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族舞蹈,简称汉舞,即中国汉族的传统舞蹈,属于中国民族舞蹈。汉族舞蹈历史源远流长,主要包括宫廷舞蹈、民间舞蹈、宗教舞蹈以及戏曲身段等,且具有地域差异,即使是相同的舞种,但是在风格、扮相、音乐等表现形式上有一定的差异。
中国古典舞的部分舞蹈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宫廷舞蹈或更为遥远时代的原始民间舞蹈。从周代至唐代,宫廷基本都设有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并对流行于民间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乃至外邦舞蹈进行了整理、研究、加工和发展,进而形成了宫廷舞蹈。古代著名的宫廷舞有周代的《六代舞》,唐代的《十部乐》《乐部伎》《大曲》。唐朝时期,宫廷舞繁荣发展,出现了两个专门的乐舞机关--教坊、梨园。唐高祖李渊设立音乐机关教坊。在禁城之内的称“内教坊”,后在禁城之外设立了“外教坊”。唐玄宗时又设立了另一音乐机关,叫“梨园”,其中的乐人称“梨园弟子”。梨园表演的作品有很多,从表演内容分类主要有坐部伎、立部伎,一般在宫廷宴享朝会时表演。
民间舞蹈的地方特色更加明显,汉族民间舞主要有龙舞、狮舞、傩舞、绸舞、秧歌、鼓舞、花鼓灯、踩高跷、跑旱船、春牛舞、荷花舞、太平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