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姓,中华姓氏之一,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32位。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九十五位,人口约六十八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3%左右。
闵姓来源:
源流一: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庄公之子子开,属于以谥号为氏
源流二: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大夫闵马父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
氏闵马父,又称闵子马,春秋时期的鲁国大夫,在闵马父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闵马氏、闵子氏,后皆省文简化为单姓闵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三: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孔子弟子闵损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闵损,公元前536—前487年,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鲁国汶上人(今山东鱼台大闵村),是孔子高徒,在孔门中以德行与颜回并称,在著名的七十二贤人之中排列第二。在闵损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闵氏、骞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四:源于地名,出自春秋时期宋国闵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闵邑,是夏、商时期的古有缗国所在地。有缗国君主为姚姓,是虞舜的后裔,属于东夷族世系。在齐桓公吞并了缗邑(闵邑)之后,留居故地的原宋国遗民(有缗国遗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闵氏,世代相传至今,就是金乡闵氏。
源流五:源于芈姓,出自西汉末期鲁顷王刘闵之后,属于以先祖名字为氏
西汉王朝的鲁国藩王族,发派祖名叫刘余,是汉景帝刘启的第四个儿子,他的生母是程姬。末代鲁王刘闵家族,纷纷被迫改为他姓,如王氏、文氏、鲁氏等等,其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闵氏,世代相传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