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223年-263年),魏末琴家、音乐理论家、哲学家、作家,字叔夜,谯国铚(今安徽宿县西南)人。他在魏任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他博学多才,崇尚老庄,与当时阮籍等人号称“竹林七贤”。与阮籍齐名,并称嵇阮。
嵇康生活在封建社会秩序经过农民战争而遭到一度破坏之后,他的一生又与魏晋之间的政治斗争密切结合。他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释弘论》),还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与山巨源绝交书》)。所以,他的思想,在清谈思想中成为一种突出的典范。后来,他遭到礼法之士的忌恨,在钟会的建议下,被当权者司马氏所杀害。临刑前从容弹奏《广陵散》,叹息说:“《广陵散》于今绝矣!”
在他死后,其思想主张在东晋及南朝受到了极大的推崇,成为魏晋玄学的重要构成理论。他坚持思想与人格的自由,不追逐世俗名利,为追求正义而牺牲的品质,被后世视作中国传统文人清廉正直、不畏强权精神的代表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