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防火
古人如何防火 导读:

  历史上,先民对于防火具有相当强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十分注重防火。

  商周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易下经》就载:“象曰:水在上,水大相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防患于未然的论述。为防火需要,当时就开始探索防火技术。在甘肃秦安大地弯大型建筑遗址,我们看到的5000年前的火灾现场遗址中那些未烧完的木柱上保存着一层坚固的防火涂料,证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在探索防火的技术。

  战国时期,还载有“曲突徙薪”防火患的典故。

  到了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出于防火需要,木建筑技术走向成熟,砖瓦制陶等耐火材料得到广泛应用。

  时至宋代,防火出新。北宋襄州(今湖北省襄阳市)知府湛任内(公元1023-1063年),教民用砖瓦筑屋,拆除“侵占官道”的违章建筑,以消除火灾隐患建立防火的“防虞员”和救火的“潜火军卒”,并配置消防器具。

  明代,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何歆出任徽州知府时,提出“降灾在天,防患在人,治墙为上策”的治火主张。并组织居民修建防火山墙。并在库房顶安装避雷针防雷击起火。

...
文史图集精选
盘点中国史上四大损失惨重的火灾 中国最豪华的宫殿毁于一旦
盘点中国史上四大损失惨重的火灾 中国最豪华的宫殿毁于一旦
盘点中国史上四大损失惨重的火灾中国最豪华的宫殿毁于一旦,在中国古代,建筑以木结构为主。发生火灾时,木构建筑本身的易燃特性,造成连带损
康熙景陵火灾之谜:揭秘康熙陵墓多火灾的玄机
康熙景陵火灾之谜:揭秘康熙陵墓多火灾的玄机
康熙景陵火灾之谜:揭秘康熙陵墓多火灾的玄机,景陵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就是频发大火。对于古建筑来讲,这可是致命的事情。景
看见火灾不扑救竟然也要治罪 唐朝的冷漠罪
看见火灾不扑救竟然也要治罪 唐朝的冷漠罪
看见火灾不扑救竟然也要治罪唐朝的冷漠罪,如今有一些人,从利己主义立场出发,面对邪恶势力及危害社会安全的现象不敢挺身而
故宫这么大古代是如何防火的?现代和古代的防火手段有什么不同?
故宫这么大古代是如何防火的?现代和古代的防火手段有什么不同?
故宫这么大古代是如何防火的?现代和古代的防火手段有什么不同?,故宫这么大古代是如何防火的?现代和古代的防火手段有什么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
“寒食”传统是怎么来的?历史上皇宫防火制度的来源!
“寒食”传统是怎么来的?历史上皇宫防火制度的来源!
“寒食”传统是怎么来的?历史上皇宫防火制度的来源!,“寒食”传统是怎么来的?历史上皇宫防火制度的来源!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
太原火灾偶发损失惨重,古人在防火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太原火灾偶发损失惨重,古人在防火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从古至今,天灾都是让人猝不及防且很多时候都无能为力的。火灾、洪涝、干旱等等。由于现代科技发达,救灾和预防还有一定的措施,那么对于科技落后的古代是如何进行预测和防范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古人在防火方面是怎么做的!历史上,先民对于防火具有相当强的意识,并在生活中十分注重防火。早在商周时期(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易下经》就载:“象曰:水在上,水大相济。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提出防患于未然的论述。为防火需要,当时就开始探索防火技术。在甘肃秦安大地弯大型建筑遗址,我们看到的5000年前的火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