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姓是我国百家姓排名第75的一大姓,是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目前总人口约为380多万,主要来源于嬴姓、姬姓、子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
江姓起源一:源于嬴姓,《史记》中有记载,伯翳治水有功,舜帝将女儿嫁给他,并给他赐姓嬴,这是嬴姓的起源。伯益的儿子受封于江邑,并建立江国,后来江国被灭,部分国人为纪念故国改为江姓。
江姓起源二:源于姬姓。西周初年,昭王的后代被封于翁山,以邑名“翁”为姓。五代十国时期翁氏族人中有一位翁乾度,他与的五位将领义结金兰,这五位将领在战争中阵亡,为了纪念兄弟,翁乾度让自己的六个孩子分别姓洪、江、翁、方、龚、汪,其中次子姓江。
江姓起源三:源于子姓,先祖是唐朝末期宰相萧遘,唐朝末年战乱不断,萧遘次子萧祯为躲避灾祸带着全家从安徽徽州新安渡江逃往地歙县黄墩,并改姓为江,后代沿用此姓。
江姓起源四:少数民族改性。蒙古族江吉氏在明朝时期冠汉姓为江氏;清朝时期藏族部分氏族改为江姓;日本侵占台湾期间,台湾土著曾使用日本姓氏,日本战败投降后,土著改姓江。
江姓起源五:唐宣宗时,清流县有一位鲁野一公,受建州刺史,他前去就任途中为祈求平安改姓江,他的子孙后代繁衍为闽西部分江姓。
东周襄王二十九年,楚国灭江国,并将江人强迁至楚国江亭(今湖北)。战国时,江姓一部分人向南方迁移,在广西形成了一个重要聚集中心,一部分江人北逃入陈国(今河南准阳)。秦汉时期,江人主要活动于河南、山东、湖北地区,后来向西、北、南发展,河北、山西、安徽等地也有了江姓的足迹。两晋南北朝时,北方政权频繁更迭,江姓向东南的浙江等地迁移。唐宋之际,随中原居民的多次南下移民,江姓进入了赣、浙、闽广大地区。
唐宪宗元和年间,因淮西蔡州节度使吴元济僣叛割据,州郡纷乱,宰相裴度用李塑统兵讨征,徽调严急,避乱移徙,遂南迁入闽,始居汀州宁化石壁乡。一支转徙上杭绵村九磜,南宋绍兴迁至永定金丰苦竹大溪衍成“江氏金丰祖派”,开基祖百四郎公。一支迁至上杭三坪,衍成“江氏三坪祖派”,开基祖号八郎公。如今,江姓族人主要集中分布在广西、浙江、安徽三地,以广西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