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在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司徒谢安、辞赋家孙绰、矜豪傲物的谢万、高僧支道林及王之的儿子献之、凝之、涣之、玄之、之等四十一人曾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今绍兴城外的兰渚山下)举行风雅集会,以流觞曲水的形式作诗。在这次集会上,十一人各成诗两首,十五人成诗各一首,十六人未做诗被罚酒三杯。大家把诗聚集起来,公推此次聚会的召集人王羲之写一序文。这就是《兰亭集序》的写作背景。
《兰亭集序》集聚会时间、地点、人物、内容于一体。描写兰亭周围的环境时,语言简洁、层次分明,远近结合,再加上人物动静相衬。兰亭宴集真可谓“四美俱,二难并”。《兰亭集序》除文学价值外,其书法价值更胜一筹。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书法为历代书法家所敬仰,被誉作“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书法,符合传统书法的最基本审美观:“文而不华,质而不野,不激不厉,温文尔雅”。其笔法刚柔相济,线条变化灵活,点画凝练,书体以散求正,具有敬侧、揖让、对比的间架美感,成为“中和之美”书风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