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彩调
桂林彩调 导读:

彩调,俗称调子、彩调剧、彩灯、哪嗬嗨等,是源自广西桂林地区的地方传统戏剧。是我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彩调属灯戏系统,源于桂林地区农村歌舞、说唱衍化而成的“对子调”。彩调流传甚广,在不同地方的叫法也不同。在桂林地区就叫做“彩调”,而在柳州、河池地区和梧州部分县叫“调子戏”,平乐、荔浦一带叫“彩调”“采茶戏”、“彩灯”,左、右江的宁明、百色等地叫“大采茶”、“嗬嗨戏”等。1955年以后把他们都统一称为“彩调剧“。

彩调剧目一般以劳动、爱情、家庭生活等为主题,有大量的口传和手抄本在民间流传。表演时采用桂柳方言,以小生、小旦、小丑(三小)等载歌载舞的表现形式为主,其中丑角和旦角的步法、转身、亮相、扇花、手花富有特色,其中尤以步法最为突出。彩调唱腔属联曲体,分板、腔、调3大类。曲牌有300余首。扇子、手巾、彩带是彩调表演的常见道具。

彩调具有浓郁的乡土特色,不仅代表着一定地区的风俗习惯,而且深深影响了当地人的思想道德和审美情操,同时也满足了人们追求欢乐的情感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