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堂
爱莲堂 导读:

爱莲堂出自北宋文学家、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他“出淤泥而不染”一生清正廉洁,周敦颐最喜欢莲花,他把莲花比作花中君子,虽然生长在河底的淤泥中,却一尘不染,在清洁的水里洗濯,也丝毫不显妖艳。周敦颐将这视为君子的品质。周敦颐后裔堂号便取“爱莲堂”,以此来纪念先人。

如今的爱莲堂里供奉着周氏先贤周敦颐、周恩来、鲁迅的画像与照片,附近菜园中的石碑上仍然有模糊的字迹,记载着爱莲堂曾经的兴盛。

爱莲堂原是周子舅父郑向庄房,处蒸水南北河风交汇衡邵驿道柘里渡边,门前有阔池种有荷花,晨露凝珠荷叶上随风舞动逗人喜爱,是西入衡州第一景——故名露水塘。因此地凉爽周子在衡逢夏来此避暑读书,三世孙周兴继“仰曾祖濂溪公遗迹在衡不忍离去”循迹而居,置濂溪公祭祀田四百亩(柘里三百里亩,石田一百亩)。

高新区柘里村爱莲堂一直是古代衡阳祀奉周敦颐重要场所,抗日战争胜利后,此地便成了衡阳周敦颐后裔们祈祖之地。解放后该建筑曾数次遭之险。但都被当地周氏后裔千方百计地保存下来。


...
文史图集精选
周敦颐
周敦颐
生平颐和园长廊绘画中的茂叔爱莲图画周敦颐生于一官僚地主家庭,年幼丧父,北宋天圣三年(1025),8岁时,母亲带他投靠衡阳舅父郑向(郑家故宅后改为濂溪周氏宗祠,在今南华大学附一医院处),宋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周敦颐随其母到京师开封。1037年郑向调任两浙转运使,周敦颐同母随迁润州丹徒县(今江苏镇江市丹徒区)。郑向见他聪颖好学,便栽培他念书,敦颐知识广泛,博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成一家之言。由于任宋仁宗朝中的龙图阁学士的舅舅郑向的推荐,做了分宁县(修水)的主簿,后调任到南安军担任司理参军。宋仁宗庆历
周敦颐的轶事典故
周敦颐的轶事典故
命名五星堆天禧五年(1021年),重阳节,周辅成同几位兄弟一起聊天,共度重阳。当时秋高气爽,远处青山如黛,近处田野里的禾根豆一片金黄。特别是村前的五个土墩子,引起大家的兴趣。大家商量着要为这五个土墩子起个名,但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名最为合适。这时,正在旁边玩耍的小敦颐,看到大人们沉思的样子,就脱口而出,说这五个土墩就像五颗星星。那东边的叫木星,南边的叫火星,西边的叫金星,北边的叫水星,中间的叫土星,合在一起,干脆就叫做“五星堆”。大人们听了,都觉得小敦颐讲得有道理,于是就将这五个土墩正式命名为“五星堆”,并
北宋著名哲学家家周敦颐的生平简介,周敦颐的人物事迹
北宋著名哲学家家周敦颐的生平简介,周敦颐的人物事迹
北宋著名哲学家家周敦颐的生平简介,周敦颐的人物事迹,天禧元年(1017年),周敦颐出生。周敦颐有一个大他十岁的同父异母的哥哥周砺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周敦颐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周敦颐
湖湘文化—湖湘名人—周敦颐,1017-1073)宋理学家。    原名敦实,后避宋英宗讳,改名敦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