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唐代 唐睿宗

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朝的第五和第八任皇帝,曾用名李旭轮李轮,他一生两度登基,两让天下。两次在位,第一次在位时间是文明元年至载初二年(684年2月27日-690年10月16日),后自行退位,由武太后临朝;第二次在位时间是景云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7月25日-712年9月8日),后退位禅让于子李隆基(唐玄宗)。李旦为唐高宗李治诸子之中排行第八,母为武则天,李弘、李贤、唐中宗李显等都是其兄长。

龙朔二年(662年),生于长安。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历封殷王、冀王、相王、豫王,领洛州牧。嗣圣元年(684年),登基即位后,皇太后武则天垂帘听政。武周建立后,降为皇嗣。圣历二年(699年),复封为相王,囚禁于宫中。参与神龙政变,实现大唐光复。景云元年(710年),平王李隆基联合太平公主发动唐隆政变后,再次成为皇帝。宠信太平公主用人干政,与皇太子李隆基争权。先天元年(712年),禅位于皇太子李隆基,称太上...

唐睿宗简介资料
长安(今
662年06月22日
睿宗
716年07月13日
648年02月27日 - 690年10月16日
710年07月25日 - 712年09月08日
玄真大圣大兴孝皇帝(754年加谥)、大圣真皇帝(初谥)、玄真大圣皇帝(749年加谥)
桥陵
唐睿宗相关文献
唐朝官吏高睿
唐朝官吏高睿,高睿,雍州万年人,隋尚书左仆射高G孙子。父高表仁,谷州刺史。睿少以明经担任桂州都
查看全文
僧睿
参考文献^《高僧传》(卷六):“释僧睿。魏郡长乐人也。少乐出家。至年十八始获从志。依投僧贤法师为弟子。谦虚内敏学与时竞。至年二十二博通经论。尝听僧朗法师讲放光经。屡有机难。朗与贤有濠上之契。谓贤曰。睿比格难。吾累思不能通。可谓贤贤弟子也。至年二十四。游历名邦处处讲说。知音之士负帙成群。常叹曰。经法虽少足识因果。禅法未传厝心无地什后至关。因请出禅法要三卷。始是鸠摩罗陀所制。末是马鸣所说。”^《净土往生传》:“初睿善摄威仪。弘赞经法。常回诸善愿生安养故。虽坐卧进止。罕曾背西。后时无病集僧告曰。生平所存愿在安养。如睿所见。固当得生。或其身口意业。未至无犯。愿施大慈。永为法朋。因款诸僧。坐而死焉。叡死之日。寺僧咸见五色烟雾出睿之房。盘旋然渐而西去之。”
查看全文
唐睿宗
生平早年经历龙朔二年六月己未(662年6月22日),李旦生于长安。李旦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第四子,初名李旭轮,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殷王,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父亲唐高宗的宠爱。李旭轮成年后,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对文字训诂方面的学问很有研究。他担任右卫大将军、洛州牧,历封豫王、冀王、相王,并更名为李轮。永淳二年(683年),李轮又改名为李旦,再次封为豫王。傀儡皇帝嗣圣元年(684年),武则天废皇帝李显为庐陵王,改立李旦为皇帝,并临朝称制,裁决一切政事。她以李旦的名义改年号为文明,册封正妃刘氏为皇后、长子李成器为皇太子。而后,李旦便被软禁在皇宫中,不得预闻政事,开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活。他不但不能随意出入宫廷,甚至在皇宫中也不能自由行动。当时,英国公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对武则天。宰相裴炎趁机请武则天还政于李旦,结果被武则天以谋反罪名斩首。武则天派三十
查看全文
酷睿
概况YonahYonah为英特尔第一代65纳米移动处理器的产品代号,基于包含Banias、Dothan代号的PentiumM处理架构,并融合了LaGrande安全性技术。浮点运算在SSE3的部分被加强并与SSE与SSE2集成,虽然目前看来整体表现稍降,但它有较大的缓存。另外,Yonah也支持NXbit。Yonah的双核布局非常类似于单个芯片内布放两个互联的PentiumM处理器。所以,这种32位的Core品牌CPU,更像是它的前驱产品PentiumM处理器,而不像它的后继产品——采用64位Core微架构的品牌为Core2的CPU.虽然Intel从2006年1月花了很大努力重新树立其“Core”的新品牌,但是仍然有很多使用了Yonah的计算机继续标示为PentiumM处理器。Core系列处理器也是第一种用于Apple公司的Macintosh计算机的Intel的CPU。CoreDuo被用于第一...
查看全文
图睿
产品介绍TegraAPX系列2008年2月11日,NVIDIA发布了用于智能手机与PDA平台的APX2500应用处理器。该处理器集成了一个ARM处理器和一个显示核心。这款处理器是由nVIDIA和微软联合研制,应用于使用WindowsMobile的电话中,提高WindowsMobile平台的多媒体处理能力。随后在2008年6月1日,NVIDIA正式发布了Tegra600系列产品,APX2500亦更名为TegraAPX2500。集成的显示核心是基于GeForce6,但加入对CUDA和双精度浮点运算的支持。芯片的制程是65纳米,核心频率750MHz,并集成256KB的L2缓存。芯片亦内置GeForce核心,支持OpenGLES2.0和Direct3DMobile标准。APX2500属于ARM11MPCore架构,其低耗电设计,使手提电话可以长时间播放音乐或高清视频。此外,它支持720p的MPEG...
查看全文
唐睿宗相关标签
唐朝三公
716年逝世
唐高宗皇子
中国太上皇
唐朝皇帝
662年出生
帝王
家族谱大览
唐河宗庄宗氏家谱[不分卷]
始迁祖:宗大汉,原籍陕西,明末迁居河南南阳唐河城西二里岗 地区:河南南阳市唐河县 编修:宗转运 年代:2004 谱载前言、宗姓起源、宗氏郡望、宗氏历史名人、堂号楹联、字派、世系、人物传略、家规家训、沧桑巨变、祖茔、附录。
浏览:0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
唐氏四修宗谱 [6卷,首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合德堂, 民国12[1923]四修(树德堂板重镌). 存9册 : 插图, 世系表. 注 : 此谱部分破损难阅. 且缺失部分琼公支, 及琇公支派系资料. 始祖 : (元明之际) 唐孟通. 由江西迁罗田. 生二子 : 唐福邦 ; 唐福泷. 二大宗派(5世) : 唐明,字国照 ; 唐显. 皆为仕麒公之子. 派祖(8世) : (清) 唐时春,字仁先 ; 唐时景,字伯先(下一子 : 唐琚,字文玉). 皆为启万公之子. 时春派下房祖(9世) : (清) 唐瑚,字美玉 ; 唐珂,字楚玉 ; 唐琼,字南玉 ; 唐琇,字朴玉. 瑚公下二支 : (清) 唐思爵,字有朋 ; 唐思学,字有荣. 珂公下四支 : (清) 唐思瑀,字有胜 ; 唐思明,字有周 ; 唐思周,字云普 ; 唐思通,字云周. 琼公下三支 : (清) 唐思贵,字为有 ; 唐思富 ; 唐思达. 琇公下五支 : (清) 唐思朝 ; 唐思碔 ; 唐思恭 ; 唐思敬 ; 唐思倡. 时景派下房祖(10世) : (清) 唐思录,字方山 ; 唐思忠,字在廷 ; 唐思恕,字体仁,号玉山 ; 唐思聪,字维哲. 皆为琚公之子. 原派(6-32世) : 志启时成思永 *敦本恢先绪 睦族裕后昆 诗书延泽普 功烈焕文明. (*为单名辈). 散居地 : 湖北省罗田县等地.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唐氏宗谱.
浏览:0
河北唐县宗高和村 : 宗氏家谱
原书: 北京市 : 华夏出版社, 2012年(保定市 : 文昌印刷有限公司). 全1册(约494页) : 插图, 世系表, 地图, 肖像. 注 : 此谱176世以上派系资料全缺. 谱内派系众多繁复, 详请细看影像第42-78页. 受姓祖 : 羲和. 受尧之命观象而立功,获赐姓为宗. 第一支祖(184世) : 宗新卯,字振泰,号老刚(新卯房) ; 宗新春. 皆为俊强公之子. 良尔公之裔 香瑞房祖(180世) : 宗香瑞,字振云 ; 宗庆尔. 皆为岭尔公之子. 二愣公之裔. 银子房祖(185世) : 宗银子,字家白. 名秀房祖(181世) : 宗名秀,字生华. 名贤房祖 : 宗名贤. 明德公之裔. 名辉房祖 : 宗名辉. 名耀房祖 : 宗名耀 第二支祖 : 宗傻逮,字名有,号老济(傻逮房). 祖强公之裔. 第三支祖 : 宗士保(士保房). 祖霖公之裔. 忠尔房祖 : 宗忠尔,字逢精,号老慎. 士朱公之裔. 臭货房祖(184世) : 宗臭货,字振闪,号老慈. 名业公之裔. 正尔房祖 : 宗正尔,字振吉. 庆连公之裔. 家栋房祖 : 宗五尔,字家栋,号老厚. 逢贵公之裔. 卯尔房祖 : 宗卯尔,字庆玉,号老分. 名雄公之裔. 字派(177-256世) : 祖明邦士名 庆逢振家有 树增宇昆德 瑞泰显浩宏 福来兴常运 仁义自忠雄 俊泉育根茂 贤达宜秉承 华云本仲兆 泽延怀尚英 志学思维贵 世润文先从 秀景汉天硕 保国万世兴. 书名据书脊题, 及版心题编目. 书衣题 : (天人堂)河北唐县宗高和村宗氏家谱. 散居地: 河北省唐县等地.
浏览:0
唐睿宗导读知识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
李隆基是谁的儿子
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励精图治,开创了开元盛世,但后来又由于政策失误,宠信奸臣,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儿子,是李旦的第三子。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和窦德妃所生,李旦则是唐高宗李治与武则天所生,是李治的第八子,武则天的第四子。李旦共有六个儿子,十一个女儿。家族世系为:李弇→李昶→西凉武昭王李暠→西凉后主李歆→李重耳→李熙→李天锡(一作李天赐)→李虎→李昞→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
浏览量:2028次
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关系
唐中宗和唐睿宗的关系
唐中宗李显和唐睿宗李旦,是亲兄弟关系,都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唐中宗李显,原名李哲,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是唐朝第四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七子,武则天第三子。683年—684年、705年—710年两度在位,唐中宗李显前后两次当政,共在位五年半。李显生于长安,初封周王,后改封英王。章怀太子李贤被废后,李显被立为皇太子。弘道元年(683年)即皇帝位,皇太后武则天临朝称制。后李显被废,在圣历元年,也就是698年召还洛阳复立为皇太子,神龙元年(705年)在通天宫复位。唐睿宗李旦,,曾用名李旭轮 、李轮、武轮。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人。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第四子,唐中宗李显同母弟。李旦前后也是两次登基,第一次登基即位后,皇太后武则天垂帘听政,天授元年(690年)武周建立,李旦被降为皇嗣,改姓为武,称“武轮”。后参与神龙政变,实现大唐光复。景云元年(710年),因唐隆政变而再次成为皇帝,到了712年的时候,禅位于皇太子李隆基,称太上皇,所以李显一共在位八年,但是真正掌权只有两年。李旦与李显的人生命运和性格特征方面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的,他们两次做皇帝,甚至都活了55岁。
浏览量:171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