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姓起源
戎姓起源 导读:

  戎(róng)姓,中国百家姓之一。戎姓的来源有四:

  一是以封国为姓氏。周朝时有戎国,为齐国附庸,出自姜姓。戎国灭亡之后,其公族后裔以国名为姓,遂为戎氏。

  二是以职官为氏。周朝时有掌管军械的官员名戎右,其后代子孙亦称戎氏,成为戎姓一支。

  三是出自少数民族。商朝以后有戎族,其中有允姓山戎,居于燕北,其后裔有不少人以族名为姓,形成戎姓的又一支。

  四是上古周朝时,宋微子之后,其子孙以戎为姓。

...
热点动态
潮汕文化—姓氏趣谈—盘蓝雷钟得姓趣谈
《辞海》载:“畲蛮,瑶民之一种,广东旧潮州府属有畲蛮,号百家畲,其人刀耕火种,因以畲名”。历史上曾被称为山越或畲瑶、山輋,畲、輋皆与畲同。我国畲族主要分布在福建、浙江、广东、江西、安徽等六省。畲族盘、蓝、雷、钟四大姓,同系“龙麒一脉”,得姓已有4000多年,且有动人的故事。故事之一:金龙立奇功赐婚三公主上古时代,天下由黄帝曾孙帝喾(高辛氏)治理。帝喾的夫人耳痛3年,后从耳中取出一条形状如蚕的金虫,置于盘中,忽然变成遍体闪光的金龙。帝喾大喜,为金龙赐名龙麒,号称盘瓠。不久,犬戎族作乱,帝喾传令:谁能取犬戎头领的首级,就把公主嫁给他。盘瓠听罢,挺身而出,潜往犬戎,趁其头领酒醉时咬断他的脖子,把首级取回献给帝喾,随之平息犬戎之乱。帝喾不便食言,又因盘瓠是条金龙而感到为难。盘瓠看出帝喾的心思,忽然开口说:“你把我放在金钟内,七天七夜不要打开,我就变成人形了。”帝喾依言行事,七天后盘瓠果然变成人,得...
6052次浏览 查看阅读>>
【阿族说帝王】由于财政拮据,死后第二年才被安葬,你知道这个皇帝是谁吗?
上篇文章,阿族带大家了解了西周皇帝,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东周皇帝。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东周的前半期,诸侯争相称霸,成为春秋时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家联手灭智氏家族,三家分晋,各诸侯相互征伐,成为战国时代。东周共传25王,历时515年,这一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制度剧烈转变的时期,以铁器的广泛使用为标志。一、周平王姬宜臼周平王(前781年—前720年)是东周第一代王,在位50年,西周幽王之子,母亲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侯之女)。西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杀死,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西南)经犬戎侵袭,十分残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许、鲁等诸侯拥戴,在申(今河南南阳北)即位,是为平王。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从镐京东迁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阳),史称东周。周平王依仗晋、郑、虢等诸侯的力量,勉强支持残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诸侯各国之间的兼并越来越有发展,中国历史从此进...
3818次浏览 查看阅读>>
湖南省有名的十大宗祠,你知道几个?
提到湖南省,大家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山清水秀的张家界旅游区,就是琳琅满目的长沙小吃街。除了吃喝游玩,这里还藏匿着几千年的家族传承地,那就是十座有名的姓氏宗祠。小谱这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这些历史悠久、记载着浓厚家族记忆的古祠堂。第一,母公祠母公祠是一座始建于清朝的祠堂,他的建筑风格不像其他宗祠一样恢弘壮丽,更像隐没在小桥流水间的一间古名居。面积不大,只是在历史的长河洗涤下变得愈发沧桑静谧。第二,高氏宗祠高氏祠堂是清代高姓族人为纪念先贤、纪念先祖而建的庙堂。湖南省的高氏宗祠坐落于湖南省中部,沩山乡的沩水上游。这座祠堂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建筑雄伟壮观,构思严谨,庄正肃穆,配合和谐,是宁乡县唯一保存完整的宗祠。第三,辛女祠辛女祠是苗族供有神母辛女的祠堂。相传,在上古高辛时期,高辛王和犬戎国经常交战,高辛王苦于和犬戎的斗争,于是下令,如有击败犬戎的,便将他的爱女辛女嫁给他。有一能变作人形的神犬叫盘瓠,他变...
3734次浏览 查看阅读>>
湖南永州刘氏流源
宁远马鞍岗刘氏始迁祖拱北公,字星灿,宋德祐元年(1275)生于江西泰和县,官湖南道州刺史,后家于宁远马鞍岗。族人多分布于广济乡之鹅婆井、石龙泉,东屏乡城盘源、新福塘、琴溪坊、东城、月亮塘、冷水、瑟琶岗等地。至1948年,已传25代,男女丁口约2000余人。宁远云潭乡刘氏始迁祖忠正公,原籍江西,宋时因避乱迁宁远县大陂洞(今云潭乡)定居。子孙散居禾亭乡拱桥刘家、仁和乡刘安仲等村。祁阳刘氏始祖庄公,号敬斋,唐时人,先世自江西抚州府宜黄县迁居吉安府泰和县,传至孔戎、孔成、孔圣、孔文、孔章、孔诗诸公,元末明初先后由江西迁居祁阳。孔戎公,南宋初期由泰和迁居清福县梧桐街,下传十一代戌公,明万历间因统军迁居永州东北羊角井。孔成公,南宋初期由泰和随军迁居零陵今永州仓前街五墩坡。孔圣生美甫,美甫生长二郎,明洪武8年(1375)任永州总镇,迁居永州。孔文生行甫、存甫,行甫七传至思政公,明洪武4年(1371)隐居...
5160次浏览 查看阅读>>
祭祀文化发展到极致的古蜀国和殷商王朝,和三星堆有什么关系?
近日,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重大考古发现之一”的三星堆遗址又有重大发现,金面具残片、巨青铜面具、青铜神树、象牙等文物的出土,再一次引发了人们对3000年前古蜀国文明的向往和讨论。与古蜀国同时期的黄河流域,同样有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雄踞中原,即殷商王朝。殷商王朝不仅拥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还是一个围绕着祭祀来运行国家大事的强大政权,将中国远古祭祀文化发展到了极致。商王朝祭祀情景祭祀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习俗。现代人们的祭祀比较文明,总的来说不外乎上上香,烧烧纸,磕磕头,摆点供品,跟逝去的先人说几句祈福的话,祈求家人平安,万事如意。但是在古代,祭祀却是一件严肃而庄重的事情。国之大事,唯戎与祀。就是说,对一个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两件事就是打仗和祭祀。打仗关乎国家存亡,祭祀关乎国家兴盛。缺一不可。在生产力和认知水平低下的古代,祭祀更是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祭祀的权力也被统治阶级牢牢掌握在手中,成为左右...
3610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竹林七贤是哪几个?竹林七贤简介
竹林七贤是哪几个?竹林七贤简介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年—249年),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称。嵇康三国魏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音乐家。字叔夜。谯国至(今安徽宿州市西南)人。嵇康是魏宗室的女婿,任过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崇尚老庄,讲求养生服食之道,著有《养生论》。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之一。《魏氏春秋》:“(嵇康)与陈留阮籍、河内山涛、河南向秀、籍兄子咸、琅邪王戎、沛人刘伶相与友善,游于竹林,号为七贤。”他的朋友山涛(巨源),后来投靠司马氏当了吏部尚书,曾劝他出去做官,他遂写了一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加以拒绝。因“非汤武而薄周孔”,且不满当时掌握政权的司马集团,遭钟会诬陷,为司马昭所杀。阮籍三国魏诗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开封)人。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在政治上本...
申国是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它是怎么灭亡的
申国是在现在的什么地方?它是怎么灭亡的
地理位置西申国始封时的地理位置,一说位于今陕西省,在宗周以西,周宣王改封之后在河南南阳形成南申国,而在陕西故地仍然保留的申国成为西申国,后南申国为楚所灭而东徙信阳形成西申国。一说申国始封地在河南南阳的唐河、白河流域,建都在今南阳市北谢地,周宣王改封“谢地”(位于淮河上游的今河南信阳)后形成东申国;,而仍以“谢”命名其城,以示不忘旧也。爵位之争申国君主初称申伯,周宣王时或因申伯为王卿士、佐宣王中兴有功、又有王舅的至亲关系,改称申伯为申侯。但“申侯”之称究竟指西申国君主还是东申国君主,仍有一定争议。民族关系关于西申国与“申戎”的关系,也存在争议。明陈逢衡《逸周书补注》与近代学者蒙文通《古代民族迁徙考》均认为,周宣王所伐之“申戎”即西申国。但《诗·大雅·崧高》称申伯为周宣王母舅,《国语·郑语》言申人必“隩爱太子”,《史记·周本纪》谓周幽王“太子”之母为“申侯女”,一说此三“申”字均指申伯迁封于南...
亲御戎车指麾三军她亲自证实谁说女子不如男
亲御戎车指麾三军她亲自证实谁说女子不如男
大辽朝皇室耶律氏和萧氏世为婚姻,所以辽国的皇后多姓萧。我们一般说的萧太后,是指辽景宗耶律贤的妻子萧燕燕,因为她在众多萧皇后中脱颖而出,是最出彩的一位,不愧为皇后中的明星。萧燕燕也叫萧绰(公元953-1009年),出身名门,是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的女儿。萧燕燕的形象对于我们来说其实并不陌生,她就是《杨家将》里面杀伐决断的萧太后的原型。不过历史上真实的萧太后却不像电视剧里那样是率领虎狼部队与北宋大战燕云十六州的母夜叉,而是一个清正贤良、深明大义,为大辽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女功臣。辽景宗耶律贤继位时,面对混乱的局面,的确想励精图治,大干一番,但无奈自己自幼就体弱多病,军国大事除了依靠蕃汉大臣之外,更重要的是他的皇后萧燕燕。他曾对大臣说:在书写皇后的言论时也应称“朕”或“予”,并把这作为一条法令,这说明萧燕燕在大辽的地位,她可代行皇帝职权。乾亨四年(公元982年)九月,辽景宗驾崩,辽圣宗即...
周宣王的儿子是谁?周宣王儿子简介
周宣王的儿子是谁?周宣王儿子简介
周宣王的儿子是谁?周宣王儿子简介周朝第十一位王。姬姓,名静(一作靖),厉王之子。厉王时国人起义,大臣召穆公虎将太子静隐藏在自己家中,被国人包围。召公以己子代替太子,使太子得以脱身。共和十四年(前828),厉王死于流放地彘(今山西霍县),大臣拥立静为王(见共和)。宣王即位后,任用召穆公、周定公、尹吉甫等大臣,整顿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时复兴。周宣王的儿子是周幽王,西周最后一位国君。周幽王姬宫湦(前795年―前771年),姬姓,名宫湦(音shēng,一作宫生),周宣王姬静之子,母姜后,西周第十二任君主,前782年―前771年在位。前782年,周宣王去世,姬宫湦继位,是为周幽王。前771年,犬戎攻入西周都城镐京,杀死姬宫湦,西周灭亡。姬宫湦死后,谥号幽王,诸侯共同拥立其子姬宜臼继位,是为周平王,史称东周。
孙瑒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
孙瑒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
孙瑒,字德琏,吴郡吴人也。祖文惠,齐越骑校尉、清远太守。父循道,梁中散大夫,以雅素知名。少倜傥,好谋略,博涉经史,尤便书翰。王僧辩之讨侯景也,王琳为前军,琳与瑒同门,乃表荐为戎昭将军、宜都太守,仍从僧辩救徐文盛于武昌。会郢州陷,乃留军镇巴陵,修战守之备。俄而侯景兵至,日夜攻围,瑒督所部兵悉力拒战,贼众奔退。王琳立梁永嘉王萧庄于郢州,征瑒为太府卿,加通直散骑常侍。及王琳入寇,周遣大将史宁率众四万,乘虚奄至,瑒助防张世贵举外城以应之,所失军民男女三千馀口。周军又起土山高梯日夜攻逼因风纵火烧其内城南面五十馀楼时瑒兵不满千人乘城拒守瑒亲自抚巡行酒赋食士卒皆为之用命周人苦攻不能克,乃矫授瑒柱国、郢州刺史,封万户郡公。瑒伪许以缓之,而潜修战具,一朝严设,周人甚惮焉。及闻陈大军败王琳,乘胜而进,周兵乃解。瑒于是尽有中流之地,集其将士而谓之曰:“吾与王公陈力协义,同奖梁室,亦已勤矣。今时事如此,天可违乎!...
骆宾王哪个朝代的初唐四杰之骆宾王资料介绍
骆宾王哪个朝代的初唐四杰之骆宾王资料介绍
骆宾王是哪个朝代的:骆宾王,唐代诗人。婺州义乌(今属浙江)人。骆宾王和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又与富嘉谟并称“富骆”。其父官青州博昌县令,死于任所。他7岁能诗,有“神童”之称。父死后,他流寓博山,后移居兖州瑕丘县,在贫困落拓的生活中度过了早年岁月。高宗永徽(650~655)年间,为道王李元庆府属,道王叫他陈述才能,他耻于自炫,辞不奉命。拜奉礼郎,为东台详正学士。因事被谪,从军西域,久戍边疆。后入蜀,居姚州道大总管李义军幕,平定蛮族叛乱,文檄多出其手。在蜀时,与卢照邻往还唱酬。仪凤三年(678),由长安主簿入朝为侍御史,因事被诬下狱。次年,遇赦得释。出狱后,曾北游幽燕,再度投身戎幕。调露二年(680),出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光宅元年(684),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积极准备改唐为周。这年9月,徐敬业(即李敬业)据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骆宾王参加了这一军事行动,被任为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