衫,其颜色曾有规定:凡三品以上官员一律用紫色;五品以上,绯为色;六品、七品为绿色;八品、九品为青色。下面为您介绍唐代的文吏服饰。唐代冠帽有幞头(由起初一块包头布逐渐演变成有固定的帽身骨架和展脚的完美造型)、进贤官(为历史上重要的冠式,在唐宋法服中仍保持重要地位)、平巾帻及武弁(平帻巾与武弁是同一种冠式,是古时一般人裹在头上的布,后成为只能罩住发髻的小冠,即平巾帻)、笼冠及貂蝉(将貂尾插在平帻巾上,平帻巾外罩笼冠)、武士冠(在帻上戴一种雄鸡冠)、通天冠及进德冠(通天冠是级位最高的冠帽,与进贤冠结构相同,不同的是展筒的前壁)等等。本图左1、2、3为戴武士冠、平巾帻、武弁的文吏(长安城郊隋唐墓出土陶俑)。右1为戴武弁的文吏(河南洛阳出土陶俑)。裹幞头、穿圆领袍衫是唐代男子的普遍服饰,以幞头袍衫为尚。幞头又称袱头,是在汉魏幅巾基础上形成的一种首服。唐代以后,人们又在幞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大袖衫
隋唐五代服饰:唐代大袖衫
盛唐以后,胡服的影响逐渐减弱,女服的样式日趋宽大。到了中晚唐时期,这种特点更加明显,一般妇女服装,袖宽往往四尺以上。本图为中晚唐宽袖对襟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这是中晚唐之际的贵族礼服,一般多在重要场合穿着,如朝参、礼见及出嫁等。穿着这种礼服,发上还簪有金翠花钿,所以又称“钿钗礼衣”。此图为大袖对襟纱罗衫、长裙、披帛穿戴展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