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大雪节气的由来和风俗 导读:

  大雪是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3个节气。大雪节气的到来意味着气温显著降低,降水明显增多,北方下雪量增加。大雪时节,中国大部分地区已进入冬季,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会降大雪,甚至暴雪。

  气温明显下降,也是提醒人们注意保暖御寒。

  大雪的习俗主要有:

  腌肉

  老南京有句俗语,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节气一到,家家户户忙着腌制“咸货”。将大盐加八角、桂皮、花椒、白糖等入锅炒熟,待炒过的花椒盐凉透后,涂抹在鱼、肉和光禽内外,反复揉搓,直到肉色由鲜转暗,表面有液体渗出时,再把肉连剩下的盐放进缸内,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月后取出,将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放入晾干的禽畜肉,一层层码在缸内,倒入盐卤,再压上大石头,十日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大雪封河

  封河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自然景观,南方也有“雪花飞舞,漫天银色”的迷人图画。到了大雪节气,河里的冰都冻住了,人们可以尽情地滑冰嬉戏。

...
热点动态
谷雨习俗有哪些?谷雨养生吃什么?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谷雨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的意思是“雨生百谷”,时间在每年的公历4月19—21日之间。谷雨与雨水、小满、小雪、大雪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也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这个时期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有“春雨贵如油”的说法。谷雨习俗知多少祭仓颉清明祭黄帝,谷雨祭仓颉,是自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民间传统。据《淮南子》记载,黄帝于春末夏初发布诏令,宣布仓颉造字成功,当天下了一场谷子雨。仓颉死后,人们把他安葬在他的家乡——白水县史官镇北。每年的谷雨,“仓颉庙会”都会在陕西白水县如期举行。喝谷雨茶谷雨茶色泽翠绿,叶质柔软,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香气宜人。传说谷雨这天的茶喝了会清火、辟邪、明目等,所以谷雨这天不管是什么天气,人们都会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
12593次浏览 查看阅读>>
小满节气有哪些风俗?小满三候又是什么?
小满马上就到了,小满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八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每年视太阳到达黄经60°时就是小满,一般在5月的20日到22日之间。小满即将到来,从节气特点上说,小满既意味着收获季节的开始,也意味着炎炎夏季的开始。小满和雨水、谷雨一样,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因此小满也意味着正式进入了大幅降雨的雨季。对于南北方而言,小满的意义也有区别。南方有句老话说到:“小满小满,江河渐满。”意思就是,小满期间,南方通常会出现持续且大范围的强降雨,因此南方这个往往也是江河湖满。而在北方,小满期间很少会降雨,但在这期间气温上升很快,农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完全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到大满。小满节气的风俗有许多,例如吃苦菜、抢水、祭三神以及祁蚕节等。吃苦菜:苦菜俗称苦苦菜,它遍布全国。在小满节气,苦菜是必吃的一道菜。因为小满是湿性皮肤病的高发期,所以饮食需要以清爽清淡的素食为主。而苦菜就是一种具有...
2808次浏览 查看阅读>>
【阿族说时令】作为二十四节气之首的“立春”,有哪些习气风俗?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妇孺皆知的二十四节气歌中,第一个“春”字指代的节气就是立春。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又名正月节、岁节、改岁、岁旦等。立,是“开始”之意;春,代表着温暖、生长。干支纪元,以寅月(正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立春乃万物起始、一切更生之义也,意味着新的一个轮回已开启。在传统观念中,立春有吉祥的涵义。人们将有“双立春”的农历年视为大吉年份。二十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它在我国传统农耕社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秦汉以前,南北各地风俗文化不同,一些地方岁首礼俗所重的不是阴历元月朔日,而是干支历廿四节气的立春。立春岁首对于传统农耕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重大的拜神祭祖、纳福祈年、驱邪攘灾、除旧布新、迎春等庆典均安排在立春日及其前后举行,这一系列的节庆活动不仅构成了后世岁首节庆的框架,相关的民俗活动也一直流传至今。立春习俗立春作为二十四节气之...
2221次浏览 查看阅读>>
冬至的由来和传说
冬至开启了一年中最冷时节的序幕,此节气过后,气温往往会大幅下降,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到了。不过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所以古时冬至也喻意为新生命的开始。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
2916次浏览 查看阅读>>
立夏有哪些习俗?立夏吃什么最养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这时太阳直射黄道45度,预示着季节转换和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时,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雷雨增多,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俗话说,立夏有三侯:一侯蝼蝈鸣,二侯蚯蚓出,三侯王瓜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立夏时节的习俗和养生。立夏习俗知多少迎夏仪式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反映了自然规律的变化。立夏时阳气渐长,万物随着阳气而茁壮成长。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在古代,人们非常重视立夏的习俗。每当立夏,人们都会举行迎夏仪式。尝新活动在中国南方有“立夏尝新”的风俗。苏州有“立夏见三新”的谚语。“三新”指新的樱桃、青梅和麦子。人们先以这“三新”祭祖,然后品尝。立夏时还要吃海蛳、面筋、白笋、荠菜、咸鸭蛋、青蚕豆等食物。各家酒店在这天对进店的老顾客免费奉送...
2371次浏览 查看阅读>>
春分有哪些传统习俗?又该如何调理养生?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春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四个,即《节气歌》中的第二个春。春分一般都在每年的3月21日前后。这一天太阳光直射赤道,南北半球昼夜平分,其后太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直到夏至。春分过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都会进入明媚的春天。春分也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流传下来的习俗也很多。春分习俗知多少1春祭春分,扫墓祭祖,也叫春祭。扫墓前先要在祠堂举行隆重的祭祖仪式,杀猪、宰羊,请鼓手吹奏,由礼生念祭文,带引行三献礼。首先祭拜开基祖和远祖坟墓,然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在南方客家地区,春祭扫墓一般在春分之前就开始了,最迟到清明结束。2送春牛春分要送春牛图。春牛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和农夫耕田图样。送图者要说些春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俗称“说春”。3粘雀子嘴春分这天农村每家每户都要吃汤元,还要做几十个不...
1537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
二十四节气之——大雪,“大雪”节气在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月令七十二候
大雪 | 关于大雪节气,这些你是否知道?
大雪 | 关于大雪节气,这些你是否知道?
大雪|关于大雪节气,这些你是否知道?,今年的大雪时间为2017年12月7日农历2017年十月二十也就是今日古人云:“大
蟜极之子帝喾迁都亳州设立了二十四节气
蟜极之子帝喾迁都亳州设立了二十四节气
帝喾三十岁的时候兴起于高辛,成为高辛氏。帝喾成为部落首领之后,能够明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他体察民意,为老百姓着想,体察疾苦,迁都到亳州,制定二十四节气,所以有了帝喾迁都亳州设立二十四节气的故事。图片来源于网络帝喾迁都亳州是因为他体察民情,在农业社会,农耕经济就是最主要的生产来源,为了能够拥有沃土,让百姓免于洪水的灾害,他做出一个重要决定,迁都亳州。亳州有着优越地形,亳州是由平原和丘陵构成,四分山丘,六分平原。一旦山下起了洪水,百姓可以迁移到高山上,让百姓免受水患。此外,他平复共工氏的余部,将其从黄河流
被德州百姓称之为”李善人“的李天赐,历史记录不多,却是真正的有功之人!
被德州百姓称之为”李善人“的李天赐,历史记录不多,却是真正的有功之人!
李天锡,山西安邑人(今山西运城),当年被征兵,服役于喀什噶尔,因为有战功授任德州知州。嘉庆22年(1817年)的冬天,德州连续下了四昼夜大雪,雪后李天锡体察民情,乘马巡行街巷,大雪没过了马腹。可见当时下的雪非常的大,当看到家里没有生火做饭冒烟的,就赐给钱米。1818年正月,大运河在德州城东北侧老虎仓处决口,附近村庄全部飘没(飘没一词可见决口淹没程度深),李天锡乘着小木筏搜救难民,德州署衙内外挤满了被救的村民,每天煮粥给难民吃,救活的人无数。性格慈祥,经常口中念叨阿弥陀佛,所以德州百姓称之为“李善人”。后
历史上元始天尊诞辰是什么时候?他都有哪些爱徒?
历史上元始天尊诞辰是什么时候?他都有哪些爱徒?
元始天尊诞辰盘古开天辟地,身化世界万物,而其三道清气汇集为三位道教最高神,也就是三清神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以及通天教主,元始天尊在封神榜中可谓实力高强,让人瞩目敬畏。从古至今,信奉元始天尊的信徒数量庞大。元始天尊画像对于敬爱的神明,人们都想要以各种的方式来庆祝奉祀他的降临,例如西方神灵耶稣诞生的日子,基督教徒们会进行盛大而隆重的仪式来庆贺。元始天尊作为我国神话中的最高神之一,其诞辰相信也有许多人想要知道,以便庆贺元始天尊的降生。有一种说法是元始天尊的诞辰便是冬至日,原因是根据阴阳五行理论,冬至日是阴阳
清明节从何而来?又有哪些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
清明节从何而来?又有哪些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有哪些习俗。1、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为何会成为祭祖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为何会成为祭祖扫墓的节日
清明节的历史: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国汉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寒食节是中国古代较早的节日,传说是在春秋时代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人习俗的遗迹。原始社会,先民们钻木取火,火种来之不易,取火的树种往往因季节变化而不断变换,因此,与换取新火是古人生活中
你的城市下雪了吗?盘点国内10大最美雪景!
你的城市下雪了吗?盘点国内10大最美雪景!
发现最纯粹的厦门,带你一起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吃喝玩乐!关注环岛之旅第一时间掌握商家优惠、同城活动、吃喝玩乐、资讯八卦等诸多优质内容哦!我存了一年的头屑,只为了让你看一场场雪。这也许是南方人听过最煽情的话了。大雪纷飞的季节,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白色。2015年,你的城市下雪了吗?今天南方多地气温骤降!很多城市迎来冬天的第一场雪!赏雪去哪儿?看看美景最美的城市吧!说起雪景,不得不提的就是东北!黑龙江雪乡冬日童话小乡村雪乡位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辖下海林县长汀镇双峰林场,这里雪期长、降雪频繁,有"天无三日晴之说"。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