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团子怎么做的
清明团子怎么做的 导读:

    清明团是一种在清明节前后吃得节令食物,尤其在南方,在清明节吃青团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俗,而不同地方的清明团子在制作工艺和方法方式上也会略有所区别和差异,一般来说清明团做法上主要要用到艾叶和糯米粉、芝麻粉等来做,在制作上,首先需要采摘清明前的艾草,这个时候是的艾草最嫩的,颜色也非常翠绿。在准备好食材之后将艾叶焯过水捣碎,加入粉料中混合揉均匀。之后上火蒸,记得采用冷水上锅,蒸十五分钟之后可以试一下口感,此外清明团的制作中还需要用到馅,清明团的馅子往往有甜的和咸的两种,最为常见传统的青团馅子大多是甜的芝麻馅、豆沙馅为主。


清明团制作食材:

   糯米粉、澄面、艾草或清名草、豆沙或芝麻馅、开水、猪油、细砂糖、温水


清明团子的制作流程:

    1、准备好艾叶、清名草等食材

    2、将艾叶焯过水捣碎,加入粉料中混合揉均匀。

    3、把青汁趁热混入糯米粉后揉成面团

    4、加入馅料

    5、上火蒸,肉馅要多蒸

    6、蒸好开吃


...
热点动态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青团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有咸也有甜的?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青团为什么要做成“青色”?青团里面除了放“糖心”,能不能做成咸的?清明将近,看到超市冰柜摆放着的大大小小圆滚滚的青色团子,阿族脑子就冒出这些奇怪的问题来。青团的由来严格来说,青团并不是清明节的原产,而是寒食节的食物。为什么呢?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古人有在寒食节不生火的习俗,通常是一到三天。相传寒食节不生火吃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晋国的名士介子推。当然这个传说极有可能是古人借助晋文公和介子推的名气来增加寒食节不可以生火的可信度。至于寒食节为什么不能生火,实际上是跟古代的仪式有关。冬去春来,也就是在寒食节前后,古人要把冬天烧的柴火换成春天常用的柴火。这一更换,就会有停火和重新生火两个环节。而春天干燥,这两个环节又容易引发火灾,因此才有了寒食节不生火的习俗。既然不生火,就无法做热食。为了填饱肚子,人们会提前准备一些不用生火也能吃饱的东西。但是根据中医原理和古人的认知,吃生...
2205次浏览 查看阅读>>
清明节作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除了祭祖还有哪些习俗呢?
清明节既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与春节、端午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我们在之前的文章中就曾提到,清明节是个非常“贪吃”的节日,哪个节日离它近,它就把哪个节日“吞”掉。最典型的就是寒食节和上巳节。这三个节日的日期非常接近,一般都在农历三月上旬,寒食节在清明节前几天,上巳节则在清明节后几天。寒食节通常在冬至后105天。相传是为了纪念介子推而设,需要禁烟火、吃冷食,祭拜先祖。汉代,特别是东汉,经学兴盛,人们为了彰显孝道,一个寒食节居然要禁火一个月,很多人因此得病去世。唐代规定寒食节变成三天,分别叫大寒食、官寒食、小寒食。上巳节是中国最古老的节日之一,相传源于纪念黄帝诞辰,即祓禊的日子。魏晋之后,上巳节改为农历三月初三,风俗是水边饮宴、郊外游春。而清明节最初的主要习俗是踏青郊游,大家开开心心地出去玩,户外娱乐活动非常多,且男女共同参与,不但不是个悲...
4295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做清明果的草是叫什么,清明将至各地食俗探究
做清明果的草是叫什么,清明将至各地食俗探究
清明果是用艾草或清明草做的一种食物,在每年清明节前后清明果便在市面上悄然出现,是家家户户在清明这一天必不可少的一样食物,也是自古以来食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今天小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清明前后各地的食俗。
清明节从何而来?又有哪些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
清明节从何而来?又有哪些习俗?扫墓祭祖、踏青、插柳
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清明节有哪些习俗。1、扫墓祭祖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吗?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你知道吗?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最早的起源是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因此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