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

嵇康(223年-263年),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哲学家、作家,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他在魏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他博学多才,崇尚老庄,与当时阮籍等人号称“竹林七贤”。与阮籍齐名,并称嵇阮。

嵇康生活在封建社会秩序经过农民战争而遭到一度破坏之后,他的一生又与魏晋之间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弘论》),还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所以,他的思想,在清谈思想中成为一种突出的典范。后来,他遭到礼法之士的忌恨,在钟会的建议下,被当权者司马氏所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广陵散》,叹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

在他死后,其思想主张在东晋及南朝受到了极大的推崇,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构成理论。他坚持思想与人格的自由,不追逐世俗名利,为追求正义而牺牲的品质,被后世视作中国传统文人清廉正直、不畏强权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

嵇康简介资料
艺术、文学、养生等多方面均有所成
《养生论》《琴赋》《与山巨源绝交书》
223 年
叔夜
Ji Kang
263 年
223 年 - 263 年
音乐理论家
嵇康相关文献
嵇康为何寓居山阳
嵇康为何寓居山阳 ,远离政治旋涡嵇康生于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至高贵乡公景元四年(公元26
查看全文
嵇康
嵇康,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县(今
查看全文
嵇康与音乐
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弘论》),还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遭到礼法之士的忌恨,被当权者司马氏所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广陵散》,叹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以后人们多认为这首乐曲表述了他愤恨不平的情绪。他的《声无哀乐论》针对儒家音乐思想,强调对音乐的领略因人而异,虽有其片面性,但深人探讨了音乐美学的各种问题,不失为我国古代重要的音乐理论专著。他的《琴赋》生动地描述了琴曲艺术的多种表现,并评论了当时的一些琴曲,具有可贵的史料价值。此外,他还作有琴曲《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即嵇氏四弄,与蔡氏五弄合称《九弄》。另外还有《玄默》、《风入松》、《孤馆遇神》等琴曲也传为他的作品。嵇康生活在封建社会秩序经过农民战争而遭到一度破坏之后,他的一生又与魏晋之间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所以,他的思想,在清谈思想中成为一种突出的典范。嵇康的音乐思想集中表现在他的《声无哀...
查看全文
嵇康
司马篡魏东汉末年,因为长年的政治腐败与土地兼并,在汉王朝的土地上引发了全国规模的农民起义——黄巾之乱。紧随而来的政治更迭、军阀割据,最终使得汉王朝四百余年的统治走向了终点,也对这个国家的经济以及生活于其上的人的思想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持续数十年的战乱、饥荒、瘟疫导致全国人口锐减90%,以致出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悲惨景象。公元220年,在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战乱后,魏文帝曹丕篡位自立,迫汉献帝刘协禅让,建立了曹魏。紧接着,刘备、孙权也先后在西南和东南称帝,建立了蜀汉与东吴(三国),中国进入三国时期。三国各自推行一定的休养生息政策,使得社会经济在这段时期内经历了一个相对平稳的恢复期。然而即使如此,由于政治上的对立,三国之间仍然不间断地有大小战争爆发。公元239年,魏明帝曹睿英年早逝,生前没有留下男性子嗣,其认养的继承人魏少帝曹芳当时也只有8岁。曹睿临终时诏令宗室大臣曹爽与重臣司马懿为...
查看全文
嵇康简介揭秘嵇康之死
嵇康简介揭秘嵇康之死说到嵇康其实还是很有厉害的一个人的,他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啊,还有开创了什么玄学新风,这在当时的三国时期,也是响当当的人物了,那么有的网友要问了,话说这个嵇康的死好像十分的蹊跷的,那么这个嵇康到底是怎么死的呢?还有关于嵇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下面跟随小编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嵇(jī)康(224年-263年,一作223年-262年),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幼年聪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又喜爱老庄学说。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郎中,调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隐居不仕,屡拒为官。因得罪司隶校尉钟会,遭其构陷,而被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嵇康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袁宏称其为“竹林名士”之...
查看全文
嵇康相关标签
生年不详
古琴演奏家
卒年不详
嵇姓
中国古代音乐家
濉溪人
中国散文家
中国诗人
三国作家
三国被处决者
哲学家
竹林七贤
散文家
音乐家
哲学家
家族谱大览
1.康氏家谱
原书: [四川] : 资阳文献整理出版学会, 1993年. 1册(81页). 收藏者 :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 编者 : 康政举,名洪仁. 政举乃其字. 受姓祖 : (周) 康叔,名封. 文王之子. 迁蜀祖 : (明清之际) 康胜珍. 原籍广西桂林,后徙四川资阳县石龟河. 三大房祖 : (清) 康奇志 ; 康奇俊 ; 康奇仁. 散居地 : 四川省资阳县等地. 书名据书衣题编目. 广西灵川县
浏览:100
康氏家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晋阳康氏合修族谱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棑溪康氏族谱 [10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四德堂九修, 民国7[1918]. 存2册. 注 : 此谱不全,残存卷5-10. 且卷8缺页许多. 遂川一世祖 : (唐) 康如绚,号长厚. 棑溪始祖(16世) : (明) 康原辉,字章武,号峨峰. 原辉下派祖 : 康隆,字奕丰,号元长(杏林元长派) ; 康湖,字带五,号亨会(洲上亨会派) ; 康槃,号利和(车田利和派) ; 康渠,字圣则,号贞干(天星盘贞干派). 字派(20-34世) : 廷宗天应元 启(奇)万世贤良 文武相承垂. 散居地 : 江西省遂川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签题 : 康氏家谱.
浏览:0
嵇氏宗谱 [8卷]
宋朝南迁始祖 : 嵇颍字公实(宋) 无锡始迁祖 : 嵇廷用字觐南又号晋楠 散居地 : 江苏省无锡县等地
浏览:0
信川康氏世谱源流
国立中央图书馆, 1200-1919 始祖康虎景的子孙录
浏览:0
嵇康导读知识
嵇康怎么读
嵇康怎么读
嵇康:jīkāng,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 嵇康自幼聪颖,身长七尺八寸,容止出众。他博览群书,广习诸艺,尤为喜爱老庄学说。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司马氏掌权后,隐居不仕,拒绝出仕。景元四年(公元263年),因受司隶校尉钟会构陷,而遭掌权的大将军司马昭处死,时年四十岁。 嵇康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名列“竹林名士”之一。他的事迹与遭遇对于后世的时代风气与价值取向有着巨大影响。 嵇康工诗善文,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又注重养生,曾著《养生论》,今有《嵇康集》传世。
浏览量:2088次
嵇康广陵散的故事
嵇康广陵散的故事
《广陵散》又称为《广陵止息》,是中国古代名曲,是中国音乐史上非常著名的古琴曲,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魏晋琴家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据《晋书》记载,嵇康游玩洛西时,有一古人赠给他《广陵散》曲谱。关于这件事有一则神鬼传奇,嵇康好琴世人皆知,有一次嵇康夜宿月华亭,夜不能寝,起坐抚琴,琴声悠扬动听,竟然打动了一位鬼魂,那个鬼魂便将《广陵散》传给嵇康,并与他约定不能将这首曲子教给别人。嵇康与《广陵散》有关的最有名的故事是“广陵绝响”。景元四年,当时嵇康的好友陷入事端,嵇康出面帮好友作证,却触怒了司马昭。当时嵇康卓越的才华已经引人记恨,借此机会,司马昭决定下令处死嵇康与他的好友。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请求朝廷赦免他,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任教,他们的求情并没有凑效。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抬头观察时辰,向兄长嵇喜要来平时爱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放下,叹息道:"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从容就戮。
浏览量:2107次
嵇康简介资料
嵇康简介资料
嵇康是三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嵇康字叔夜,出生于谯国铚县,传闻他自由聪明好学,仪态举止在同龄孩子中颇为突出。少年时他博览群书,尤其喜爱老庄学说。嵇康早年迎娶魏武帝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拜官郎中,授中散大夫,世人称他为“嵇中散”就是来源于此。司马氏掌权后,嵇康隐居不仕,拒绝出仕。后来受人陷害被司马昭处死,享年四十岁。嵇康是竹林七贤之一,他与阮籍等人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嵇康工诗善文,通晓文学、音乐,反对名教思想,崇尚老庄,有作品《与山巨源绝交书》《琴论》《养生论》等传世。其作品风格清峻,反映出时代思想,并且给后世思想界、文学界带来许多启发。
浏览量:1760次
嵇氏四弄的琴曲是什么
嵇氏四弄的琴曲是什么
《嵇氏四弄》是中国古代一组著名琴曲,包含《长清》《短清》《长侧》《短侧》四弄,创作者是三国魏朝音乐家嵇康。《长清》、《短清》两首曲子取意于雪,言清洁无尘之志,厌世途超空明之趣。《长侧》、《短侧》则诸谱皆不见题解,不过两者结构、意趣皆与《长清》、《短清》一般,推测同样是取意于雪,言清洁无尘之志,厌世途超空明之趣。这四弄异曲而同工。其志在高古,意趣深远,若寒潭之澄深,有意游千古,造化自然之趣也。
浏览量:1188次
广陵散古琴曲
广陵散古琴曲
《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他是著名十大古琴曲之一。嵇康以善弹此曲著称《广陵散》的来历也与其有关。据《晋书》记载,此曲乃嵇康游玩洛西时,一位古人所赠。而《太平广记》则记载说,嵇康好琴,某次嵇康夜不能寐,在月华亭抚琴时,一位幽灵传《广陵散》于嵇康,更与嵇康约定:此曲不得教人。《广陵散》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后来曾一度遗失。后人根据宫廷的《神奇秘谱》中的记载,重新整理,形成了我们现在所听的《广陵散》。《广陵散》以古老著称,也是现存唯一具有戈矛杀伐战斗气息的古琴曲,演奏过程中使用琴、筝、笙、筑等乐器,属于大型琴曲。陆游在《九月一日夜读诗稿有感走笔作歌》表述:“放翁老死何足论,《广陵散》绝还堪惜。”文天祥也曾言:“万里风沙知己尽,谁人会得《广陵》音?”
浏览量:1079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