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鄢姓大人物
鄢姓大人物 导读:

  当今鄢姓人群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31%,总人口大约有39万。有名的鄢姓名人主要有:

  鄢高

  明朝正德年间,做了县官。他为人正直,对地方上的有权人和有势人,都不买帐,他们要盘剥百姓,鄢高宋宁可得罪他们,也不让百姓吃亏。由于他得罪了许多人,就被贬职去做小官了,可老百姓都赞扬他,说他的好处,说了几代人。

  鄢桂枝

  明四川大足人。嘉靖中举人。授翼城知县,多惠政,邑以大治。擢剑州知州。禁民私卖田与丽江民。

  鄢鼎臣

  明江西丰城人,字玉铉。天启中举人。崇祯中署宜黄县学教谕,日率诸生攻读。岁饥,力请知县发赈。有兵事,捐资犒义勇,以加强守备。

  鄢懋卿

  明江西丰城人,字景卿。嘉靖二十年进士。由行人擢御史,累进左副都御史。附严嵩,得为总理两浙、两淮、长芦、河东四盐运司盐政。尽握天下利柄,所至市权纳贿,滥征苛敛。性奢侈,至以文锦被厕床,白金饰溺器。官至刑部右侍郎。嵩败,落职戍边。

  鄢正畿

  字德都,明末福建永福人。明朝灭亡后,他面向北方恸哭,几乎气绝;从此遁迹深山,也不应科举考试,常写诗作文表明心迹,自号亦必道人,后赋绝命篇,与御史林逢经俱投溪水自尽而死。

...
热点动态
有着六百多年历史的古宗祠永泰县大洋镇鄢氏宗祠
麟阳村位于福建省永泰县大洋镇,虽名不见经传,但人文景观十分丰富。“麟阳塔”位于村口,坐东朝西,面积约10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36平方米,为5层木结构,六角形,塔高27米,周长42米,边长7米。此塔为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年)建,现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从“麟阳塔”到“五显宫”和“鄢氏宗祠”呈直线,为人们访古探胜提供了极好的条件,也是个很值得一看的旅游景点。600年前,始祖鄢识原籍江西抚州,明洪武年间中举,曾任过四川荣县知县、浙江金华府知府,后被谪福建南平,动身前病逝。其妻杜氏携法真、舍孙、法春三子来闽,于明永乐二年(1404年)至永泰麟阳,自此久居于此。至今已传25世,4000多户,近两万人。“鄢氏宗祠”的创始人是十六世祖鄢耀枢,他是清末举人,博古通今,为厦门大学汉文教授。此宗祠为土木结构,具有明代建筑风格,占地2000多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祠堂屋顶翘脊,回廊环通,上落正...
5863次浏览 查看阅读>>
中华姓氏变迁:改姓·赐姓·贬姓
中国人十分重视姓氏。中国姓氏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姓氏是一种非常稳固的文化现象,祖先留下的姓氏,无论美与不美,子孙必须世代相传,不得随意改变。“坐不改姓,行不改名”是中国人的家族血缘情结。但是,世界上没有不变的事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特别是政治因素的变化,促使某些姓氏的变动。这些变动对于整个姓氏系统而言,仍然是个别的、局部的,有的是暂时的,却又是普遍的、经常发生的。改姓问题。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除汉族以外,还有五十多个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在历史上有的有姓、有的没有姓。在中华民族大融合中,许多少数民族改用汉姓,或依照汉族习惯新创自己的姓氏。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拓跋氏、慕容氏、贺兰氏等都改用了汉姓。据《魏晋·官氏志》记载:北魏孝文帝拓跋宏于太和二十年(497)颁诏将皇族拓跋氏改为元氏(天下第一姓),同时把113...
3587次浏览 查看阅读>>
张姓在韩国也是大姓哦
一、仁同张氏概况仁同张氏,又称仁东张氏,韩国张氏是大姓,居韩国274个姓氏之第9位,几乎全部渊源于中华张氏,有40多个本贯,仁同张氏为其中之一。仁同位于庆尚北道西南部的龟尾市,新罗景德王设仁同郡。韩国历史上最早的张氏是中国五代时东渡的浙江张源及张贞弼父子,以安东为本贯。现在韩国张氏各派的家谱已经合谱,把张贞弼作为韩国张氏的都始祖即总始祖。仁同张氏始祖为张金用,王氏高丽的开国功臣,封三重大匡神虎卫上将军。其后著名人物有朝鲜肃宗时的张禧嫔,燕山君时期的领议政张顺孙,朝鲜仁祖时的儒学家张显光,韩国前总理张勉、张泽相,前情报官员张世东,明星张根硕等。韩国最大的张氏宗族:仁同张氏韩国前总理张泽相(1893-1969年)在韩国的张姓约十三万户中,仁同张氏就占十万多户,约占80%,在全国有27个分支。首尔有一个以仁同张氏为主要成员的“全国张氏大宗会”,其团体功能是以修筑始祖张贞弼的墓地和庙堂为主,谋求全...
12498次浏览 查看阅读>>
中华姓氏历史,各个姓氏由来
(1)古代的姓沿用至今。姓作为氏族公社时期氏族部落的标志符号而产生,其后人有的便直接承袭为氏。母权制氏族社会以母亲为姓,所以那时许多姓都是女字旁。如:姬、姜、姒、姚等。(2)周朝的诸侯国号或所封的邑演变而成。如我们所熟悉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齐、鲁、楚、卫、曹、胡、许等,皆成为今天常见姓。邑即采邑,是帝王及各诸侯国国君分予同姓或异姓卿大夫的封地。其后代或生活在这些采邑中的人有的便继之为氏。如周武王时封司寇岔生采邑于苏(今河北省临漳县西),岔生后代便姓苏。(3)以乡、亭之名为姓氏。这类情况不多,今日常见姓有裴、陆、阎、郝、欧阳等。(4)以居住地为姓氏。这类姓氏中,复姓较多,一般都带邱、门、乡、闾、里、野、官等字,表示不同环境的居住地点。(5)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氏。出自此条的姓氏很多,据统计有五六百个,其中复姓近200个。如周平王的庶子字林开,其后代以林姓传世。宋戴公之子公子充石,字皇父,其...
4409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台姓始祖是谁?台姓与哪个姓氏同源?
台姓始祖是谁?台姓与哪个姓氏同源?
比如小编曾经看见网上贴的可能是班级名单还是什么名单中,就有“王者荣耀”、“张宇浩天”、“陈许晨曦”等等名字。咱们今天单姓变为复姓,但古时候复姓变为单姓的情况却非常常见。比如说“台”姓和“澹”姓就曾经源于同一姓“澹台”,两姓有共同的先祖“澹台灭明”。传说古代春秋时期,鲁国有一座山叫“澹台山”,有一位文士以山为姓,取名“澹台灭明”。当时南边还有一座湖叫“澹台湖”,所以也有说是文士南下游历的时候,曾住在湖边,以湖为姓的。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复姓澹台渐渐的改成单姓,大多数姓“台”,还有就是“澹”姓。澹台灭明是孔子的得意弟子,位列七十二贤,唐玄宗时封“江伯”,宋真宗时期升为“金乡侯”从祀孔子。澹台明灭虽然文采出众,但是本人却长的十分丑陋。他想要拜孔子为师,孔子见他丑陋,认为没有什么大的才华,于是拒绝了。后来孔子的弟子子游做武城宰时,孔子让他推荐贤德的人才。子游与澹台灭明相交,知道此人有大才,于是向孔...
秦国国君究竟姓什么?是姓赢还是姓赵
秦国国君究竟姓什么?是姓赢还是姓赵
长期以来,历史书籍上都写着,秦国历代君王都是姓赢,已经成为共识,偏偏有一些人认为秦国国君姓赵,秦始皇叫“赵政”,不叫“赢政”,这是历史专家和历史书都弄错了吗?司马迁的史记详细记载了秦国祖先的族谱,在舜时代,秦国祖先被赐姓为“赢”,而且形成很多分支。主干一支,在商纣王时期,“蜚廉”为商纣王的臣子,“蜚廉”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恶来”,次子名叫“季胜”。“季胜”的后代“造父”,为周穆王驾御战车有功,被封在赵城,以地名为氏,从此以后,他的后代都姓“赵”,后来发展成为赵国。“恶来”的后人开始也因为“造父”的功劳,也姓“赵”氏。因此很多人据此认定:秦国历代国君,包括秦始皇在内,都是姓“赵”而不是姓赢!但是“恶来”的后人,虽然一段时间姓“赵”氏,但是几十年后,因为为周天子养马有功,被册封在“秦”这个地方,以“秦”为国号,为附庸(诸侯等级从高到低为:公、侯、伯、子、男、附庸),恢复了赢姓的宗主地位,从此...
这些姓曾是贵族,有你的姓吗?
这些姓曾是贵族,有你的姓吗?
满族凌姓,在满族老姓有伊拉里氏、那木都鲁氏河北丰宁满族凌姓与辽宁葫芦岛满族凌姓是同一家族,在以前的满洲是正黄旗,而且都是清康熙年间从北京调拨到当地驻防的。这支凌姓祖上出自东海女真,但老姓是什么目前已经很难考证了。猜测,那穆杜鲁氏,或依拉里氏的可能性比较大。[伊拉里氏]IlariHala见于《清朝通典:满洲八旗姓》,又做“伊喇里”“伊拉礼”“伊喇立”,世居乌喇(今吉林省永吉县境)、叶赫(今吉林省梨树县)、蜚优城(今吉林省珲春)、伊罕阿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松花江,后改汉字姓伊、何、赵、尼、潘、苏、许、岳、禹、仉、凌、柏、樊、郝、靳等。著名人物有:刑部尚书阿山,两广总督、弼德院顾问大臣增祺,兵部尚书索诺和,黑龙江将军沙纳海,副都统旦代,吏部侍郎副都统旌额理。锡伯族有伊拉里氏。[那木都鲁氏]NamuduluHala见于《皇朝通志:满洲八旗姓》。又作纳穆都鲁,满族最古老的姓氏,金旧姓“纳谋鲁”,...
《花木兰》中的木兰姓什么?姓“花”还是姓“朱”?
《花木兰》中的木兰姓什么?姓“花”还是姓“朱”?
“木兰”其人出自北朝民歌《木兰诗》,在这首长达300多字的叙事诗中,生动地描绘出少女木兰替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而归的传奇故事,也成功地塑造了“木兰”忠孝双全、机智勇敢、不慕荣利的巾帼英雄形象。我们现在说的“木兰”,通常是指“花木兰”,即木兰姓“花”。然而,《木兰诗》里对这位女主人公的身份并没有特意说明,只是用“木兰”二字做了最简单不过的描述。其中,关于人物的姓名、出生、籍贯、家世等信息都未曾提及。《木兰诗》里的“木兰”二字到底指的是姓木名兰,或是名字叫木兰,还是其他什么称谓呢?而根据宋人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五中,最早收录《木兰诗》的南朝陈代僧人智匠《古今乐录》里“木兰不知名”的记载来看,民歌中最初传唱的“木兰”,不过是个笼统的称呼罢了。既然连最初的材料都不曾交代清楚“木兰”的真实身份,那么,后世家喻户晓的“花木兰”是从何而来的?“木兰”究竟姓什么呢?千百年来,木兰女扮男装保家卫国的故...
高姓和什么姓有世仇?
高姓和什么姓有世仇?
高姓和什么姓有世仇?有什么历史渊源有人知道吗?即刻扫码,参与高氏家族话题讨论!
中华民族11969个姓氏有人姓“毒”有人姓“死”
中华民族11969个姓氏有人姓“毒”有人姓“死”
中华民族姓氏:中华姓氏源远流长,每个姓都包括非常独特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它开枝散叶,生生不息,孕育出优秀的中华儿女。每一姓都有它的代表人物,当然,每一姓也都有不肖子孙。姓的出现有早有晚,比如姬姓,非常古老;妫姓,非常古老;姚姓,也非常古老。姓的出现有早晚,底下的人口数也有天壤之别,大姓一个亿,小姓几万,都有。但姓与姓之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个大家千万要搞清楚。《百家姓》是不是记录了所有的姓呢?如果不是,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个姓呢?我用的是最通行版本的《百家姓》,四字一句,一共142句,568个字,是“三百千”里面字数最少的一部。里边讲到的姓504个,单姓444个,复姓60个。可在中华姓氏的大海里边,这是沧海一粟。中华民族到底有多少姓啊?老实说,不知道,说不清楚,我看也没有人说得清楚,尽管现在调查手段已经非常先进。我手头有比较新的数字,在1996年的时候,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姓有11969个,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