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姓古代名人主要有:
邹皙:春秋齐国将军(曼父父亲),征宋败北战死(同族兄弟孔子父亲叔梁屹逃回)。
邹嵩:战国秦昭襄王时期都骑尉,后升兵部侍郎。
邹忌:邹氏家族在战国时期有名的人物,以鼓琴游说齐威王,后被任为相国。他曾劝说齐威王纳谏,导致齐国实力加强。邹忌讽齐王纳谏。
邹衍:亦作驺衍,春秋战国时齐国人,著名的思想家、阴阳家、士大夫。他学究天人,雄于辩口,号“谈天衍”。创五行始终说。“深观阴阳消息”,借以论述天道、世运的转移。邹衍的著作很多,皆已散佚。《史记·卷七十四》说邹衍著有“十余万言”。《汉书·艺文志第十》阴阳家著录《邹子》四十九篇,《邹子终始》五十六篇,也都亡佚。
邹奭:齐襄王至西汉时期(前283-205) 频采父之术以纪文,”称谈天衍,雕龙奭“,与慎到、田骈齐名。驺奭著《驺奭》12篇,战国“三邹子”之一。
邹阳:西汉散文家,藩王太傅。齐人。
邹仲俊:西汉上谷刺史、幽州统制,封东鲁侯。
邹牟王:也称作朱蒙(音转),是古代高句丽国家的第一代王。以高为氏。邹牟王开创基业,营建城池,发展生产,壮大势力,合并周围部落方国,为高句丽国家的兴旺发达奠定了基础。死后被尊为始祖东明圣王。
邹(驺)靖:籍贯荆州长沙(今湖南湘阴),东汉末年时期的北军中侯,刘焉之校尉。
邹全哲:唐初幽州统制。
邹思道:讳函字志儒,唐贞观年间举孝廉,除江阴刺史,迁杭州刺史。
邹沨:字起泓,号绿墅,江西吉水人,唐穆宗年间临川刺史。
邹天经:字云祯,别号阿蛮,行重一,北宋初幽州范阳统制、总兵。
邹天纬:字云祥,行重二,唐天祐袭封荆南节度使,屯兵范阳。
邹勇夫:字愈,生于唐末,原籍固始县。闽国尚书左仆射协镇闽疆,加封威武军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至今仍尊称他为“开泰公”。
邹望龙:字辉,北宋干德甲子二年钱粮助石守信兵护宋太祖有功授银青光禄大夫殿前检校国子监酒兼监察御史。
邹义甫:太平兴国二年(997)登进士,初授河东军中节度判官,泉州知府,转授龙图阁学士与侄子轼卿同寓金陵。
邹安卿:醇化元年(990)进士,泉州知府。
邹伯元(伯原):初授淮安知府,景德三年(1006)任太子太傅兼春坊侍读,(1021)敕诰命御史。
邹锡守:字世守名孝先,北宋哲宗年间先后任麻城、泰和县尹,转任云南大理签判。邹补之:北宋学者,著述颇丰,有《春秋语孟注》、《兵书解》、《宋朝识略》等。
邹浩:常州晋陵(今属江苏省)人,宋代大臣、诗人,自号道乡居士。曾两起两落,历吏部、兵部侍郎、宝文阁大学士等职。著有《道乡集》诗集。
邹应龙(隆):南宋官员,字景初,泰宁城关水南街人,状元,官至尚书、参知政事,理宗亲书“南谷”两字送他,并封他为太子少保,开国公。
邹沨: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部将,兵部侍郎。
邹普胜:铁工出身,元末红巾军领袖,天完政权太师,后仍为陈友凉太师。一说他后来战死,一说他隐姓埋名做了道士,化姓名为何野云。
邹应龙:明朝陕西省西安(长安)人。嘉靖进士。著有《愿学家》。
邹守益:江西安福人。明学者,字谦之,号东郭。官至南京国子祭酒。师从王守仁,强调“缜独”、“戒惧”。著作有《东郭集》。
邹亮:明代学者,工诗文,为景泰十才子之一。喜藏书,著有《鸣珂》、《漱芳》等书。
邹应魁:抗倭英雄。字伟长,明泉州府同安县人。学得一身武艺,且精通兵法。
邹政(1425-1506):别号淳溪,明英宗天顺年间,参加丁丑科会试,取得会元,被钦点为探花,官至两广总督,举家入籍广东高州府,居茂西顿梭贵牌,成为贵牌邹氏开基祖,后代分布高州、廉江、茂名及广西防城等地。
邹一桂:江苏省无锡人,字小山,清代大臣、画家,累官至礼部尚书。工绘事,尤工花卉,间作山水。著有《小山文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