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依靠读书谋出路的渠道,远不像今天这么丰富,几乎只有“学而优则仕”一条路,因此可以把古代的科举可以看作是今天的高考。
科举:封建社会的一种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制的相关知识,一直是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热门,共分为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科举真正成型是在唐朝。
科举考试形式有墨义、帖经、策问(时务策)、诗赋、杂文5种。
在明朝和清朝,殿试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一甲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七人),称“进士出身”。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世人统称被录取者为进士。进士是功名的尽头,就算是对名次不满意也不可以重考。
状元是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最高荣誉,是在最后一关考试(唐朝时的省试,宋以后的殿试)中,得到进士第一名的名称。状元亦称“鼎元”“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