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您可以为此词条添加一条概述!
肉简介资料
1947 年
肉相关文献
扣肉
种类梅菜浙江梅菜捂肉:源自绍兴、杭州。客家梅菜扣肉:源自闽粤赣交界的客家地区。块茎广西芋头扣肉:源自广西盛产芋头的地区。广东粉葛扣肉:广东中山沙溪。叶菜湖南浏阳扣羊肉:以上海白菜配黑山羊。参见东坡肉梅菜扣肉介绍来凉典故及制法
查看全文
猪肉
历史猪肉东坡肉吉列猪排套餐17世纪之后,猪肉陆续成为全世界主要肉品以来,选择猪肉的标准都大约相同:以浅红、肉质结实、纹路清晰为主。而最高级的肉,是瘦肉与脂肪比例恰好,吃起来不涩不油的肉品,其部位约在里脊,大腿,和排骨。之后,如果白色脂肪越多,猪肉肉品等级就越低。全脂肪的肥猪肉,亦可熬制成猪油。部位肩胛:梅花肉、胛心肉、猪脚、蹄膀、腱子肉背脊:大里肌(背肌肉)、小里肌(腰内肉)、二层肉腹胁:五花肉后腿:后腿肉、猪脚、蹄膀、腱子肉全球猪肉消费加工其实除了鲜肉外,猪肉还大量被加工制作各式香肠、火腿、培根、腌肉、熏肉、肉罐头、宠物食品。加工用的猪肉,甚至比鲜肉还多。家猪不重要部位屠宰产生的猪耳朵、猪脚、猪鼻子、猪头、猪舌头、内脏所成的猪肉,还可以与其他蔬菜炒成菜肴。猪肉列入致癌物质2015年10月,世界卫生组织正式把包括猪肉的红肉列入2A级别致癌物质,而经过加工的红肉更被列为相当于香烟的1级致癌物
查看全文
红肉
原因红肉的颜色来自于哺乳动物肉中含有的肌红蛋白。肌红蛋白是一种蛋白质,能够将氧传送至动物的肌肉中去。适合利用脂肪作为能量来源,收缩速度慢但适合长时间运动。烹饪好后的食物的颜色不能作为判断是否红肉的标准。不管牛肉做成什么颜色都是红肉;同样,猪肉虽在烹饪时变为白色,也是红肉。相反的,鸟类(鸡、鸭、鹅、火鸡等)、鱼、爬行动物、两栖动物、甲壳类动物(虾蟹等)或双壳类动物(牡蛎、蛤蜊等)等非哺乳动物的肉都不是红肉(可以算作白肉)。尽管如鲑鱼、煮熟的虾蟹等都是红色,也不能算作红肉。营养很多营养专家都认为其他肉比红肉要健康,因为红肉中含有很高的饱和脂肪。有一些研究表明红肉在直肠癌的形成中起了很大作用。然而红肉中有丰富的铁,素食主义者和不进食红肉的人应该多吃含铁丰富的食物。红肉中也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锌、烟酸、维生素B12、硫胺、核黄素和磷等。在2012年,哈佛大学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为了减少癌症及心血管疾...
查看全文
鸡肉
历史公元前6世纪巴比伦已有吃鸡的记载。中世纪,鸡肉于欧洲逐渐普及,当时的饮食文化认为鸡肉易于消化,为其中一种中性的食物。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本草纲目》中记载:鸡肉“甘,温,无毒。”“补中益气,甚益人,炙食尤美。”近代鸡肉的食用越见普及。二次大战期间,因美国缺乏牛肉和猪肉,鸡肉跻身为当地主要肉类。在欧洲,自1996年起主要吃鸡肉的人开始超越牛肉及素食的人。部位鸡肠、鸡肝、鸡胗等内脏,在贩卖时,通常被归类为鸡的内脏类,而不直接算在鸡肉类里,因此到超市购买一只鸡,通常不包含内脏。鸡肉是否新鲜,可从外观和味道来判断,新鲜的鸡肉不应黯淡无色或有出水的情况,闻起来的腥味也较不强烈。食法炸鸡(Friedchicken)烤鸡(Roastchicken)卤鸡炖鸡与鸡汤(Chickensoup)鸡肉饭(Chickenrice)乌骨鸡、口水鸡、水牛城辣鸡翅、叫化鸡、四宝鸡扎、白切鸡、沙姜鸡、咖喱薯仔鸡、怪味...
查看全文
飞土逐肉
飞土逐肉飞土逐肉的意思飞土逐肉是什么意思飞土逐肉什么意思飞土逐肉的近义词飞土逐肉的反义词飞土逐肉的拼音【成语意思】:见“飞土逐害”。【用法分析】:飞土逐肉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
查看全文
肉相关标签
food-and-beverages
弗拉基米尔·塔特林作品
1940年代
食物
家族谱大览
10.义门陈氏大成宗谱, 10, 卷9: 朝卿 16世尚肉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义堂, 1989年. 存1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全. 似缺卷2, 卷3上, 卷11, 卷15. 一世祖 : (宋) 陈知琉,字庭翔. 奉居广济官硚庄,为枚川陈氏始祖. 生一子: 陈道,字任远,行念一郎. 派祖(5世) : 陈友琦,字玉瑝 ; 陈友璋,字玉符 ; 陈友亮,字玉轩 ; 陈友珪,字珏映. 皆为用烈公之子. 友琦公下四子(6世) : 陈千一 ; 陈千二 ; 陈千四 ; 陈千六(过继友珪为嗣). 友璋公下四子(6世) : 陈千三 ; 陈千五 ; 陈千七 ; 陈千十. 友亮公下二子(6世) : 陈千八(过继友珪为嗣) ; 陈千九.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武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目录题编目. 书衣题 : 义门陈氏宗谱.
浏览:100
10.义门陈氏大成宗谱, 10, 卷9: 朝卿 16世尚肉公起, 1989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大义堂, 1989年. 存15册 : 插图, 世系表, 肖像. 收藏者 : 金华市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注 : 本谱不全. 似缺卷2, 卷3上, 卷11, 卷15. 一世祖 : (宋) 陈知琉,字庭翔. 奉居广济官硚庄,为枚川陈氏始祖. 生一子: 陈道,字任远,行念一郎. 派祖(5世) : 陈友琦,字玉瑝 ; 陈友璋,字玉符 ; 陈友亮,字玉轩 ; 陈友珪,字珏映. 皆为用烈公之子. 友琦公下四子(6世) : 陈千一 ; 陈千二 ; 陈千四 ; 陈千六(过继友珪为嗣). 友璋公下四子(6世) : 陈千三 ; 陈千五 ; 陈千七 ; 陈千十. 友亮公下二子(6世) : 陈千八(过继友珪为嗣) ; 陈千九. 散居地 : 湖北省广济县, 武穴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 及目录题编目. 书衣题 : 义门陈氏宗谱.
浏览:100
齐大庄李氏族谱
前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孙不知爷名,只叹无族谱。由于李家曾经的先人案失遗,此次即系齐大庄李氏家族初次修谱。 李氏家族晚辈们,历经两年时间搜集资料、多方考证、精心加工,终于把李家历代先祖奋力拼搏、生生不息的历史,为国尽忠、为家尽孝的光辉形象展现在我们面前,了却我等诸公多年以来之强烈夙愿,我们为晚辈此举深感欣慰。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二〇一八年最新百家姓排名,李姓为中国第一大姓。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古陇西即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唐太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自此,便有天下李氏出陇西一说,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 齐大庄李氏自干隆年间我太祖时期就世居祖屋,由兄弟三人发枝散叶。天祖时代第三分房中,有一房带领四个儿子迁往三线村分房另住,逐渐家大业旺,此次修谱业已收族归宗。此后有族人相继迁徙到云岭、北桥、赵家垚、吊庄、纸白、陇县固关以及新疆乌鲁木齐市、昌吉回族自治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等地生息繁衍三代以上。据祖辈口传,至少在民国初年馑时,李氏某一分枝逃荒平凉安口窑,因年代久远,待后查证以期归宗。 族谱之修,上以敬宗,下以收族,这是一件造福子孙后代的大事,也是见证我们齐大庄百年风云变幻的历史缩影。我们应把李家的历史和每个人的经历告诉后辈儿孙。总有一天,我等所有之荣耀与辉煌都将成为历史,我们留给子孙最重要的不是财富而是思想。只有承前才能启后,此乃编修族谱之初衷。 丁亥岁末冬寒未褪,新冠疫情肆虐。李氏族人谨记发肤受之父母,遵从政府指令,皆无因疫情致病,实乃家族之大幸。时光荏苒,转眼即到庚子年末,适逢我李氏初修族谱告成,我们深信,这本族谱必将为法门齐大庄李氏子孙后代了解族史、寻根追本提供有力的借鉴。谱中有祖训家训、世系图表,祖先像赞、宗亲迁徙、排行字辈、家族轶事等内容翔实,堪称完美。 望我族之后昆子孙以谱为据,不忘本源,和睦乡里,继承祖德,勤耕苦读,忠良贤孝,富而仁义,官而清廉,德施骨肉,泽被乡里,敬宗睦族,尊长友兄,患难相助,病困相扶,喜庆相贺,丧葬相恤,耀宗祖,振家声,弘扬祖宗之美德,一代更比一代强。 七世凤强 明杰 申劳 宗劳 启明 西民 丙戌 己丑 辛卯 丙录 丙林 均良 银良 宏录 宏君 培林 二〇二〇年十一月十五日
浏览:0
贵州兴义黄坪营黄氏家谱
籍 由 三 楚 派 黔 中 , 奋 武 随 戎 百 战 功 , 虎 帐 施威三点月。柳营 击马五更风,烟波海阔龙吟 水,赋势天高凤舞空。世袭举安延昱 祚,聊芳 百 代 子 孙 丰 。 盖 我 老 安 章 黄 氏 派 , 由 黄 坪 营 所 分者,乃 黄宗仁公第四子黄科,第五子黄甲二 支之源流者也 河清祖生有二子,长曰文龙,次曰文凤, 龙祖 亦 生 二 子 , 长 曰 国 举 , 次 曰 国 安 。 然 凤 祖 子 孙 随 征 至 罗 平 , 后 则 落 业 彼 郊 , 子 孙 故 未 列 于 谱。惟我龙祖, 长曰国举,次曰国安。安祖妣 曰王氏,生一子曰黄清, 后裔住在上丸戞。国 举祖则生我昱公诗公弟兄二人,固 明朝太祖自 壬辰年末,候布倡义于十七载戎马之劳,遂 逐 元 顺 帝 于 彼 国 。 及 戊 申 之 岁 , 太 祖 始 建 大 统 即 位于南 京。改元洪武,因是天下初安,遐荒未 服,是特有元梁 王把匝刺瓦尔密,尚据滇南未 服,太祖遣诏,先使王帏 招谕,被伊所杀,乃 命 傅 友 德 为 征 南 将 军 , 蓝 王 沐 英 为 副 帅 , 我 昱 公爵赐游府,令为前部先锋之职,一同出师 讨 之 , 适 出 祥 勤 功 , 被 三 郎 即 郎 克 郎 彪 郎 豹 后 擒 陇者勒 平之后,改为归顺,即今归顺营也。 贵州土司之兴义黄氏土司 也称兴义黄坪营黄氏土司,是位于贵州兴义市黄草坝的一支贵州土司, 该土司家族历明清两朝400余年,对明清两朝可谓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明洪武年间黄昱率军平定黄草坝这一带之后,因军功世袭黄坪营营长,改名黄坪。 首任黄坪营长黄光嵩因参与平定马乃土目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而得以世袭; 黄坪营土司从明初开始统治黄草坝,清初“改土归流”, 又在黄草坝设立州判,派驻重兵,削掉了他们大部分权力; 后被迫迁到鱼龙,又经兴义建县,土司已是名存实亡,走向末日。 到咸丰、同治年间,兴义土司的势力更是消失殆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在兴义的历史上,黄氏土司大约存在450余年。 明初,在黄草坝及其附近,除黄坪营外,还设有布雄营、捧乍营。 黄坪营营长在明、清两代皆为黄姓世袭,其内部从未内讧,父死子袭,或兄终弟袭; 而布雄营和捧乍营,其内部曾多次发生争斗,时而龙姓、陇姓,时而沙姓。 该两营营长皆为彝族。 贵州黔西南兴义市黄坪营土营长黄氏 江夏人,明洪武十六年随傅友德入黔授职。 洪武十六年(1383年),傅友德任命其部下黄昱屯兵于黄草坝。 黄昱是湖北武昌江夏县人,随傅友德征战云贵,累有战功,官至游击(从三品武官)。 黄昱以59岁病殁。朝廷追授其为镇南都督,赐予“黄平侯”封号。 黄昱长子黄光嵩被任命为黄坪营长,并世袭。 01世 黄光嵩 首任黄坪营长,因参与平定马乃土目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而得以世袭; 02世 黄琼芳 黄琼芳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协助贵州布政使孟骥平息普安安抚使兹长之乱, “与慈长力战”,因功被朝廷封为副将(从二品武职),连任黄坪营长; 03世 黄来章 04世 黄 溆 05世 黄宁远 06世 黄 荣 07世 黄 辉 08世 黄 ? 09世 黄世武 10世 黄 锐 11世 黄宗仁 12世 黄 登 13世 黄汝桂;第十四任黄坪营长 天启三年(1613年),普安州境内土司叛乱,贵州布政使谢存仁用黄汝桂为向导, 进攻马乃营。黄汝桂先烧毁叛乱土司后方粮草,后解安南(今晴隆)之围, 并为朝廷收复新兴所城(今普安)和普安州城(今盘县)。 “存仁嘉黄汝桂忠义,厚赉之,叙功,授汝桂参将(正三品武职),仍世袭黄坪营长”;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汝桂又与普安土判官龙祖烈平定毛口(今属六枝)的土司叛乱。 14世 黄金鼎 15世 黄  璧;第十六任黄坪营长 清军入关后,黄璧见风使舵立即归顺清廷。 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清廷授予原职。 16世 黄 栎 17世 黄正炳、黄正炜、黄正? 18世 19世 黄极中 20世 黄启元 乾隆三年(1738年),黄极中的儿子黄启元,怀着无限惆怅与失落的心情, 灰溜溜地离开黄氏居住了355年,历经20代人的黄草坝, 迁移到15里以外的下五屯鱼龙。土司衙署则让予觊觎已久的游击将军。 21世 黄承恩 22世 黄天应     黄坪营黄氏土司统治黄草坝历明清两朝400余年,对两朝可谓忠心耿耿,从无二心。     首任黄坪营长黄光嵩因参与平定马乃土目有功受到朝廷嘉奖而得以世袭;其子黄琼芳于永乐十四年(1416年)协助贵州布政使孟骥平息普安安抚使兹长之乱,“与慈长力战”,因功被朝廷封为副将(从二品武职),连任黄坪营长;天启三年(1613年),普安州境内又发生土司叛乱,贵州布政使谢存仁用第十四任黄坪营长黄汝桂为向导,进攻马乃营。黄汝桂先烧毁叛乱土司后方粮草,后解安南(今晴隆)之围,并为朝廷收复新兴所城(今普安)和普安州城(今盘县)。“存仁嘉黄汝桂忠义,厚赉之,叙功,授汝桂参将(正三品武职),仍世袭黄坪营长”;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汝桂又与普安土判官龙祖烈平定毛口(今属六枝)的土司叛乱。     清军入关后,十六任黄坪营长黄璧见风使舵立即归顺清廷。顺治十六年(1659年)被清廷授予原职。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二月,清云贵总督吴三桂起兵反叛,西南诸省尽在其掌控之中。为拉拢各地方势力,吴三桂特授黄璧总兵衔。黄璧头脑还算清醒,认定吴三桂最终成不了气候,不会有好下场,因此不为吴所赐予的高官厚禄所动心。吴三桂收买不了黄璧,又以大军压境相威胁,逼迫黄派土兵参与对清军作战。黄璧又以各种理由推托,拒不从命。     由于当时吴三桂忙于与朝廷作战,无暇顾及到偏远地区一个“不听话”的蕞尔土司,认定小小泥鳅掀不起大浪。因此处于夹缝中的黄坪营得以风平浪静,未遭兵燹之害。几年后清军反攻,吴三桂叛军支持不住,从湖南败退到贵州。吴三桂部下将军何继祖于康熙十九年(1680年)十二月,在安笼所城外石门坎被清军打得大败,退守新城(今兴仁)。但新城不是用兵之地,不能有效阻击清军进入叛军的大本营云南,于是何继祖屯兵黄草坝,企图在此抗击入滇清军。     黄坪营长黄璧先在马别河上建造桥梁,然后又与普安土州同龙天佑为清军作向导,清军大队人马得以顺利渡过马别河。     康熙二十年(1681年)二月的一天,清军与何继祖叛军在今桔山坝子展开大战。这是有史以来在黄草坝这块土地上发生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争,双方投入的兵力近万人。     何继祖所列阵势以若干头大象排在最前头,马队紧随其后;清军在平南大将军、都统赉塔指挥下,以副都统宏世禄为前队,都统希福和玛奇为左右队,赉塔居中指挥,其大队人马作后队,黄璧和龙天佑的土兵则紧密配合。     激烈的战斗从卯时(早上5、6时)开始,一直到未时(下午2、3时),双方进行你死我活的拼杀。战场上军旗翻飞,战鼓如雷,大象狂奔,战马嘶鸣,军士呐喊,刀枪剑戟相互碰击,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满地,尸横遍野。毕竟吴军士气不高(吴三桂已于康熙十七年在湖南衡阳病逝,继位者其孙吴世璠还是一个十多岁的未成年人),何继祖最终败下阵来,带领残兵败将仓皇逃往云南。清军乘胜追击,战果颇丰,“夺营二十有二,斩级千二百,获象、马无算”。     此战黄璧表现不凡,他和他的土兵活捉了吴军5名将官。此后,黄璧“又与天佑导大兵平滇。仁皇帝(康熙)予天佑左都督、总兵衔,仍袭土州同;命璧世守黄坪营,为土目”(以上引文均见《兴义府志》)。     这是黄坪营土司在明清两朝的鼎盛时期。     土司政权是半独立的地方政权,具有浓厚的割据性。“世其土,即世其民,蝉联而蔓衍,争夺而战,故苗蛮之患,率酿于土司”(《黎平府志》)。各土司之间,经常为争夺土地而发生战争,拢乱地方;同时,由于土司所居之地边远偏僻,“天高皇帝远”,经常不听朝廷号令,不交或少交钱粮赋税,对朝廷稍不如意就起兵反叛;对土民更是任意盘剥,生杀予夺,都是土司一人说了算。清朝统治者入关之初,在动荡局势下,仍保存了明代的土司。到了康熙时期,就开始实行削弱和裁革土司的政策。雍正皇帝在大臣的一份奏章上批示说:“朕闻各地土司鲜知法纪,每于所属土民,多端科派,较之有司征收正供不啻倍蓰,甚至取其马牛,夺其子女,生杀任情,土民受其鱼肉,敢怒而不敢言……”(《清世宗实录》)。统治者意识到土司势力如此猖狂,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所以在雍正四年到九年(1726—1731年),采用云贵总督鄂尔泰的建议,在贵州实行大规模的“改土归流”。采取的策略是“先改土司,次治土目”。清政府将土司原有田地酌留一部分外,大部分没入官府;有的由原耕土民耕种,承担政府赋税;有的征招外地农民耕种。这为各省客民大批涌入贵州创造了条件。     兴义境内三个土司却安然无恙,未被裁革。但朝廷为了加强地方统治,行政上,于雍正五年(1727年),在黄草坝设普安州判;军事上,则在黄草坝和捧乍派驻重兵。带兵官为左营游击(从三品武职)和千总、把总等。两地常住弁兵350名,并在捧乍所属的白云屯、法岩、歪染设汛。     这样一来,三个土司权力被大大削弱,政治上军事上都受到了朝廷的严格控制和监视。     雍正六年(1728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巡查各地时来到黄草坝。他在土司府衙署当面嘉奖黄氏土司从清朝立国以来,至今近70年间对朝廷的忠心。虽然在贵州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但也并非“一刀切”,并不触动黄草坝及其附近“安分守纪”的土司们。为了稳定地方,给这些整天提心吊胆、担心被裁革的土司以安抚,鄂还当面授予时任黄坪营长的黄极中“土舍”(最低一级土司)关防印信。     但这都是虚职。黄草坝大军压境,行政上有普安州黄草坝州判钳制,因此,土司的日子并不好过。朝廷流官的卧榻之侧,土司岂能安心酣睡?乾隆三年(1738年),黄极中的儿子黄启元,怀着无限惆怅与失落的心情,灰溜溜地离开黄氏居住了355年,历经20代人的黄草坝,迁移到15里以外的下五屯鱼龙。土司衙署则让予觊觎已久的游击将军。     土司大势已去。昔日的辉煌,已成残梦中的记忆。     兴义境内三大土司,捧乍土司最先消亡,“乾隆末,捧乍陇氏绝,知州别委汉人为土目”。这个汉人土目姓甚名谁,未见史料记载。     嘉庆三年(1798年)兴义建县后,土司的日子更是每况愈下。虽然在嘉庆六年(1801年)清廷“升黄坪营土舍黄天运为土守备”,“以沙氏为布雄营土目”,均为名义上的土司,已无实际意义。《兴义府志》是这样记述这些土司们当时的境况:“今各土目、土弁皆不司征赋税,与平民等”。各级大小土司们已失去了原先占据的大部分土地,又没有了征收钱粮赋税的权力,自己占有的土地还要向官府交纳赋税。政治上不能发号施令,经济上已失去了来源。那他们靠什么生存?就只有大量抽卖田地。     黄坪营土司的一个支系,早在明朝成化四年(1468年)即落业于今则戎乡安章。到清嘉庆年间,世守马目黄明经生计日蹙,零星抽卖自己土地,然后灭公为私,“以报赋多田少”,将自己田地应交的赋税转嫁给其他人家。土民百姓不服,一纸诉状告到兴义县衙。经知县王永祜审断,“除将黄明经研究惩办之外,合行出示晓谕”,“示仰奄章平寨民苗知悉”。土民们打赢官司后还将知县告示刻石立碑,让子孙后代人人知晓。这就是至今还竖立在村中的“永远遵照例碑”。     黄氏土司从黄草坝县城搬迁到鱼龙前,当地土民已在此“协力开垦成熟水田陆地”若干亩。但在嘉庆十七年(1812年),“黄姓子孙欲占卖此田”。此时的土司已是“落地的凤凰”,土民岂还买你的帐?也将黄氏子孙告到县衙。经知县杜友李审判,“永为百姓之业,黄姓不得沾染丘角”。到道光六年(1821年),黄姓子孙们“仍复妄生枝节”,挑起事端。土民们再次申告到县。土司的后代见土民们动了真格,“自知情愧,无敢升堂对质,央请绅耆私地和息”。县官立有字据“具结在案”。可是到道光十九年(1839年),这些人又不甘心,“复捏词妄控”,真成了市井无赖。经知县廖大闻审结,当庭告诫这些无事找事的土司后人“永不得妄自霸占”。该村土民鉴于土司数十年间几次三番纠缠不休,于是将几次打官司的情形勒石立碑。牛皮写的狗会嚼,现在刻在石板上,看你土司还敢否认?此碑为“拒控碑”,至今仍竖于鱼龙村寨中,使我们今日得以知晓当年土司及其后人的状况。     “君子之泽,五世而斩”。黄坪营土司从明初开始统治黄草坝,清初“改土归流”,又在黄草坝设立州判,派驻重兵,削掉了他们大部分权力;后被迫迁到鱼龙,又经兴义建县,土司已是名存实亡,走向末日。到咸丰、同治年间,兴义土司的势力更是消失殆尽,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在兴义的历史上,黄氏土司大约存在450余年。  
浏览:0
李氏家乘
李氏家乘
李氏族谱弁言 南宋李公懋为李氏蟠根旧谱所作的序 李氏之族,系出唐宗室郁林王讳恪之后。恪生子四:长讳仁,字千里,襄州刺吏大将军,封成王。次讳玮,早卒,追封朗陵王。三讳琨,历淄宋郑卫粱幽州刺史,淮南招讨使。四讳璄,历宗正卿,归政郡王。琨生祎,徐州别驾加银青光禄大夫,邹国公,特封嗣江王。祎生子三:长峘,御史大夫,梁国公。次峄,蜀州刺史。三岘,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峄生子远,将作大监。远生子元,将作大监。元生子涛,户部尚书,莒国公,赠仆射。涛生子二:长承休,兵部尚书。次承范,主客郎中,居长安。承休生子二:仲容,仲宝,仲容户部侍郎,赠太尉。仲宝,太子中允。仲宝生子三:长景圭,大常寺正卿。次景山,朝请郎居济州。三景亮,检校太尉,居寿州。景圭生衟、衡,景亮生术、衍兄弟。避五季之乱,至南康之建昌田里而居焉。先尚书龙图阁学士陇西郡开国山房先生,即衟之六代孙也。衟迁磨刀,晦名不彰,但许人以第行称之曰李三公。子四人:轩辕𫐌辂。方避乱之后初分之年,乃抵兹土,即僻庇于黄师公李师母之家,誓以乱平祸免,当令子孙事以家人之礼,死则祀于祖庙,世世相传,以为不朽之报。至于今寝堂,岁时祭祀,必呼黄师公母者,盖以此也。所居之有祠堂宗庙,凡远祖之神位爵秩,并列于中,屡经兵火莫克,为葺今当合祀之时,惟概平长畲祠堂宗庙一派宗亲,盖亦当时之简文也。右(治平四年𫐌之孙仁佑)迁居姥(娱姆)庄,就筑淤庄前田里,自后居田里者,指磨刀为旧宅,居磨刀者指田里为新宅,新旧之宅自此始。今关约尚存,犹可覆而知也。当考磨刀得名之始,本于晋时许旌阳淬剑插井,故其地一名剑泉,旧属江西豫章郡,国朝大平兴国中,以星子为南康军,割建昌县隶焉。夫自始祖之定居于此,建兹于三百年,蕃衍更十四世,其(比屋而居者),为家者殆二百馀年(殆六百余家)。人知义命之所安,世为礼法之是守,,世官不绝如线,士风久而益淳,其履历之详,则载之谱系与。夫铭志碑碣,其著述之盛,则其子孙各成次第,以为家藏之荣,故氏族之盛,所以为修水之冠,而乡党翕然为之向慕。呜呼,源之远者,流必长,本之大者,末必茂。今李氏一族,其流既长矣,而派盈众,其末既茂矣而枝益繁。比因会族长,语次常及诜诜之盛,爰寻谱牒欲续而增之,而视旧文,又复加倍,若止一图条列,既不胜其繁,而族党所居,或远在各省,近在康郡,一时难以遍访,欲取宗法为式,且各以小宗分叙,异时合而观之,亦足以溯流而知源,由末以探本,岂不如指掌之易明乎。族谱旧有序,然务简者则略,而未备而求详者则纵又从而无考,余是以目之所视,耳之所闻者,述之于后,庶几览者特有感于斯文。 赐探花及第朝请大夫直宝文阁权发遣荆湖 南路转运副使兼本路劝农营田使赐紫金鱼袋(衟公)九世孙公懋 磨刀李记 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人之有祖,犹木之有根,水之有源也。盖树本固者枝叶茂,祖宗泽厚者子孙兴。慎终追远,抚今忆昔。 李氏出自嬴姓,为帝颛顼高阳氏后裔。血缘始祖皋陶公是也,得姓始祖利贞公是也。至周,伯阳公道德传经,世人尊奉为太上老君,李姓名声由此日显矣。历十余世至崇公,仕秦为陇西守,为陇西房始祖。崇孙信为秦大将军,信五世孙为汉飞将军李广,又历十六世至凉武昭王李暠。暠六世孙昺为隋柱国大将军、封唐国公,妣独孤氏乃北周卫国公独孤信第四女,隋文帝独孤皇后之姐。长子渊立唐,兴王朝之鼎盛,妣窦皇后之外公乃北周太祖宇文泰。世民公贞观之治,文韬武略,名冠华夏,国祚运昌,声振寰宇。唐太宗三子恪乃隋炀帝女杨妃所生,融北周、隋、唐皇族之血脉,史所罕见。 磨刀李始祖衟公乃恪公十世孙,唐昭宗时由承侍郎加授银青光禄大夫、太子太傅。时唐朝风雨飘摇,岌岌可危。天复四年(公元904年),朱温篡政,昭宗谓衟公曰:“鄙谚云‘纥干山头冻杀雀,何不飞去生处乐?’朕与诸卿,皆李氏血脉,此去洛阳,恐难保全。念大唐列祖列宗之传嗣,卿等不必随侍……以保李氏血脉而期来日……”。衟公得昭宗密旨,携大唐皇族谍谱南徙,偕弟术辗转卜居江西建昌(永修县)磨刀,得庇于黄师祖、李师母之家。衟公裔孙遂以家人之礼事黄师祖李师母,鸿恩未敢忘也。 磨刀环村皆山,素有“楚头吴尾”之称,易守难攻。衟公偏处此隅,磨刀励志,未忘国殇,怀匡复唐室之志,存东山再起之心,故名磨刀李。时衟公旧僚李克用割据河东,袭用大唐天复年号,与朱温后梁政权争雄。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衟公、术公助其子李存勖灭后梁,立后唐,得报国恨家仇。后衟公归隐磨刀,经营桑梓,耕耘田园,至今历四十余世,一千余年矣。 衟公娶中书令晋公裴度裔孙女裴氏,公妣殁后合茔,卜葬于磨刀之南,俗称老鼠尾吉地,寓意老鼠搬家,越搬越发。公生轩、辕、𫐌、辂四子,轩公迁瑞昌清湓,辕公守故土磨刀,𫐌公迁建昌桂堂,辂公迁武宁樱田。术公迁大坪,为大坪始祖。衟、术裔孙人丁兴旺,枝繁叶茂,遍布神州,远播海外,尤以赣、鄂、皖、湘、豫、川、渝数省为盛,后裔今有数百万之众。 古往今来,李姓一族立大成、西凉、大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十二王朝,称帝王者五十有八,文臣武将、名士大儒彪炳史册者数不胜数,独占鳌头。衟术裔孙人才辈出,达官显贵、名人政要灿若群星。宋公懋高中探花,叔侄兄弟入翰林;李常拜御史中丞,震广殿前大将军;明善长开国宰相,三部尚书李承勋;三朝重臣李凤翥,关中良吏李克炜;清蘅石收复新疆,民国烈均为上将;先念德生两主席,开国元勋;李鹏克强两总理,各领风骚。此皆先祖之福佑,李氏裔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之所致也。 磨刀李后人谨记祖先教诲,各地宗亲纷至沓来。二零一五年,时维乙未,族贤远浩受父遗命,远赴磨刀寻根谒祖。然目睹“仙李蟠根”遗匾置于一角,千年祖墓深淹水中,心有戚焉。逐擎旗担纲,发起中华磨刀李文化研究会,成立仙李蟠根祠重建筹委会。一时李氏群贤咸集于磨刀村,商定复建仙李蟠根祠、修葺衟公墓园、编纂《中华磨刀李大成宗谱》之方案,布告远迩,应者云集。自此经年,每逢清明及衟公生日,各地宗亲如期云集,衣冠簪缨,络绎不绝,旌旗锣鼓,执礼奉迎,日逾六七千人之众,可谓盛况空前。 嗟乎!扶舆磅礴之气,含孕钟毓之灵,贤哲灿星,难尽墨香。吾谨陈情,以鉴后人,是为记。 衟裔 李锦(湖北阳新) 敬撰 (1385字) 《中华磨刀李大成谱》序 水流万派必有其源,树发千条必有其根,族蕃百代家有其祖。寻根溯源可避数典忘祖,修谱列传方有圭臬楷模。盖国无史则典章无载而不知兴替,族无谱则祀祖无据而伦次不分。古谓溯其源而寻其根,明伦理而循纲常,此修谱之大旨也。 李氏历史,源远流长。《姓纂》云:“颛顼生大业,大业生女萃,女萃生咎繇,为尧理官。子孙因女理氏,裔孙理征不容于纣,其子利贞逃难伊侯之虚,食木子得全,因立姓为李”。利贞十一代孙老君,名耳,字伯阳,居苦县赖乡曲仁里。曾孙云,生二子:崇、玑。崇子孙居陇西,玑子孙居趟郡。崇五代孙仲翔,仲翔生伯考,伯考生尚,尚生广,广之后生唐高祖李渊。渊祖次子世民公开创了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贞观之治盛世局面。其时,太宗诏令高士廉等四大臣编纂《氏族志》,收集族谱,依据史书及文献记载,记录士族的世系源流、血缘亲疏、门第高下。 太宗三子恪,母隋炀帝女,初封吴王。恪有文武才,太宗常称其类己,初以晋王为太子,又欲立恪,长孙无忌固争,太宗乃止。故无忌常恶之,永徽中,房遗爱谋反,因遂诛恪,以绝众望,海内冤之。显庆五年平反,追封恪为郁林王,并为立庙。子四:仁、玮、琨、璄。三子琨,则天朝历任六州刺史,以子祎贵,赠工部尚书,追封吴王。子三:峘、峄、岘,皆至达官。再历远、元、涛、承休、仲宝、景珪至磨刀李始祖衟公。公元904年,朱温之乱,衟公得昭宗密旨,携大唐皇族牒谱南徙,偕弟术辗转卜居江西建昌(永修县),肇基磨刀李。 吾磨刀李家族的首修大谱,于宋朝盛兴修谱之时,磨刀李始祖衟公九世孙李公懋主修。有记载,李公懋“60而士,高宗时探花,任左司郎中”,寻阳李氏累世修谱一览表记载,他在建炎二年至四年(1128--1130),主持《蟠根祠族谱》编修。首修磨刀李大成宗谱,有着寻根留本,清缘备查,增知育人,血肉联情,鉴别世系,刊正派行,上下衔接,承前启后的历史性重大意义。 至今约九百年的历史中,我磨刀李有关县(支)宗亲,合庄联宗有过数度修谱,较为有名的有磨刀李老居谱局、清湓谱局、兴国(阳新)谱局、武宁谱局四大谱局,一直流传至今。其中,磨刀李老居谱局根据李公懋首修宗谱,派行可追溯到衟公十世。此外还有麻城、蕲春、红安、修水、安徽金寨、湖南平江泰陵公、四川、贵州等几十个自立门户的谱局。因交通不便,信息闭塞,造成世系源流不清,派行不一,尊幼难辨,亲疏难分,诚为憾焉!例:磨刀李老居谱局派行(昌文克嵩,仁邵荐继,光明永廷,茂盛燕贻,龙殿腾飞,屏翰洪图,庶载缉熙);兴国谱局派行(善士盛朝相,名儒尚国华,道隆开泰运,功懋起祥霞),目前最小的辈份已达143世,繁衍子孙近百万人;修水谱局派行(德厚传家远,才高用世奇)。 族谱续修,一为尊宗尚祖,求根溯源;二为序长幼,辨尊微。而序长幼,辩尊微之要,莫善于合派行。我磨刀李族大人众,枝繁叶茂,虽各支有谱,如磨刀蟠根堂李氏宗谱(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李善长序)、永修桂塘磨刀宗谱(清•李凤翥序)、樱川重修宗谱(民国•李烈钧序)、李氏族谱(仁昭丹荣房•李元簇序)等,但终因大成谱首未合,派行不一,仍长幼无序,尊微莫辨,宗亲相聚,无以称谓,形同路人,诚为憾焉!重修磨刀李大成宗谱,辨世系、明祖源、纠错漏,正本源,为宗亲之切盼也。 欣逢盛世,国泰民安;交通便利、网络发达,来磨刀李老居寻根问祖者络绎不绝;族望续谱,如期而至。二O一八年,中华磨刀李文化研究会组织了自宋朝以来的第二届磨刀李后裔联宗修谱,本着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先人智慧,博采众长,力求创新,统一辈份,校正错谬的原则。颂扬磨刀李优良的家族文化和家风,记录磨刀李各支的家族精英和精神,以告慰先祖,颂扬祖德,激励后昆。因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一稿中还存在纰漏与瑕疵,故研究会决定重修《中华磨刀李大成宗谱》,进一步完善美化,使之具有传承性、收藏性、教育性、可读性,形成独特的磨刀李文化,增强磨刀李族人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统一派行世系,经再三斟酌,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建议参考孔、孟、曾、颜四姓采用派行轮回,从现有的三十二世,再补充六十八世,开始套用百字派行,一百世后即轮转至初。这样各地可至101世开始套用百字派行。各地可根据本地情况确定启用百字派行,如此,我们这个泱泱大族,才能永远实现统一,长幼有序。收天下磨刀李氏,登记入册,认祖归宗。 重修此谱传之子孙,上以承祖宗,下以笃亲爱,历兹以往,继继绳绳,谱不绝书,服虽尽而亲不忘,派虽分而世有统,其贻谋之道不以远乎。值仙李蟠根祖祠告竣之庆,将我族史考彰,颂贺先祖,勉励后昆。吾等不才,记其大略,是为序! 中华磨刀李文化研究会 已亥年孟秋月 重建仙李蟠根祠记 国以史而鉴古今,家以谱而溯本源,祠以记而详兴替。吾族子孙知祖之所始,念恩报本,明伦识理,以立祠而敬慰祖灵、敦亲睦族也。 磨刀李氏宗祠始建于宋建炎二年(1128年),堂号仙李蟠根,衟祖第九世孙、左司郎中李公懋亲主其事。经宋、元、明三代,几经毁坏,数度重修。清干隆二十八年(1763年),盛湖公秉承父业,历三载而重光。同治十年(1871年),慎徴公领衟术二公后裔,历数年而复建。近至民国,日寇侵华,强拆宗祠,仅存祠匾。重建宗祠,实乃磨刀李氏宗亲情之所系,魂之所牵,心之所向之要务也。 维共和国乙未年(2015年)夏月,族贤远浩深感祠之不存,情无所寄,乃倡立中华磨刀李文化研究会,设宗祠建设理事会,广聚族贤,出谋划策,议定重建磨刀李氏宗祠,修葺衟公祖墓,续修磨刀李氏大成谱。号召裔孙共同筹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所有。 方案既定,一众理事常驻磨刀,担当营建大任。一众理事奔走于途,广泛宣传发动,足迹遍及国中。宗亲远浩以身作则,亲临数十次之多,捐资数百万之巨,堪称族人表率。族贤从文、代生、宝山慷慨解囊,捐资甚巨。老居宗亲欢欣鼓舞,积极配合。永修县政府、庐山西海管委会、三溪桥镇政府鼎力支持,黄余罗刘陈胡友姓家族玉成其美。 共和国丁酉年(2017年)清明,取昆仑山之玉奠基动工;九月二十三日,采泰山五彩石浇筑封顶。次年广场建成。而后立牌楼,作神龛,雕祖像,迎先祖入祠安坐,首期工程遂于己亥年(2019年)告成矣。 观乎宗祠,占地近百亩,规划之磅礴、设计之精美,堪称华夏之明珠。坐南朝北,子午正向;祖殿得钟灵宝地,广场坐兴旺龙脉;两翼青山辅佐,左右绿水拥戴;近案似几,远朝如臣。大堂可纳千人祭祀,广场能容万众相聚。祠内金碧辉煌,唐风再现。高曾祖考,昭昭穆穆,前人之风规不改;子孙曾玄,秩秩彬彬,先世之礼乐可复。大型浮雕展示磨刀千年兴盛,盈联词匾传承陇西一脉文明。登楼眺望,心旷神怡:苍穹浩瀚,天际辽阔,旭日晩霞次第显,碧水蓝天成画卷。 磨刀励志,族魂永在。欧峰苍苍,心追日月;修水淼淼,情寄丹青。荐俎豆兮孝思不匮,绳祖武兮明德唯馨。愿吾族枝繁叶茂,瓜瓞绵延,人才辈出,世代昌盛。 衟裔李相年(湖北阳新)敬撰 (一) 族何为而必谱也,周礼太宰以九两系邦国之民。五曰宗以族得民小史掌邦国之志,尊世系辨昭穆,是宗族厕系世系所尊昭穆所辨自必有大义存乎。其间斯意也吾,尝于谱得之特,是古家无谱自无怀葛天循蜚疏。论多有不传者汉唐,以来始置谱而欧苏两家,尤善欧以五世为图,苏以九世为图叙谱者,多放之则。洵乎,族谱之修所系非浅,鲜也。于西家李君春融先民贤竹林辈,念切本源情关,族姓其先世自湖南辰州迁来,又其先由江西入湖兹特于辰州。 录取丁稿以归得十馀传世系,又着往来凤取稿不获。其名而先民叔姪等,独力不衰,倡作领袖。结期谱牒告成于东山之亭,设局邀入叔姪孙辈共相编辑本,入一言以弁其简单。与谓关哉。此举上光祖考之灵俾,先型不于千载下。为子孙作则,俾世族流芳百年而又使同时异地之亲属聨。为一体不致如秦越之视瘠肥是举也,非孝友之大端,惇睦之要啚。与夫以李氏之卓卓可称。也受姓始于中天本伯益之后,为尧时理官。而姓理至利贞避难伊候之墟,因改理而姓李。嗣后遂以李传三代下谱神。 虽言然函谷关,上竞言道德之传中烈神前辙报。壮元之喜,是其昭昭可纪者。挂汉书于牛角,学足三馀谪仙子。于龙门才高一世,斯非赫可稽手。以言东晋之暠王,号武昭,矣国据西凉。矣以言北朝之虎,动嘉魏帝,矣封荣陇西,矣又若元礼称天下规矩。卫公为一代楷模,若此之类屈指难名阀阅。声高万言仕隋嗣,是而为唐嗣,是而为唐之后其分处各省者。擢发难数。别取字派者分门莫辨,而惟此李一派由江入辰,由辰入永顺、龙山、来凤、酉阳等地者历历可指。 今梓而行之,以倡宗风,以其家庆将明德之后宜有达人所谓宾之。桂王之槐谢家之兰玉,树当有以棋其基而螽,斯之蛰蛰瓜瓞之绵绵。白必歌咏无,巳矣是为序。 峕 道光二十年岁庚子暑月吉旦本,邑庠生逢原陈序。左撰于古村之鳣来堂。 (二) 记曰: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故陆机每诵先芬,谢公时,陈祖德,范文正公之序谱也。曰,视之则有亲疏,自祖宗视之原未当有亲疏。 然,则敬宗收族所以迪前谱稿,向于辰州因被回禄致付灰灯。其㙋追溯有断自入辰始祖,以下辰州之前原居江西之南昌府武宁县。我祖文纲公迁于湖南辰州府沅陵岩矶头,又铜文巷,又林家坪终。卜宅于塘冲而入辰之始祖肇马传七世而。 连第公迁居龙山县; 连荣公迁居永顺府; 八世学俊公迁居湖北之来凤县; 学贤公、学良公迁居四川之酉阳州。 一家骨肉散,留不一头。异其地者,不异其宗。今聨之以谱,斯远者、近者、亲者、疏者无非一体之观。虽江西以远,为宗为亲荒远莫考。 而,文纲以后或支或派,洞悉无疑。第凡同谱亲属,务体先人之意,以和新睖。族为期,以正直端方为尚苏子谱。云五世服斩之后视之。即若涂人其心,忍乎杜氏有曰:忠信吾家之宝,经史吾家之田。斯言至矣族勉旃。 酉阳州龙潭嗣孙春融号东阳氏慬撰 (三) 闻之家之有犹,国之有史,国有史而一朝之典故。悉陈家有谱而一姓之本,根俱在是以卢陵欧阳氏、眉山苏氏、南丰曾氏。曾兢兢于此,焉人之各有先世也。 皆曰如木之本,水之源。今即其义,推之人之鼻祖,犹木根蒂。也鼻祖而下,犹木一干而数枝也。云礽蕃衍犹木千枝而万叶,也河发昆仑。犹始祖也龙门孟津,犹始祖而渐杀也分支百派。东迤北汇,犹大宗小宗嫡庶,断体也此本源之义。要萃之谱,我李姓族属自湖南辰州,祖派推之播传。不一若者湖南、若者湖北、若者四川藉,非有谱以联,为一体将亲族。无异路人,虽一本而如非一本,一源而如非一源。且将不知其,为一本一源与大本大源也。今尚如此后数十年,数百年。又孰辩其新疎别派,耶念及此我族当为寒心。兹勉为倡首,将移来丁稿,较定其入辰以上之藉录无稽矣。 请即以文纲祖始,序成授梓,时庸展亲。自今以往,凡我同宗当思孝悌,为天伦大节勤俭。乃富贵人大源心地,光明家道兴隆之本。福田广种,后人发达之基。试看积德之家,未有不昌其子孙者?也试看刻薄之流,未有不穷其子孙者也?又试毫强奸污之辈,未有不减前其本身,因其子孙者也?鸣呼此族谱之刊,非以奉行故事也原不忠不孝吾族反之也!不仁不义吾族戒之,也此祖宗所望。于后人与后人所以对祖宗者,也能对祖宗是真贤子孙,贤子孙必为天所佑。不能对祖宗是真为不肖,不肖必为天所殃。故以此言,为而守正不阿者,吾族之幸,不然者,徒增一已之尤,以使我先人长抱恨地下,也可勿慎诸。 酉阳州龙潭嗣孙先民古作云圃氏谨撰。 (四) 族有谱者,所昭昭信纪。贯谱本笃亲使后世子孙,不忘所自者。也盖支分派,别世系易淆。苟非有谱以纪其源流,祥其派别将多历年所生龄。浩繁风流云散之下,必有以新而视为疎者矣,又有以疎而视为远者矣,更有以远而视为非吾族者矣。故谱之刊也,与容缓哉,余叔祖融叔父民有,见于此奋然振修谱之。志爰集丁稿用,付本剞劂上。 以志祖宗之发祥,有自以下志子孙之断序,不忘大宗小宗之文,不致紊乱,失序别子断别之义,不致数典相忘。辨其亲疏,详其本未非吾族者。锄而去之,是吾族者,种而植之。不以富贵而艳,不以贫贱而忘信。侧传凝则阙,以正伦于以辨义。庶几信昭而贯纪矣,本重而亲骂矣。由是分之而各得其派,合之而共得其源矣。是谱也,非有仁孝之心不能成,非有明健之力亦不能成,兹幸有以成之矣,是为序。 酉阳州龙潭嗣孙业儒祖培钟英竹田氏敬撰。 沅陵千丘田塘冲青莲堂李氏谱序(五) 国有历则如镜而知兴废,家有谱则如镜而知盛哀。中华上下五千年,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从无文字到有文字。姓氏的形成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有口术和文字记录,才能让子孙后代知已知根。我从何方来,优良的文化及智慧才能传承。中华姓氏堂堂,今李已满天下,从得姓始祖理利贞改理为李;老子李耳传道而扬名;李嵩镇守陇西;李渊、李世民平乱而建大唐兴盛,李白双仙之傲骨等,怎不让天下李氏而自豪。 李氏之中,人才辈出。利国利民,行善与作为,族之荣。看先辈呕血奋斗。或政,或农,或商,或学,或科学研究。热血抛洒,激志前进,扬名而传四海。并非分贫穷与富贵,城市与山村。山里红花惹人醉,也引宾客迷人眼。 常有人说,乱世藏黄金,太平修家谱。黄金虽贵而难守,家谱虽平万世传。 本沅陵千丘田塘冲青莲堂李氏为陇西堂下唐朝皇室太宗三子吴王李恪,江西磨刀李后裔。由于战乱,文纲公一大家在万历三年(公元1575)年从江西南昌府武宁由水路入辰,在沅陵岩矶头上岸后过四川重庆州龙潭镇枣木坪,又铜木巷,又林家坪,终卜宅于沅陵千丘田唐冲村。当时文纲公之孙珂公才四多,可推断文纲公约有四五十多岁。 由于战乱,文纲公与江西南昌府武宁县及兄弟家人失去联系,后修订谱书,始祖文纲公生没失考。 可喜之,今网发达。网上寻根,千里之路召召,且能如见似身边。与江西宗亲的交流可断定沅陵千丘田塘冲青莲堂李氏为江西南昌府青莲堂磨刀李为一系,为江西磨刀李衟公后裔。 然,道光年刻板印谱书久远失修,谱卷页面边缘变黄和虫锯。让族人心而痛之,先祖之心血谁能修而续谱?唯在当代文纲之子孙后裔,齐心协力及与外界天下李氏宗亲交流而论,而寻之。总谱,分谱,私谱等一一不缺之大成。 电子谱、手抄完整谱、及第一手资料,应好好传承与爱护。当重谱卷尊祖宗,敬父母与长辈,激志创业是每一个子孙后代应有的责任,养育子孙传宗是子孙后代之重重之重。生命的延续,泼做种子满天下,又是李花三月芬香时。 沅陵千丘田塘冲青莲堂李氏谱传 作者:永顺毛坝乡东山村李家坡李年富 经多方搜寻,编者今年1月2日在龙山县石羔镇兴堡村李家湾李朝珍(72岁)处看到了收藏的清道光十二年(公元一八四一年)文纲公后嗣所编族谱(共2册),3月12日又在酉阳县龙潭镇枣木坪村李逢安(67岁)处看到另一套(共3册,比龙山的多一分支派衍分册)。两处所藏谱书为同一版本,是编者所见到的文纲公后裔唯一的刊刻版本,历史文化价值极高。因出书年代久远(距今约176年)、保管条件差,外部边角纸张已经发黄变黑,甚至松散脆裂,破损严重,如果保管条件得不到改善,不需多长时间文本就会完全自然损毁。为抢救、传承珍贵历史资料,编者借用龙山的谱书,选其精要影印,并将搜集到的与文纲公出处相关的参考资料一并刊印40本,赠与各处文纲公后裔热心人,以求在更大范围内得以传承和研究。 文纲公为江西迁入湖南沅陵始祖,生殁时间无考,葬沅陵县塘冲老坟山,配刘氏。李珂为公元1571~1638年,以此可推定文纲公生于公元1520年前后的明朝正德或嘉靖年间,距今约有500年历史。其后裔已繁衍到20代,从8处主要居住地人口粗略统计约1760余人(未计算出嫁女性)。 族谱中记载,文纲公迁入沅陵前居于江西之南昌府武宁县(现为九江市武宁县),再往前已失谱无考。编者近期搜寻江西李氏迁徒资料,反复斟酌对比,感觉文纲公应是江西吴王世系(磨刀)李氏后裔。吴王为唐太宗李世民三子李恪,李恪的十一世孙李衜(道)在唐未带领少部分家成员避难南迁至江西建昌磨刀村(今永修县)。武宁与永修磨刀村山水相连,近在咫尺,该地李氏同出一门当是大概率事件。此论只是推理而已。 为此次资料收集和情况调查尽力的文纲公后裔有塘冲李廷瑞、李廷尧、李华、李年顺、李年文,广荣李逢云、李年明,白果湖李子刚、李子贵,东山李家坡李逢春、李逢全、李年忠、李年华,兴隆坪李逢林,兴堡李家湾李朝珍、李朝柱、李廷明(建华),沙砣关口李廷学,枣木坪李廷灿、李逢安、李逢超、李亮等。 2017年5月4日 李氏宗规十六则 一.孝悌当尽:孝悌为百行之源,至德要道。无以过,此其道多端随时随地量力行之,吾族大事也; 二.宗族当辨:类族辩物,取有明训如尊。汾阳之为,呼义甫之为,兄附轕攀条牵罗补屋。为知有销民不享,非族除良莠所以植嘉禾也; 三.承继当慎:长子不可出继,独子不可出继。择子过继由同胞以及亲房至气异姓义子,以乱宗支律,有明条且贻后悔。 四.宗族当睦:尊长重于侪辈,五服亲于凡族,凡族皆重于异姓。凡一家一姓当念乃祖乃宗,可厚不可薄,可亲不可疏。 五.祠墓当展:祠乃祖宗神灵所依,墓则祖宗体魄所藏。祖宗不再见,其所依依藏之处,当如见焉。 六.谱牒当重:收藏贵密保中贵人,倘有不肖私行卖谱,大坏宗支者。一经查出不准入祠。 七:闰门当肃:刑于端,自丈天牝鸡不可司晨至,孀妇处女不幸失所亲属,宜加矜性。家事代为料理,外人杜其往来,庶可你其贞为吾族光。 八.蒙养当豫:大凡子弟之,率不谨皆,由父兄之教。不先千古教弟子之无过论语,弟子一章古云“孔子家见不知辨,曾子家儿不知困”是何等大家。 九.婣里当厚:婣者族之亲,里者族之邻。远则情义相关,近则往来常见。通有无血患乱,凡当徒厚。 十.职业当勤:士农工商,所务皆职业业,也天下无易成之职业。亦无不可成之职业,当济之以勤。 十一.争讼当止:以恕存心则不争,以让待人则不争。而讼何有焉,至族中倘有以兄弟伯叔相争讼者,大乘大败门风,将何以对先人于地下。 十二.节俭当崇:俭可以养福,俭可以起家,位可留有余之享。以还造化为长久之计,以示子孙俭之时义大矣哉。 十三.邪巫当禁:禁止巫师邪术,律有明条。至若齐婆尼姑女戏者,穿门入户大非齐家之道。 十四.婚礼当重:世俗婚取太早,教化不明而多天文中。子曰早婚少娶,教人似偷礼同如不婚。至族中有同姓不宗之名为婚者,断然不宜。 十五:丧礼当慎:衣衾棺椁必诚必信,多做道场亦是无益。久停亲柩断不可为服中婚配,切宜戒。他如忌日,不乐君子终身之丧也。 十六.祭礼当城:圣贤所最重者祭礼,常人所易忽者祭礼。祖宗香火重于拜佛,朝山当祭或不祭,不当祭而妄伸祈祷,吾族慎之。 沅陵千丘田塘冲青莲堂李氏(文纲公后裔家乘) 道光年刻印版谱例 一.是谱修订局中经理多人草录,行书脱编数次,凡曾因编辑校正,竖读草书、楷书各司其书,久及授梓。 二.谱中有各犯: 一).御讳者敬易之,如二世思宏公“宏”字类。嗣后我族取名当请明理之,不可弃行取字,为尊者讳。 二).御讳、圣讳是为亲者讳,宗祖之名不可犯。近亲尊长之名不可犯是也。 三.是谱班列世系,照辰州移来草稿编。明细加订,_____。 四.是谱发源照原籍湖南辰州起列,其徒前世系付诸无有,始阙俟。 五.谱内叙先世祖派核实叙明,先后字辈不敢颠倒。即兄弟行列亦分长幼。 六.是谱中世系共绘十三图,共一图一至五世,其十二图自六世至未。每幅横图上加一总啚,阅者先看纶图,次看横图自了然心目。看横图及看纶图更悉如指掌。 七.谱中世系图,五世一转。取五世服,亲之义亦即欧公遗意,非月恋也。 八.谱图起例自“文”字辈始为一世,五世后“芝”字辈分房各房顶某金公名,色鱼贯而下至无名处止。 九.编谱之法,横推为宜。如第一世即照第一世横看去,二世后放此如空也,不得___。 十.祖妣名下有着生庚死年及葬所地,各房自愿填之,不可强求。 十一.谱内芝凤公一支原稿未著,金某公之子故不敢烈,恐乱次序。为此房后者当急补金公之名于上,其咎自有修归。 十二.各房存或亡人等,有未列刊名者。若于不知是谱刊行之后,当名自填名。 十三.族内得是谱者,宜深加爱惜,以贻子孙。须思谱本所在,即宗祖所在,保谱即保宗祖也。 十四.得是谱者,不许借与谱外之人抄录。恐同姓不亲者乱我宗房,违者受罚。 十五.辰州占春公原立修谱之志,曾苦心录取,存于丁稿,因众心不一,特宗付刊。今刊于我地,其原自录稿之功,正丰可恋。 十六.谱书之首冠以圣谕并先贤格言、服制、宗规等章览,我旗____。今凑目警心,格守规。模诫甭炽甭易之本,慎勿寻常相见,视自贻罪悔。 十七.是谱虽就,归之草录未全,非敢称为完壁。然世系已累若贯,珠支派则分若列眉矣刊行之,后有补名者,一举手之便。嗣后族内子孙有照比规,为读绘全图重刊,不朽者幸蕊幸甚。 板藏酉阳州龙潭枣木坪祠堂 沅陵千丘田塘冲青莲堂李氏班次引 校书考以伯仲叔季分长幼后世,以班次行列为尊卑。使一本之亲不混域,世系良规也。今创修家乘是宗是祖即票于前,若子若孙。直垂统于后,谨将班列字派列于左。 前辈按五言二句曰 文思相(珂)仲金,芝连学世春。 继撰五言四句曰 先祖光朝廷,逢年子自荣。 可贵长登甲,大启万邦生。 令复公撰五言四句曰 庆叶常凝祉,祥开正履亨。 久帛忠厚绪,纯佑振家声。
浏览:0
王岗罗氏族谱
联系电话:18285445575(微信号同)欢迎本宗族贤致电共同探讨、以臻完善,便于宗亲查阅及参考。 字辈(派)共30字 开起万应文,国士永朝芳; 廷登金玉榜,燮理照家邦; 干大泽铭伟,坤荣发必昌。 即从【近公】第16世起为“开”字辈至第45世“昌”字辈如上所述。我支已繁衍至第26世“芳”字辈。 一、王岗罗氏之家 开宗始祖1世“近公”→乐→文(丈文保完)→廷→兴锭(典)→乔马(罗敬和、全瓦、拳瓦)→亢受(罗光翥)→保重(8世):王岗罗氏开基始祖。 始祖近公(罗昌杨、杨昌罗)●杨光芒(?~1384年)之子,生于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1383年授进义校尉(从七品),子一:罗乐。 二世祖罗乐,生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子一:罗文。 三世祖罗文(丈文、保完),生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元配生二子:长海、次廷;次配:三脑。 四世祖罗廷,明宣德十一年(1436年),生二子:长兴嗣(罗慈)、次兴锭(罗典)。 五世祖罗兴锭(典),居百甲(今羡塘镇西混村一带,罗典以前均居住于此)。生九子:长敬和、次敬宁(留原地)、三敬简、四敬奇、五敬关、六敬容、七敬德、八敬睽、九敬洪。 六世祖 乔马(罗敬和、全瓦、拳瓦),葬在沫阳大小井响水洞山脚(田边不远处),有碑,曾经先后立了三块碑,第一块立于清朝,第二块立于民国四年岁次乙卯二月七日(公元1915年),第三块立于公元2011年3月29日。 七世祖亢受等罗氏先祖由罗甸县沫阳镇(原董当乡)大小井一带过县城,顺蒙江流域向上迁徙,不知迁至惠水县境内涟江流域何地,再沿河而下,生子四:瓦月、吾占、大长、保重。其四子保重(吾支开基始祖,近公八世),继续顺河坎下来坐落拉敖水井边(“纳祥啊”井边)。后再住下游“对窝坪”繁衍6代左右(已水淹,大部分先祖墓于此长眠湖底)。其后至十五世乌公(开支始祖)、十六世保?、十七世保宋、十八世申日公夫妇葬杨赖硬化路坎上(王岗最大的田上,坟头长青竹)。 后裔散居成:王岗、边阳、县城、惠水宁旺、安顺白岩、贵阳白云、遵义绥阳、广东揭阳、江西安远等寨、户。 因宗亲人丁兴旺、地域宽广、时代久远,无法妥善写全各支后裔,望族人谅解,正误自辨、取舍自琢。 错漏之处仍在所难免,望有关知情人士海涵,并提出修改之意见,以臻完善,以便后裔查阅。 【油罗】和【素罗】分派传说。 罗近生罗乐。 罗乐生罗丈文(保完)。 罗丈文,乐公子,配有二氏,三老生卒、葬地均失考,生三子。 嫡子二【油罗】:罗海、罗廷。 庶子一【素罗】:罗脑。 ※罗海、罗廷两兄弟,丈文公嫡子,元配所生,近公4世孙,均为【油罗】始祖。油罗也称“荤罗”或“黄牛罗” ※罗脑,丈文公庶子,副配所生,近公4世孙,为【素罗】始祖。素罗也称“水牛罗”。 据我族世代口传,之前罗家延续杨氏习俗,老人过逝,子孙素食为祭。当年罗丈文英年旱逝,罗海、罗廷为嫡母(大妈)所生,年幼无知。庶母(小妈)怀孕在身,嫉妒嫡子罗海、罗廷,虽不敢明害,却暗藏祸心。罗丈文尚停柩在堂,庶母便在这个节骨眼上以肉荤诱罗海、罗廷食用。嫡母获悉,便领二子到中堂灵柩前祈祷说:“二子年幼无知,被庶母以荤诓食,并非不孝。老爷在天有灵,当原谅孩子。我儿食荤,吃了就好,样样都好,以后就按荤食习俗,与素食分成两族。”庶母加害非但不得逞,罗海、罗廷头上顽固的头皮癣却奇迹般地痊愈了。从此,罗丈文的后代就分成油罗(吃荤)和素罗(吃素)两大族。吃荤、吃素指丧事习俗。也是这个缘故。 1世近→2世乐→3世文【丈文】→4世廷→5世兴锭→6世乔玛(罗敬和)→7世亢受→8世保重(亢受四子)..... ——详见《惠水三槽罗氏族谱》 数代不详.....18世申日公→19世 亨元→20世 雍公→21世 会榜→22世 时明→23世 来兴→24世 永华→25世 朝伦→26世 芳景(截止2003年......按“芳”字辈长兄往前推排序)..... ——详见《王岗罗氏族谱》。 因战乱,先祖把《老谱书》放在杨赖树丫上,后被遗忘,若干年之后,不知被风吹落,还是被树丫夹烂与树融为一体或者被雨水腐蚀,遗失谱书,此树与朝门(现球场处)之树、以及拉闹之树——连城三点一线的寨中三棵大古树。 族亲与周边兄弟罗姓友好相处,故暂借鉴其族里字辈,即罗氏大成谱字派:——老 派 盛应实用君, 成彦伯公叔; 以之懋宪光, 秉兴克允福; 亨运会时来, 贤嗣序昭穆; 富有本日新, 德业世常录。 但已知我祖用【福、亨应会时来】等字派,“来”字派同辈中有部分人改用“仕”字辈,后与惠水三槽罗氏宗亲统一族谱,统谱后,前10个字派与大成谱字派对应如下: 开(允)、起(福)、万(亨)、应(运)、文(会);国(时)、士(仕或来)、永 、 朝、芳。 从【永】字辈以后,我王岗罗氏均按统谱后字派编排。 二、字派30字 关于字辈增加之事,2003年正月初三,长腊的罗永安、上火塘的罗朝光等多人,一拟写“干大泽铭伟,豫章胜荣坤。”十字,但后来多位族贤研究后认为后五字欠佳,故稍加修改为“坤荣发必昌”与老一辈下来的“芳”,“邦”押韵。现将老一辈传下来和新加的字辈开列后,望予遵照。【开】字派为【近】公支系之“第16世”。 原谱字派20字: 开起万应文,国士永朝芳; 廷登金玉榜,燮理照家邦。 续谱字派10字: 干大泽铭伟,坤荣发必昌。 公元二零零三年(岁次癸未)六月 三、节日、葬俗、立碑记。 (一)节日 在长安,罗家过的节日与其他姓氏相同。主要有春节、元宵、过了年、四月八、粽子节、重阳节等节日。 春节前夕杀年猪,一般在腊月二十四、五六几天,但不能是主要祖宗的忌日(父母和祖父母)。要杀猪时,先在香火钱上香,放一碗水,祷告祖宗要杀年猪了、要祖宗来享用。之后把那碗水淋在猪身上再杀。猪肉菜肴做成后业要先敬祖宗,然后再吃。打年粑与腊月的大小而有别:大月二十九打,小月二十八打,过后每天打一槽,直到初一。三十(小月二十九)的那一槽也要打得早,鸡一叫就打,叫“鸡叫粑”,初一那一槽也要打得早,现在供祖宗、叫老祖吃热粑饭。三十日早上就供奉祖宗,用甜酒,粑粑和猪肉(有的也放冻肉)。三十那天要跟祖宗上坟,挂纸标。三十那天将黑时,用一筛子装着田酒碗、猪肉、牛索、摘糯、香和草纸,保着母鸡到村边的土地庙接魂——包括家人畜禽及五谷的魂魄,以祈来年六畜兴旺,五谷丰登,家人安乐。接魂回来后就给祖宗堆粑粑,每位祖宗一堆。堆得大小与祖先的辈份成反比:辈份越大越近不祀的越小(一般只祀三辈)。堆粑粑时呈三角形平均堆三堆,在三堆的上面再放一堆。如果你想多堆些,每小堆所放的粑粑要多些;反之则小。此外,初一早上,每堆还要放一小块穿有挽子的肥肉。幺用猪杂碎和黄豆、青菜、萝卜左“斋秀”招待祖宗。除夕夜要守夜,即使不坐到天亮也要保持灯亮和火炉里有火(即三十也的火)。初一早上,还要在每一位祖先的粑粑堆上放一团糯米饭,并在糯米饭上放一片青菜(用开水一烫或火一烤使它败色即可)。同时,还要放一小块油烙的粑粑。并分别把当天的供品分装在箩筐和提篮里,用火把从扁担(扁担一头穿箩筐,一头穿提篮)下面晃过,表示已经把供品献给了祖宗。 正月十五的元宵节,过得不隆重,只是给祖宗烧香,上午即给每位祖宗摆一个装甜酒的碗和一块粑粑。 “四月八”,主要是蒸花米饭,晚上用花米饭、酒和猪肉祀祖。过去,除了白糯米、黑糯米外,还用染饭花(黄色)、紫菜(紫色)、枫香叶(紫红色)等染成多色糯米饭。现在则多采用化学染料。此外,四月八有两件特别之事:一是蒸花米饭时,要按祖宗多少各放一根捡剩尾部的竹笋(尾部壳不捡),叫‘长线米’,兆来年水稻丰收;二是在所有的门都插上一支小枫香叶:一说是为了避邪保平安;一说是朱洪武调遣来贵州时、四月八这一天很多人曾在避雨于一棵大枫香树下,有人提议以后为了联系,不管走到哪里,四月八这一天都要在门口插一枫香叶。 长安人(包括与之比邻的打引、敦操、代化等乡镇)的粽子节,不是像其他地方是农历六月六,而是农历六月的第一个子日(十二地支之首)。遇到闰六月的,看农活忙闲而定;农活轻松的,过第一个六月;农活正忙的过第二个六月。六月粽子节是仅次于春节的大节日。粽子节的特点是包粽子粑,杀鸡祭祖;并绑有鸡腿、黄瓜的枕头粑。祭祀祖宗时,除了粽粑、鸡肉和米酒,桌子上还要放几片秧苗和几片芦苇叶,也是祈求丰收之意。 九月重阳节与其他地方一样,一般是农历九月初九。但是,如秋收正忙,也有等到十九或二十九的。重阳节主要是打新米粑,也要用猪肉、米酒、粑粑祭祀祖宗。 (二)葬俗 老人去世时,一般要放铁炮。是吉年连放两三阵(每阵两炮或三炮)后,便匀着放到安葬结束的那一天,是凶年连续五六阵十来阵,过后便不再放了。吉凶年有特定的算法,是用亡人岁数的十位数加个位数之和决定的:无论是男是女,“和”7、10、13、16的都是凶年;其余的就不那么重要了(但≤增补象吉通书≥却说大火是吉:男以7、13为大火,女以4、10、16为大火)。老人去世后,如果葬物不全,就摆在堂屋,男靠左、女靠右,头抵香火脚朝大门(棺材也是这样放的);如果葬物齐全,也可以在入殓后摆在堂屋正中。入殓前,要用六尺长唢呐竹折成三节,放在棺材里,再用五七片蔑条编成三格的小巴箦放在上面,然后放三方白布,再用三张白纸剪成丁字形放在白布上,再铺上一层草纸,之后再把穿戴好的亡人放进去。亡人的衣服总数宜单不宜双,男的戴缀有撒须的帽子(如清朝官员戴的顶子);女的包刺绣头帕,并在额前挽一个结,两头露出三五寸,直直的如马耳朵:叫做马耳朵帕。男女上身都穿蓝黑色父母装;下身男穿裤子,女穿裙子(但不是现在社会流传的裙子,而是用红布做底黑布剪成丁字形小片,再用红丝线订上去拼缀成的传统裙子)。小腿包的是青布裹脚,而且是从外向内包,脚上穿的都是黑布做帮、白布做底的鞋。但男的鞋都要比女的鞋高一些。入殓后,还要用九尺左右的一段白布折成长短不等,再用针线连在一起,作为被布盖在亡人身上,同时族中每家也要拿一绺三五寸的白布放在亡人的胸前,以示如人世的粑粑,叫亡人拿去送先他(她)而去的先人。另外亡人两个拇指各挂一个纸标:左手挂的是五张打的纸标,右手挂的是三张打的纸标。盖棺材时两人在两头提棺盖,在棺材上左右轻摇三次再盖上。老人去世后举行的第一道手续是杀一只母鸡,请亡人享用,并由族中鬼师来念唱亡人怎么样得病、亡人怎样保佑儿孙等的特定的唱词(这只鸡小子是忌吃的)。之后,便是请阴阳先生写灵牌、择葬期、选坟地等。出葬的前一天,要杀一头猪,意思是送给亡人,孝子也是忌吃的,同时,族中德高望重的人也要来,在堂屋前摆酒席,意思是同亡人吃最后一餐饭。此外姑爷、舅爷及姐夫女婿等至亲好友,也要猪崽来祭祀亡人,是女的,上山前的一天还要举行砍坑索的仪式,意思是姑妈去世,孝子没有去跟舅爷报丧,舅爷怒而砍的,是吉年可以放铁炮,吹唢呐热闹操办;是凶年则只能悄悄的料理。同时,是凶年临上山时,还要用一头小猪解关煞,(此事其他姓氏也相同)。安葬后,孝子要给亡人送早饭:用一根小木棍挑着放有碗、糯米饭和酒、肉的猪笼和装有水的葫芦,到坟前把碗摆好,烧好纸点好香,斟好酒,摆好糯米饭,背对坟跪下,反手到背后,倒出葫芦里的水,请亡人洗手,吃饭。中饭时,也要先祭祀亡人,从老人去世后到上山前。罗家虽不忌肉,但忌青菜等绿叶菜和鱼类;只吃豆腐类等干菜。
浏览:0
肉导读知识
羊肉饺子的做法
羊肉饺子的做法
饺子的味道和特色主要体现在馅儿上,羊肉饺子要想做得好吃,必然要在以羊肉为主料的馅儿里下功夫。以下是羊肉饺子的做法步骤:1、锅里加入清水,烧开后加入适量的花椒,随后倒入碗中,主要用以去除羊肉的腥膻味,还能使饺子吃起来鲜嫩多汁。2、选取肥瘦相间的羊肉,剁成肉末,放入盆中,加入适量盐搅拌均匀,让羊肉吸收盐分。之后再加入花椒水,一边加水一边搅拌,让肉馅把水分完全吸进去。再加入5克左右生抽,继续搅拌均匀。最后加入少许葱花和姜末以及胡萝卜丝,再加入适量麻油,用筷子搅拌均匀,馅儿就做好了。3、饺子皮用的面团要和得稍软一些,然后开始将馅儿包进去。4、开水下锅。食用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调一些小料蘸着吃。
浏览量:780次
羊肉汤的家常做法
羊肉汤的家常做法
羊肉汤是冬天的一道大补的美味菜肴,在寒冷的冬天,能够喝上一碗熬制好的羊肉汤,那该有多幸福,不过羊肉是一种十分好吃,但是膻味又特别重的食物,所以想要去除它的膻味还是要有一定技巧的,下面就分享一下羊肉汤的家常做法。制作羊肉汤的食材羊肉汤使用的食材是比较简单的,一般使用的食材有羊肉400g、葱结40g、蜜枣50g、姜片15g以及白萝卜块200g。制作羊肉汤的步骤1、准备一些羊肉,将羊肉放到清水当中浸泡,大概两个小时左右换一次水,换三次水就差不多了。然后将切好块儿的羊肉冷水下锅,羊肉表面泛白后捞起。2、将水煮沸,加入适量盐、白萝卜放入锅中煮三分钟。3、锅中放入烫过的羊肉、姜片、葱结、白萝卜块、桂皮、蜜枣、米酒,加入适量的清水用中火煮。4、捞去浮沫,煮沸后转小火继续煮一个小时。5、夹出葱节,放入适量的枸杞煮三到五分钟即可。以上就是羊肉汤的做法,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就算完成了。羊肉汤色泽光亮,呈乳白色;汤质优美,营养丰富;不膻不腥,味道鲜美。当然在做羊肉汤的时候,最好注意两点,一是熬汤时候,一定要保持滚沸状态,否则熬出的肉汤清淡不乳白;二是熬制时候,要加入适量的羊板油,并且熬烂熬化,汤汁会更加香浓。
浏览量:1274次
肉夹馍的制作方法
肉夹馍的制作方法
  肉夹馍是陕西的特产,陕西人家基本都会做肉夹馍。那你知道肉夹馍具体是怎么做的吗?这里教大家一种简单的做法:  洗净肉,加盐和料酒,盖保鲜膜等待半小时。用温水和白酒把香料浸泡20分钟。锅中放油,放肉片和香料炒制,肉片熟后盛出。锅中加冰糖和水,小火融化冰糖。揭开保鲜膜,肉切碎。将五花肉、香料、糖色一起入锅,加盐和水,小火将肉煮熟。将高筋粉、盐、油、酵母粉、水放入盆中揉搓,盖保鲜膜发酵40分钟,揭开保鲜膜继续揉搓至圆状。锅中倒油,放面饼,适当翻转,熟后盛盘,用刀划开小口,将肉放入饼口。肉夹馍最关键的是烙的饼酥不酥,搅拌肉的调料好不好吃。
浏览量:1216次
羊肉饺子馅的做法
羊肉饺子馅的做法
在寒冷的季节里,吃一些温补的羊肉,可以为身体补充能量、增强免疫力。 羊肉饺子馅做法: 1、锅里加入200克左右清水,水开后加入2克花椒粒,大火煮2分钟后倒入碗中,晾凉备用。花椒水是做羊肉馅必不可少的调料,不仅可以去除羊肉的腥膻味,还能使饺子吃起来鲜嫩多汁。 2、把羊肉放在案板上剁成肉末,放在盆中,加入5克盐搅拌均匀,让羊肉吸收盐分。做羊肉馅饺子,最好选用肥瘦相间的羊肉,吃起来鲜香味更足。 3、准备一小根胡萝卜,洗净后用擦丝器擦成细丝,然后再用菜刀剁碎。 4、肉馅中加入盐以后再加入80克左右的花椒水,一边加水一边搅拌,让肉馅把水分完全吸进去。想要肉馅更好地吸收水分,一定要先加盐,让肉馅吸足盐分后才能更好地吸收水分。 5、吸足花椒水的肉馅看起来会非常饱满,这个时候再加入5克左右生抽,继续搅拌均匀。 6、最后加入少许葱花和姜末,再加入适量胡麻油,用筷子搅拌均匀,羊肉馅就做好了。做羊肉馅饺子,最好用胡麻油来调馅,和羊肉的鲜味非常搭。 7、包饺子最好自己和面做饺子皮,外面买的饺子皮比较干硬,不容易捏合,易破皮。包饺子用的面团要和得稍软一些,两次醒面,两次揉面,把面团充分揉光滑后搓成长条,下剂子,然后擀成饺子皮,包入饺子馅。 8、锅里加入适量清水,水开后下入饺子,开锅后加入一碗凉水,再次开锅后煮1分钟左右即可捞出。
浏览量:778次
羊肉汤最正宗的做法
羊肉汤最正宗的做法
羊肉汤是一道以羊肉为主食材的菜品,常在冬至、大暑和伏羊节时食用,有健腺益气,温补肾阳效果。制作羊肉汤需要用到的主要原料有羊肉、辣椒油、花椒面、盐、等,羊肉汤的汤汁颜色发白,肥而不腻,正宗羊肉汤没有膻味,香气四溢,吃起来非常鲜美。正宗羊肉汤的做法准备好羊腿一只,羊肋骨一排,少许葱花和香叶,胡椒粉、草果、生姜、鸡精等调味料。首先将羊腿上的肉剔下来,进行骨肉分离,然后将骨头剁成几个小段,用清水洗净,羊肉也用清水洗净后放在一边备用。准备一个大碗,在碗中倒入清水,将羊腿和羊肉放入,保证清水没过骨肉即可。加入5小勺料酒、5勺食盐浸泡,这样可以祛除羊肉里面的血水,煮好的汤才没有腥味。锅中加水,将泡好的羊肉倒入锅中,再倒入一勺料酒,用大火烧开,继续煮沸5分钟,进一步将羊肉里面的血水全部煮出来。煮好之后的羊肉捞出用清水洗干净。锅中洗净,加水烧开,开大火放羊肉,然后将准备好的香叶、草果、姜、葱段和胡椒粉等调料放入。羊肉汤熬制过程中不能盖锅盖,熬煮一个小时之后将葱段、姜、草果、香叶等调味料捞出,然后大火转小火继续煮半个小时,然后将羊肉捞出来放凉后切片。在刚熬好的汤中加入几块白萝卜去膻,羊肉回锅煮10分钟,然后放一勺盐、一勺鸡精调味,再撒上一点葱花,羊肉汤就做好了。
浏览量:877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