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八节
民间的八节 导读:

   民间的八节通常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的八个节气,其中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在古代主要用以指导民间农业耕作,这几个节气中男女要清净身心。此外还有中国传统民俗信仰文化相关的“八节”通常是指“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这八个节各有不同,前者主要是指节气时令是用以指导农耕的,后者则主要是民俗文化相关的八个民俗节日。



...
热点动态
今日立夏,农历立夏的寓意象征和民俗探寻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今日立夏,清晨,迎着夏季第一个节气时的阵阵醺风,我们可以从陆游的《初夏绝句》中体会到随着夏令时节的到来,春季已经悄然接近尾声。立夏,是农历24节气中的第七个,同时也是夏天开始的第一个节气,在以前也称为“春尽日”,《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立,建始也,夏,假也,假,大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所以从寓意象征上来看,实际是预示着春天的结束以及夏天的初始。而从气候上也也象征着酷暑即将来临,雷雨开始增多。通常立夏的时间会在每一年公历的5月05-07日,从历法和天文学的角度在
7630次浏览 查看阅读>>
民俗学
概要民俗学一词最早见于英国,它源自英语的Folklore。它的原本含意是“民众的知识”或“民间的智慧”(TheLoreofFolk),作为科学名称可直译成“关于民众知识的科学”。民俗是常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举凡生活中食、衣、住、行、育、乐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对于民俗学的认知与阐述,是当今国际学术研究极为重视的课题,也是日后研究者刻不容缓的责任与方向。民
480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今日秋分,你知道秋分吃什么最养生吗?
今日秋分,你知道秋分吃什么最养生吗?
今日秋分,秋分一到意味着气候正式进入秋天,按农历来讲,“立秋"是秋季的开始,到“霜降"为秋季终止,而“秋分"正好是从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秋分时节,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北的广大地区,均先后进入了秋季,日平均气温都降到了22℃以下。北方冷气团开始具有一定的势力,大部分地区雨季刚刚结束,凉风习习,碧空万里,风和日丽,秋高气爽,丹桂飘香,蟹肥菊黄,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一到秋季由于气候干燥,换季等各种原因,腹泻、咳嗽等日常的小疾病就会频繁发生。所以,秋季的饮食和养生一定要注意起来。秋季日常吃什么?在岭南地区,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的来历和习俗吗?
今日冬至,你知道冬至的来历和习俗吗?
今日冬至,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另外,冬至又被称为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的节日。那么你知道冬至的来历和习俗吗?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跟你说一说。图源自网络冬至的来历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日-23日交节,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是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太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冬至,在周代的时候
正月里,民间有哪些讲究与禁忌?
正月里,民间有哪些讲究与禁忌?
正月是春节的第一个月,而春节又是我国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从古至今流传着很多传统习俗的,尤其是在正月里,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传统习俗与禁忌,从而也反映了中国浓厚的文化特色,那么在正月里,民间有哪些讲究与禁忌?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简单说一说。正月的传统习俗图源自网络在正月初一这一天,是不能动用扫帚,倒垃圾的,主要是因为在这一天打扫的话,会扫走运气,破财的;在正月初一的时候,不能动刀,所以很多家庭都会在年三十的时候,准备好食材。不过不能动刀这个习俗按理是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都是不能动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就渐渐演
立夏有哪些习俗?立夏吃什么最养生?
立夏有哪些习俗?立夏吃什么最养生?
立夏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时间一般在每年公历的5月5日或6日,这时太阳直射黄道45度,预示着季节转换和盛夏时节的正式开始。立夏时,温度明显升高,炎暑降临,雷雨增多,是农作物进入生长旺季的一个重要节气。俗话说,立夏有三侯:一侯蝼蝈鸣,二侯蚯蚓出,三侯王瓜生。今天我们就来看看立夏时节的习俗和养生。立夏习俗知多少迎夏仪式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气的变化反映了自然规律的变化。立夏时阳气渐长,万物随着阳气而茁壮成长。立夏的“夏”是“大”的意思,是指春天播种的植物已经直立长大。
立春
立春
习俗中国各地鞭春由古代的祭春典礼演变,大约从汉朝开始,京府与各州、县官府会于立春前一日,于正门前东、西侧放置用泥土塑造的耕人与耕牛像,藉以象征春天来临,提醒农民准备春耕。起初只是静态的陈列,后来演变成“鞭打春牛”的活动,土塑的耕人被活人扮演的勾芒神所代替,勾芒神身穿绿色衣服,手执杨柳或丝杖鞭打土牛,示意唤醒牛只准备耕作,是谓“鞭春”。按照历代风俗,官吏鞭春后,民众会争夺春牛身上的土片,以撒到自家田地中,冀望当年的农作物获取大丰收。咬春于立春当天,用饼皮包裹生菜,做成春饼或春卷,大家分食,祈求身体健康,称
立冬来临,你可知古时候人们在立冬会做什么吗?
立冬来临,你可知古时候人们在立冬会做什么吗?
2021年11月7日是立冬,从昨日起,在二十四节气上就表示进入了冬季。立冬开始就进入了寒冷的天气,所以在古代立冬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所谓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表示这在冬天可以闭蓄,万物可以进入修养的状态。立冬作为传统的“四时八节”,历来就受到古人的重视,那么立冬到来,古人在立冬的时候到底会做什么呢?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跟你说一说。立冬在古代到底有多重要?从史记中记载,我们就能可以知道在汉魏时期的时候,立冬的这一天天子是要亲自率领群臣迎接冬气的,是为了顺风顺雨,让百姓安居乐业,就单单从这一点看出,
春分
春分
天文现象在时间周期上是指阳光直射位于纬度0°和15°(含北纬和南纬)之间的位置,大约是公历3月20日至3月22日之间(昼夜平分点)。但通常指阳光直射赤道的那一天。(通常在3月20日或3月21日)简单来说就是太阳直射赤道,白天和黑夜一样长。并且太阳开始向北回归线移动。地球上的现象春分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上,此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故春分也称升分。春分时,全球昼夜几乎等长(除极点附近以外。)(参见:晨昏蒙影)。春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各地夜渐长昼渐短。春分时,全球无极昼极夜现象。春分之后,北
夏至
夏至
习俗“夏至节”古时又称“夏节”,它不但是一个重要的节气,还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在清代以前的夏至日,全国放假一天,而宋代百官还会在夏至时放假三天,辽代则是“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彩扇用来驱热,香囊可驱蚊抑臭,可见古人对夏至的重视。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人传统节日端午节前身就是源自夏至节。例如用“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来说明古代中国人同时用阴历五月的节日端午节来对应夏季,用阳历节气的“冬至”来对应冬季,以此来合理看待“冬至”、“夏至”与端午节在民俗节庆上可能具有相近似的意义。
立秋是怎么来的?立秋有什么传统习俗?
立秋是怎么来的?立秋有什么传统习俗?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立秋反映的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算是一年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转折点,其意味着降水,湿度十分下降或者坚守,当然这也代表着自然界的万物开始从繁茂到萧索,从成长到成熟。立秋的来源可以从《历书》中发现,《历书》曰:“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这也说明古人认为,在自然界中,阴阳开始转变了,万物开始走向成熟了,因此在古代,立秋对于农事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只是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的结束,立秋后还有一个处暑节气,处暑节气后才出暑。民谚:“大暑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