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新西湖十景和旧西湖十景
新西湖十景和旧西湖十景 导读:

杭州的西湖兼具自然风光与人文踪迹,西湖十景也在时代进程中不断变化。

西湖十景是指南宋到清朝的十大特色景区,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双峰插云,雷峰夕照,南屏晚钟。这些景观涉及了春夏秋冬、晨晌昏夜、晴雾风雪、花鸟虫鱼等多种景观特色。

1984年,《杭州日报》社、杭州市园林文物管理局等5家单位联合发起举办新西湖十景评选活动。1985年公布了西湖十景:云栖竹径、满陇桂雨、虎跑梦泉、龙井问茶、九溪烟树、吴山天风、阮墩环碧、黄龙吐翠、玉皇飞云、宝石流霞。后来这十景被称为旧西湖十景。这十景侧重于自然风景,且基本于季节的更迭息息相关。

2007年,杭州市发起了“三评西湖十景”活动。新十景为:灵隐禅踪、六和听涛、岳墓栖霞、湖滨晴雨、钱祠表忠、万松书缘、杨堤景行、三台云水、梅坞春早、北街梦寻。新西湖十景更加侧重将自然风景与人文底蕴相融合。

由于西湖风景众多且分布都较为聚集,因此许多游客都会选择在西湖随意行走。同时,西湖观赏路线规划也存在诸多的可能性,往往会贯穿很多西湖的著名景点。


...
热点动态
宋之问曾邂逅骆宾王受其启发写就《灵隐寺》
敏而好学和诲人不倦彰显人格魅力,虚心求教和真诚待人铸就成功辉煌。宋之问是初唐时期的著名诗人。一个天高云淡的秋日,他来到杭州灵隐寺。这儿登楼可观沧海,出门即见江湖;寺内建筑典雅秀气,如诗如画。夜色阑珊,皎洁如水的月光洒在山涧溪流之上,波光粼粼,若明若暗,像一幅美丽而多彩的画图,秀色可餐,怡人舒心。伴随着略有凉意的夜风,宋之问闲庭信步,触景生情,信口吟道:“岭边树色含风冷……”这句诗因为是偶然得之,故后面的句子就卡了壳。宋之问边走边思考,走到大雄宝殿门前,忽然听到一个声音,带着挖苦的味道:“信口吟诗,风光就
830次浏览 查看阅读>>
灵隐寺
历史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历史。印度僧人慧理来到中国传教,后因此处景色奇幽,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当地建立寺院,取名为“灵隐”。五代时吴越国王钱俶笃信佛教,对灵隐寺的建设倍加关心。当时灵隐寺达到了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千的规模,成为江南地区的佛教名刹。著名僧侣永明延寿、大慧宗杲等人,都曾担任此寺的住持。传说中的济颠和尚也在此寺出家。而净土宗十三祖印光法师亦曾担任此寺的住持,开灵隐寺为净土道场之风。南宋时期僧人普济在灵隐寺编撰《五灯会元》,成为禅宗经典之一。
4026次浏览 查看阅读>>
三潭印月的来历三潭印月的传说
三潭印月的来历三潭印月的传说,西湖里有三座石塔,象三个宝葫芦一样,长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每到中秋之夜,明月
1390次浏览 查看阅读>>
白堤和苏堤的真实来历:白堤与白居易没关系
白堤和苏堤的真实来历:白堤与白居易没关系,凡到过杭州西湖者,大约极少有人是不曾徒步走过“白堤”“苏堤”这两条著名长堤的
1486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苏轼诗中为何总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
苏轼诗中为何总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
苏轼诗中为何总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苏轼为什么总喜欢把西湖和西施牵连到一起,并且总是在宣扬范蠡功成身退,携美女西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
南宋南宋时的十景位置基本靠近西湖或就在湖中。据南宋祝穆《方舆胜览》、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当时的西湖十景为:平湖秋月、苏堤春晓、断桥残雪、雷峰落照、南屏晚钟、曲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两峰插云。西湖十景的称呼虽然起源于南宋,但在当时却并不是很公认。而十景的名称多出现在有关西湖山水画的题名中,或是南宋后期的一些诗词的名目中。苏堤春晓雷峰夕照麹院风荷花港观鱼柳浪闻莺三潭印月元代元朝时的西湖十景有别于南宋。部分景点的位置已超出了西湖的范围。元代西湖十景分别是:六桥烟柳、九里云松、灵石樵歌、孤山
西湖流传的那些古怪传说你知道西湖四大怪分别指的是什么吗?
西湖流传的那些古怪传说你知道西湖四大怪分别指的是什么吗?
西湖流传的那些古怪传说你知道西湖四大怪分别指的是什么吗?,在杭州古代就流传四大怪的传说,其实不是别的什么很奇怪的怪物,而是在说杭州著名
西湖龙井茶采茶期开始,春茶是几月份采摘上市的?
西湖龙井茶采茶期开始,春茶是几月份采摘上市的?
今年春天杭州的龙井茶采茶已经开始,我国春季各个品类的新茶也即将开启陆续上市的前奏,今天小谱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西湖龙井茶以及和我国春茶相关的茶文化。
杭州西湖边因柳树而闻名的景点与诗词文化探寻
杭州西湖边因柳树而闻名的景点与诗词文化探寻
“一株杨柳,一株桃”,每每到了春天杨柳树抽芽,桃花盛开时,杭州的西湖就像一副天然的画卷展现在世人眼前。可以说杭州西湖美景闻名于世,自古到今留有很多脍炙人口的人物故事外,也产生了诸多的自然及人文景点,而与杨柳树相关的美景来看,最为世人熟知的想必定然是“六桥烟柳”和"柳浪闻莺",但其实,西湖的垂柳从各个景点的景观来讲又都是穿插、自然融入其中的,可谓在临水景观处缺一不可。就杭州西湖边的柳树而言,族谱网小谱从一些文献古籍或流传故事、古画中寻找蛛丝马迹,也不难发现,西湖垂柳在古时候就有,且是广为令人赞颂的。唐代现
杭州雷峰塔的来历,西湖十景雷峰塔的历史变化
杭州雷峰塔的来历,西湖十景雷峰塔的历史变化
雷峰塔位于浙江省会杭州市西湖南岸的夕照山上,这是一个国内知名的古建筑,从民间轶闻传说上又和白蛇传相互牵连,但从雷峰塔的来历角度来看,最早是由吴越末代国君钱俶在当时为了供奉佛螺髻发舍利、祈求国泰民安而建,建造的年代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约为公元977年,在后世的历朝历代中曾经有过多次的毁坏和重新修建,现在在杭州西湖景区夕照山上看到的雷峰塔为1924年9月25日倒塌后,按原雷峰塔原型设计并于2002年重建竣工的。我们从雷峰塔主体结构上来看,主要是一个平面八角形体仿唐宋楼阁式塔,在各层还盖有铜瓦,转角处设有铜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