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河灯祈福的诗句
放河灯祈福的诗句 导读:

中关节这天,很多地区都流行放河灯,这是一个汉族传统习俗,人们在荷灯中插上蜡烛,放在河流或者湖泊中,任其慢慢飘走,为的是表达对逝去的亲人的怀念,以及对活着的人的祝福。放河灯这项习俗由来已久,古代的文人们也留些了很多描写放河灯的诗词。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卢照邻《十五夜观灯》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帝京。

——张祜《正月十五夜灯》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李商隐《观灯乐行》

一灯河洛后,千础剡湖间。

——戴表元《褚叔豪赴山阴和靖祠长》

满湖星斗涵秋冷,万朵金莲彻夜明。

——乾隆《中元观河灯》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欧阳修《生查子·元夕》


...
文史图集精选
中元追思,最适合的祭祖方式是什么?
中元追思,最适合的祭祖方式是什么?
中国人其实是浪漫的。即使对死亡这个词讳莫如深,在中元节这天,还是会虔诚自然地告慰先人。上古时代,“七月半”是农作丰收秋尝祭祖的日子。当民间初秋庆贺丰收时,会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酬谢大地。发源起,就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多年的传承演变,民间相信,逝去的父母、祖先会在七月半返回家中探望子孙。所以这一天也被成为鬼节、七月半,人们祭祖缅怀,告慰先人。父母老去之前,这些节日对我们,可能只意味着再访一方小小的坟茔。父母辞世之后,这些节日,可能是日渐年长的我们为数不多的精神去处
祭祖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祭祖文化在我国传统文化中起着什么样的作用?
祭祀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祭祖作为古代祭祀的一部分,在中国古代非常繁盛。《易经》形成于殷周之际,在其诸多卦爻辞中都涉及祭祀的内容,人们以虔诚而频繁的祭祀活动来沟通人神关系。考释几千年前《易经》的祭祀文化,对于我们认识之后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祭祖活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周易·涣·象传》曰:“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象传》曰:“风行水上,涣。先王以享于帝,立庙。”对于此卦卦辞,《周易折中》是这样解释的:“‘假庙’者,所以聚鬼神之既散也:‘涉川’者,所以聚人力之个行也童片诚以感格,则幽明无有不应
中元将至,最好的祭祖方式看这里……
中元将至,最好的祭祖方式看这里……
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佛教又称盂兰盆节。同一个中国,但中元节的习俗也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