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酒
梅花酒 导读:

梅花的开花时间一般是在2-3月份,通常是在冬末春初,此时气候还是比较冷,但是有逐渐回春的趋势。不同地区梅花的花期有所不同,华北地区的温度较低,可能要到3-4月份才开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形容梅花的傲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赞扬的是梅花坚贞不渝的品格。梅花只有冬天开放,所以长久保留梅花的制作方式也逐渐被挖掘出来。

梅花花瓣容易掉落,且容易破损,所以在采摘的过程中需要多多注意,尽量保持花瓣的完整。采摘之后用流水轻轻冲洗灰尘,并沥干水分。

在干净的容器内放入容积25%-35%的梅花,剩余的空间倒入酒精浓度为30%-35%的烧酒。烧酒与材料的体积比约为3:1或4:1的时候,口感和香味最适宜。

把容器密封好,放到避光阴凉处进行保存。可以在酒瓶上标注泡酒日期、烧酒的酒精度数、捞出材料的日期等基本信息,方便及时饮用。

梅花酒1-2个月之后就可以取出饮用了,如果觉得太浓可以加水稀释或者添加冰块饮用。


...
热点动态
古人迎接宾客,为什么都以酒相待?
古人将饮食不仅仅看作日常生活行为,而且视之为学礼、施礼,从而达到“成人”、“合天”的一种重要手段。酒更是“成礼”的饮料,所以只要有客来访,但凡有条件的,必以酒相待。《诗经》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朋酒斯飨,日杀羔羊。”《礼记·乡饮酒义》说:“乡饮酒之义,主人拜迎,宾于庠门之外入,三揖而后至阶,三让而后升,所以至尊让也。”周朝时如此热情迎宾待客,周以后,同样盛情以酒飨客。《汉乐府·陇西行》对汉人接待宾客的情况,曾作过生动具体的描述:好妇出迎客,颜色正敷愉。伸腰再跪拜,问客平安不?请客北堂上,坐
2244次浏览 查看阅读>>
古人一般在什么时候饮酒,有没有特定的饮酒习俗?
中国是酒文化王国。自古以来,举凡年节吉日、婚丧嫁娶、庆生奠死、宴亲飨客、洗尘饯行等等,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几乎都离不开酒。饮酒,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1.祭祀日饮酒古代社会,祭祀是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祭祀的内容颇多,如祭天地、山川、鬼神、祭社稷、祭祖先等等。祭祀中常通过一-定的仪式,将规定的酒食敬献给信仰和崇拜的对象。上古酒未出现以前,祭祀往往用水、用血。以水当酒,谓之“玄酒”。古人学会酿酒后,才用酒来祭祀。古人最初是用醇香的柜鬯酒来祭祀,后来又发展到五齐三酒等等。开始的时候,酒是专门
1680次浏览 查看阅读>>
酒精发酵
化学反应实验室器皿被用于秸秆的发酵。糖酵解途径又称EMP(Embden-MeyerhofParnas)途径,过一系列步骤,降解成三碳化合物(即丙酮酸,2CH3COCOOH)。在无氧状态下,丙酮酸可转化为乳酸或者乙醇。酒精发酵的总体化学式为:第一段阶的二磷酸腺苷(ADP)转化成三磷酸腺苷(ATP)、2分子的NAD与NADH产生変换。谷氨酸代谢途径,它们能催化NADH和ATP,ADP与Pi结合形成ATP,此即葡萄糖的磷酸化过程,磷酸果糖激酶是EMP途径的关键酶。第二段阶的发是糖的裂解,丙酮酸分解为乙醛和二氧
1183次浏览 查看阅读>>
酒神节
历史古希腊的酒神节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前后。每年3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人们在筵席上为祭祝酒神狄奥尼索斯所唱的即兴歌,称为“酒神赞歌”(Dithyramb)。酒神节从古希腊传入古罗马控制的意大利南部地区后,酒神节只在妇女中秘密举行,后来男子也被允许参加,并且逐渐流传至意大利北部地区,举行的次数时而多达一个月5次。这种成了狂欢酒宴的节日使罗马元老院于公元前186年发布命令在全意大利半岛禁止酒神节(当然,在意大利南方大抵是因为天高皇帝远,这一禁令并未被严格执行)。
4256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我国古代是怎么酿酒的?酿造技术成熟吗?
我国古代是怎么酿酒的?酿造技术成熟吗?
关于酿酒技术,我国已经发展了几千年,那么古人是如何酿酒的,酿酒技术发展到什么程度?今天,我们就来揭晓!关于我国的酿酒起源于何时至今没有一致的结论。据考古发现早在8000至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后期就已经具备了丰富的酿酒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在距今6800—4800年以前的三星堆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陶器和青铜器酒器。而在大汶口文化遗址中同样拥有大量的酒器。在龙山文化时期的墓葬中酒器更是被大量地出土出来。因此我国的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在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出现了酿酒技术。到了夏商时期,有据可查的证明酒已经存在。在
品酒课学生1节课喝掉二三十箱酒,古代有没有很会喝酒的人?
品酒课学生1节课喝掉二三十箱酒,古代有没有很会喝酒的人?
近日,一学院酿酒专业的学生上课喝酒的诗篇走红网络,因为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到上课当天,每位同学桌子上都摆了不少用一次性杯子装着的啤酒,而根据一名酿酒专业的大三学生表示,这些酒都是专业课的教具,一般一节课都要喝掉二三十箱酒。要说酿酒,我国的历史也有数千年了,爱喝酒的名人也非常多,那么古代有没有很会喝酒的人?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我国的酒文化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了,无论在什么样的场合,不喝点酒就会觉得少了点东西。像是李白喝酒能够吟诗作对,陶渊明一生爱酒,经常喜欢邀请好友到家中喝酒,李清照在深夜的
古人那么喜欢喝酒,他们喝醉了是怎么醒酒的?
古人那么喜欢喝酒,他们喝醉了是怎么醒酒的?
酒文化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酒基本上是跟人类文明一起出现的。酒不仅是一种食物,在古代更是一种精神文化价值。古代有饮酒赋诗、借酒消愁等等,在酒的作用下诞生了诸多的文学佳作,比如李白的《将进酒》是何等的豪迈奔放,李白更是因嗜爱喝而被称之为“酒仙”。那古人喝醉之后有什么解酒的办法吗?跟着小谱来看看吧。图源网络橘子皮唐朝时期,橘子成为宫廷中受欢迎的水果,古人也发现了橘子皮对解酒有一定的帮助。古人喝醉之后,会用新鲜或晒干的橘子皮泡水,再在水中放入少许盐,文火慢煮至沸腾后盛出饮用,连带橘子皮一同吃下来达
荔枝:花能酿酒,壳能调香
荔枝:花能酿酒,壳能调香
捣麝成尘,薰薇注露,风酣百和花气。品重云头,叶翻蕉样,共说内家新制。古代用香以合香为尚,文人基于对气味的偏好,都自己创作香方,古香方中有大量以文人为名的香方。当时制香的材料除了名贵的“沉檀龙麝”,一些果皮、花朵也是古人比较看重的香材,像常被我们丢弃的荔枝壳,就是古人制作熏香的香材,明末学者屈大均《荔枝酒》中提到荔枝,花可酿酒,壳能调香:自有消酲藤子在,兼之除热蔗浆宜。花先入酿仙人识,壳即调香内府知。荔枝壳蕴含有强烈的香气非常适于合香,陈敬《陈氏香谱》“荔枝香”条载:“取其壳合香,甚清馥”。在宋代,用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