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清明节、中元节、重阳节这是中国传统民俗中的四大祭祖节日,在这四个日子中以清明节时期关注度最高,在民俗中都是和祭祖和祭奠先人有关系,在以前历史中的古代时期还有和祭天相关的民俗活动。
可以说,祭祖的礼仪活动是我国民俗中的一项重要活动,而在全国各地的祭祖礼俗不同,祭祖的形式也略微有所差别,国人历来就有慎终追远的传统,所以在这些民俗祭祖的大日子里祭拜先祖是少不了的也是以想具有深刻意义的古老习俗。
除夕祭祖: 除夕前后祭祖是和以前古代过年前后祭祖活动的传承分不开,在除夕以及春节,全国各地都有和祭祖相关的活动存在,在有些地方除夕当天年夜饭开饭前还会先祭拜祖先,而有些地方则会在除夕夜的子时前后进行祭拜,而有些地方则会在大年初一春节这一天的早上开家门前进行祭拜,有些则在春节会到家族祠堂先进行祭祖,各地风俗不同习惯和祭拜的时间上也会有一些差别,但都是在除夕和春节的过年前后进行。
清明祭祖: 在清明节祭祖的传统由来已久,一般祭祖的活动主要是祭祖扫墓的形式来进行,在几千年的民俗传承中大家都会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对象除了祖先还有亲朋等,在祭祖方面清明前后还有一些大的祭祀活动如对炎帝、黄帝华夏的人文初祖的公祭等。清明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在《汉书·严延年传》记载,严氏即使离京千里也要在清明“还归东海扫墓”可以看到祖先崇拜和亲族意识一直就有,而清明节的祭祖活动也是各地民俗中关注度较高的。
中元节祭祖: 中元节在民间也称之为七月半,从佛教的角度也称为盂兰盆节,其中主要的民俗就是和祭祀、祭祖相关,而在历史中“七月半”也是原本古代时期民间的祭祖节,而中元节的称呼是东汉之后才开始有的,可以看的出中元节在以前一直是和祭祖相关的活动息息相关的,从以前古代的对祭祖的信俗上来讲,古代民间认为祖先会在七月半这一天返回自家来“探望”亲人,其实这本质上也是人们亲情和对祖先思念之情的一种流露,而七月半的中元节也也恰逢一年中小秋的农作物收获,在祭祖活动中大家也正好将自己的喜悦从心中和先祖来分享。
重阳祭祖: 在重阳节的时候祭祖在祭祖活动的热度上没有像清明这么高,但是这也是我国不少地区的一个祭祖的大日子,而就祭祖活动而言,有些地方在重阳节这天祭祖的重要程度甚至会高于清明,例如福建有些地方还有“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一说,而在香港以及不少地方对重阳节祭祖也同样重视。 我们从重阳节这一天来看,祭拜的活动最初是起源于对天象的崇拜,而重阳节这一天,除了祭祖的习俗之外还有敬老以及登山辞青等民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