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浩瀚的文学中,有一种特定的文学形态称之为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根据统计,唐朝以前的边塞诗现存不过两百首左右,但是在《全唐诗》中所收的边塞诗就达两千余首。这也就是说唐朝边塞四中也包含了很多古代的边塞地名。
1、山海关:山海关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北部,也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的起点,北高山险赫,南渤海涛涛,形势险要。
2、雁门关: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一直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
3、紫荆关:紫荆关是长城的关口之一,是河北平原进入太行山的要道之一。
4、嘉峪关:嘉峪关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西端,是明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要塞,与山海关遥呼相应,素有“河西第一隘口”之称。
5、潼关:潼关在陕西渭南市潼关县境内,位于陕、晋、豫三省交界处,北濒黄河,南依秦岭,西连华山,东接河南灵宝。
唐代边塞诗派的代表人物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唐代的边塞诗有岑参的《白雪歌》、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兵车行》、王昌龄有《出塞》、王维的《凉州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