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法藏

法藏

法藏法师(643年-712年),唐朝佛学高僧,又称贤首国师华严宗三祖。本康居国人,其祖父侨居长安,以康为姓。

法藏简介资料
643 年
712 年
法藏相关文献
藏历——独特的藏族历法
藏历——独特的藏族历法,从有关文献史料及国内外研究成果来看,在吐蕃王朝建立以前藏族已经拥有历法。从上
查看全文
酒乡—老酒蕴味—饮法和藏法
酒乡—老酒蕴味—饮法和藏法,绍兴酒宜加温饮用,细品慢酌,便可以尝到各种滋味,更觉暖人心肠,且不致伤肠胃。
查看全文
陕西-西安-长安法藏
法藏(643~712年),祖籍康居国(在巴尔喀什湖与咸海之间),他祖父居长安,以康为姓。17岁入太白山求法。后来听说智俨在华严寺讲《华严经》,就从太白山回到长安听讲,并经常提问,被智俨所赞赏,列为门徒,深得智俨妙旨。高宗总章元年,智俨逝世前法藏还未出家,便将法藏托咐于弟子道成。高宗咸亨元年,法藏28岁时,武后度僧,道成等连续奏状荐举,得到许可,始度为僧,只受了沙弥戒。上元元年(674)即奉诏在太原寺开讲《华严经》。后在云华寺讲经时,皇帝下旨命京城十大德为授具足戒,并把《华严经》中贤首菩萨的名字赐给他作称号,故以后称他为贤首大师。受具足戒后,经常参加翻译、讲经和著述。大大地振兴了华严宗。他和道成、薄尘等参加地婆诃罗译出《密严》、《显识》等经论十余部,共20卷。参加提云般若译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并作了疏。同实叉难陀译出《华严经》的新译,并补入日照所译的两段阙文。在参加义净及普提流支的译场译...
查看全文
法藏
生平法藏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十七岁入太白山求法。经智俨云华寺讲授《华严经》,为智俨所赞赏并收为门徒。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法藏年二十六岁,智俨圆寂前付托其于弟子道成、薄尘,请授菩萨戒,讲《华严经》兼讲《梵网经》。高宗咸亨元年(公元670年),武则天为树福田,度僧,并把住宅施舍作太原寺。于是道成、薄尘等京城耆德连状荐举,度法藏为僧,并且令隶属太原寺。此时法藏只受了沙弥戒,奉诏在太原寺讲授《华严经》。后居云华寺,武则天命京城十大德为授具足戒,并赐《华严经》中贤首菩萨之名,一般称为贤首国师。自此,法藏频繁参于翻译、广事讲说和著述。神功元年(公元697年),契丹大举寇掠内地,武则天一面派军队前往应战,一面令法藏“依经教遏寇虐”。法藏上奏道:“若令摧伏怨敌,请约左道诸法。”所谓左道,是指巫蛊、方术、诅咒、祈祷鬼神等带有迷信色彩的邪门旁道,由于危害政治,一直被严禁,但这次武则...
查看全文
法藏部
部派源流《异部宗轮论》记载为佛灭后第三百年中由化地部分出。在法显所传的大众部“律分五部”说法中,法藏部是上座部中最早与大众部发生分裂而形成的部派。现代学者如渥德尔等称法藏部可能起源于阿育王派往阿波兰多国(英语:Aparanta)传教的僧团,法藏部热衷于向外传教,在中亚发现的犍陀罗佛教原稿属法藏部。清辩《异部精释》也将法藏部列为分别说部之一。多罗那他《印度佛教史》中,将法藏部列为分别说部四部之一。宗义说一切有部《大毘婆沙论》记载了法藏部的宗义:《杂阿毘昙心论》记载了法藏部的四圣谛一时现观:《异部宗轮论》记载法藏部认为布施窣堵波会获得比布施僧众更大的果报,与制多部相对立,其他宗义大多同于大众部:汉译分别说部《舍利弗阿毘昙论》可能是法藏部的阿毘达磨诵本。《论事》之觉音注释称“阿罗汉之一切法是无漏”为北道派的邪执。五藏传说《佛本行集经》记载法藏部将佛传称为“佛本行”,有现代学者因而将其与《佛本行经...
查看全文
法藏相关标签
643年出生
712年逝世
唐朝僧人
家族谱大览
1.法氏家乘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清年间[19--?]. -2册 : 世系表 谨存卷3, 4 版心题 : 法氏宗谱 第一世祖 : 法若正(明)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1.法氏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锦晖堂, 民国年间[19--?]. -[12]双叶 谨存余庆录一册 散居地 : 江苏省武进县等地
浏览:100
2.乾隆西藏志, 2, bef. 1792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乾隆西藏志, 1, bef. 1792
收藏者: 浙江省金华市金华成蹊信息发展有限公司 为能实时提供网络用户搜寻, 此书谨有简略讯息, 谱书影像内容未经审阅. 如有错误, 请透过「意见反馈」反应.
浏览:100
1.漎溪法华李氏族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秩伦堂, 民国7[1918]. 5册 : 插图, 世系表. 上海始迁祖 : (明) 李少塘,讳大光. 上海法华镇始迁祖 : (清) 李韬文. 散居地 : 江苏省上海县法华镇. 兰溪
浏览:100
茗川胡氏宗譜, 25, 25世法錢公起世傳, 1982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82年. 28册 : 插图, 世系表, 人像. 收藏者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鼻祖 : 胡公满. 茗川始祖 : (元明之际) 胡希睦,字敬直,号飬素,行仁四三. 胡公满之32世孙. 生六子 : 胡璇 ; 胡琏 ; 胡琼 ; 胡玺 ; 胡瑶 ; 胡璋. 本谱为玺公后裔之谱. 分派祖(6世) : 胡志,字行之,行新二. 生五子 : 胡睽 ; 胡昌二 ; 胡晖 ; 胡昌四 ; 胡晤. 马介山南山支祖(7世) : 胡睽,行昌一. 章岙黄村祖(11世) : 胡存梁,号省斋,行恭三一. 底岙西岸祖(12世) : 胡汉寅,号乔西,行从廿七. 杨火煨祖(12世) : 胡汉宥,字朝宥,号恕斋,行从三十. 大豹溪坑祖(12世) : 胡汉察,号月川,行从三四. 排行 : 仁义礼智信 新昌亨贞谦 恭从明聪睿 肃又哲谋圣 贤良昭裕后 惠万古清且长 存汉公启国 文德有光崇 儒一尊世法 明忠孝传家 宝宽余万载昌. 名派(9-29世)似为 : 叔大存汉公 启国文德有 光崇儒一尊 世法明 忠孝传. 散居地 : 浙江省永嘉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卷端题 : 永嘉茗岙胡氏宗谱 谱序题 : 胡氏重修宗谱
浏览: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