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佛教

佛教

佛教(英语:Buddhism)起源于远古印度迦毘罗卫国(现在的尼泊尔)的太子悉达多·乔达摩(古译:瞿昙)(佛号释迦牟尼佛)在大约公元前6世纪对于佛弟子所开示的教导,后发展为宗教。全世界约有5亿佛教信众,常被视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在。世界上尤其是对于东亚、中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曾具有广泛的影响。佛教的字意是佛陀的教育,而不是指拜神佛的宗教,比起其他宗教教义佛教更像是一种哲理,这是由于最原始的佛教概念中,没有明确指出神明的定义甚至有些反对迷信,因而后世的佛教尽管有些神话故事与规范,始终带有一些不可知论的气息,佛教在历史上曾对世界文化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21世纪世界佛教徒的人口分布是:汉传佛教地区67.3%(3亿6千万人),南传佛教地区28%(1亿5千万人),藏传佛教地区3.4%(1千8百万人),亚洲以外地区1.3%(7百万人)。

佛又称如来、应供、佛陀、佛祖、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

佛教简介资料
(约)公元前565 年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佛教相关文献
中国佛教
中国佛教的传流汉传佛教中国的学术界和佛教界一般沿袭旧说,认为佛教是在西汉末年、东汉初年时由印度经西域传入的中原。根据记载,汉哀帝元寿元年(前2年)博士弟子景卢出使大月氏,其王使人口授《浮屠经》。到了东汉永平十年(67年),汉明帝梦见金人,于是派人去西域,迎来迦叶摩腾与竺法兰两位高僧,并且带来了许多佛像和佛经,用白马驼回首都洛阳,皇帝命人修建房屋供其居住,翻译《四十二章经》。也就是现在的白马寺。因此,在中国佛教史上,多以汉明帝永平十年作为佛教传入之年。白马寺成为中国第一座佛寺。《四十二章经》,也成为中国第一部汉译佛经。藏传佛教藏传佛教始于松赞干布时期,由毗俱底公主自尼泊尔和唐朝文成公主自中国中原将佛教传入西藏。在赤松德赞时期,印度佛教僧侣寂护将印度佛教及随瑜伽行自续派传入西藏。莲花生大师来到西藏,制服本地原始苯教,同时也接受了部分苯教内容,逐渐建立了密教的基础。藏传佛教经过朗达玛灭佛运动的破
查看全文
北传佛教
分类北传佛教其下有:汉传佛教藏传佛教日本佛教南传佛教现今主要以上座部佛教为主。历史
查看全文
小乘佛教
音义中文小乘一词译自梵语Hīnayāna,其中Hīna是小、低下意思;yāna意为乘、车子,引申为教法、或通往解脱之道;合起来是“小车子”即“低下教法”的意思。这个名词起源不可考,但是没有自称为小乘的佛教教团,而是大乘佛教对于其他佛教宗派的鄙视称呼。小乘的“乘”字在现代标准汉语中读作chéng(音同“成”)。依古音亦读作shèng(音同“剩”)。在现代标准汉语中,“乘”是多音字,shèng多用在“史乘”“野乘”等词汇。历史佛灭度后,出现上座部和大众部的根本分裂,之后各地进一步形成20多个部派。在公元前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在印度兴起,但小乘佛教部派仍继续流传。汉传随着佛教在公元1世纪开始由印度向东方传入,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同期传入中国,中国开始有大量由梵文译作中文的佛经,当中以安世高译出大量小乘佛经。汉传佛教的戒律主要传承自法藏部,以《四分律》为主流。小乘佛教部派中对汉传佛教影响最大的,为说...
查看全文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亦称“南传上座部佛教”,源于古印度部派佛教中的上座部。大乘佛教将其称为小乘佛教,这是对原始佛教与部派佛教的贬称,认为其只重自己的解脱,而不重利他(指利益大众的行为),故加以“小”字。后学术界引用之,但不含贬义。但小乘佛教却不予承认,自称为“上座部佛教”。现大、小乘间矛盾缓和,渐趋融合,因此为了增强佛界间的团结,人们主张废除“小乘”之称,而称之为“上座部佛教”。自前三世纪传入锡兰岛(今斯里兰卡),后逐渐流传进泰国、缅甸、老挝、柬埔寨、印度、巴基斯坦及我国云南傣、崩龙、布朗等少数民族地区。经典主要以巴利文语系流传,故亦称“南传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如今分布在南亚地区的佛教,可大别为四类:(1)流布于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等国家的南方上座部佛教。(2)兴起于越南,而与儒道二教混融的混成佛教。(3)过去在柬埔寨曾盛极一时的吉蔑民族所信奉的佛教。(4)爪哇、苏门答腊、马来半岛...
查看全文
部派佛教
历史所有部派共同传说,各部派皆源自于释迦牟尼的初期僧团。在各种文献中,有最初分裂为两大部,即上座部与大众部;又有最初分成三众或四众,后来分裂为十八部、二十余部的种种说法。在上座部与大众部根本分裂之后,在其中因地域、教义看法等等不同因素,在其下又分裂出不同的僧团(又称为“枝叶分裂”)。在根本分裂之后的时期,也被称为部派佛教时期。部派分化的另一个标准,是以传承的律藏来分别,传统上有律分五部的说法。佛教文献中,有一些对各部派分化的历史记载,由于各部派都想强调自己是嫡传正脉,许多内容都可能是后世主观臆想。进行历史研究的资料来源绝大多数仍是佛教文献,这些文献的写作时间与所记述事件相隔都很久远,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又经过不断更改,存在很多相互矛盾、自相矛盾之处,现代学术研究也难以建立客观、中立、纯粹的早期佛教历史。学者认为,部派分化可以分成四个时期:根本分裂后,僧团分成二部(上座部、大众部)。在阿育王在位...
查看全文
佛教相关标签
蒙古征战
蒙古帝国
佛教
宗教信仰体系
宗教
信仰体系
教派
佛教
家族谱大览
南汉志
京畿道光州郡南寒山寺庙的历史,1931年发行。 国立中央图书馆 光州枪的佛教历史,从京畿道到1931年。
浏览:0
1.直隶省滦州石佛口卢龙县安家楼卢龙县阚家庄王姓宗谱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1947?刊本影印. 1册(7页) : 世系表. 滦州石佛口始迁祖 : 王朝凤. 卢龙县安家楼始迁祖 : 王盐. 卢龙县阚家庄始迁祖 : 王逐功. 散居地 : 河北省卢龙县, 及滦县等地.
浏览:100
罗刚教授纪念集
原书: 民国67[1978]. [2], 196, [1]面 : 插图, 肖像. 散居地 : 安徽合肥县等地.
浏览:100
吉赣抚宁拂门总谱 不分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宣统元[1909]. 4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有残页. 天竺初祖 : 如来. 中国初祖 : (汉) 达摩. 居士第一祖 : (明) 罗清庵,名孟鸿,字悟空,无为居士,堂派玄清. 山东临淄人. 清庵公下派祖 : 岭南堂派祖(2世) : 罗宗光,号晓天,名佛正. 雾灵派报恩堂祖(3世) : 黄道正. 太宁长徒. 徙江西黄埠头创建报恩经堂. 斗牛形绍隆堂祖(3世) : 罗思庵,号源海. 祖籍山东. 徙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开创斗牛形绍隆堂. 华严堂祖(4世) : 金默庵,号觉海. 为思庵长徒. 南昌府丰城县人. 报恩堂雾灵山支祖(4世) : 刘洞元. 敕封镇海大法师. 江南紫溪县人. 于赣州府兴国县衣锦乡创建报恩堂. 散居地 : 江西省.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吉赣抚宁拂门总谱 不分卷
原书 :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 宣统元[1909]. 4册 : 人像, 插图, 世系表. 收藏所 : 太原市寻源姓氏文化研究中心 注 : 此谱有残页. 天竺初祖 : 如来. 中国初祖 : (汉) 达摩. 居士第一祖 : (明) 罗清庵,名孟鸿,字悟空,无为居士,堂派玄清. 山东临淄人. 清庵公下派祖 : 岭南堂派祖(2世) : 罗宗光,号晓天,名佛正. 雾灵派报恩堂祖(3世) : 黄道正. 太宁长徒. 徙江西黄埠头创建报恩经堂. 斗牛形绍隆堂祖(3世) : 罗思庵,号源海. 祖籍山东. 徙江西吉安府永丰县开创斗牛形绍隆堂. 华严堂祖(4世) : 金默庵,号觉海. 为思庵长徒. 南昌府丰城县人. 报恩堂雾灵山支祖(4世) : 刘洞元. 敕封镇海大法师. 江南紫溪县人. 于赣州府兴国县衣锦乡创建报恩堂. 散居地 : 江西省. 书名据版心题编目.
浏览:100
佛山忠义乡志 [14卷]
原书: [出版地不详 : 出版者不详], 清道光10[1830]. 10册 : 插图, 地图. 收藏者 : 日本东京 : 国立国会图书馆藏. 佛山 : 今属广东省南海县. 佛山中义乡的当地历史,现在位于中国广东省南海县,直到1830年
浏览:0
佛教导读知识
大唐玄奘
大唐玄奘
玄奘是唐代著名高僧,本姓陈,名祎,洛阳缑氏人。玄奘是我国汉传佛教四大佛经翻译家之一,也是中国汉传佛教唯识宗创始人。13岁出家,21岁受具足戒。曾游历各地,参访名师,苦读经书。但它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各位名师说法不一,于是决定西行求法,以解心中之惑。贞观三年,玄奘从长安出发,游径新疆和西亚等国,最终到达天竺,也就是今天的印度。在那里他饱读经书,学习了很多经论,并且名声大起。学成后他回到大唐,并开办大会传授教义,在唐朝获得极大声誉。从贞观十九年开始,玄奘从事译经事业,翻译了大量经论。玄奘西行对佛教的传播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不仅推动了我国佛教的发展,还加强了唐朝与周边国家的文化交流,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2016年,一部名为《大唐玄奘》的电影上映,该片讲述了历史上的唐朝高僧玄奘历时19年,不畏艰难险阻,前往天竺取经的传奇故事。
浏览量:2079次
南山文化旅游区
南山文化旅游区
南山文化旅游区,是中国最南端的山,位于海南省三亚市西南40公里处,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其空气质量和海水质量居全国首位,森林覆盖率为97%,是一座展示中国佛教传统文化的大型园区。南山无处不在显示博大精深的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是世所罕见,震惊世界的佛教名山胜地。 南山文化旅游区是国家AAAAA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中国人居住环境范例奖、中国佛教名山胜地、中国旅游业发展优先项目、海南省生态旅游示范景区。 南山主要景点有南山寺、海上观音、不二法门、观音文化苑、天竺圣迹、佛名胜景观苑、十方塔林与归根园、佛教文化交流中心、素斋购物一条街等。其中,108米海上观音是当之无愧的亮点之一,是世界首尊金玉观音菩萨塑像,闻名全海南岛的镇岛之宝。
浏览量:1341次
莫高窟的相关资料
莫高窟的相关资料
莫高窟,坐落于河西走廊的西部尽头的敦煌。它的开凿延续1000年,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它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各窟均是洞窟建筑、彩塑、绘画三位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洞窟最大者200多平方米,最小者不足1平方米。洞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佛龛窟、佛坛窟、涅槃窟、七佛窟、大像窟等。塑绘结合的彩塑内容主要有佛、菩萨、弟子、天王、力士像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泥等。圆雕、浮雕除第96、130窟两尊大佛,第148、158两大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佛像居中心,两侧侍立弟子、菩萨、天王、力士,少则3身,多则11身。以第96窟35.6米的弥勒坐像为最高,小则10余厘米。由于莫高窟的珍贵程度,对其的保护措施也不少。最首要的就是减少客流量,建立预览制度,每天限定参观人数,保持其空气湿度二氧化碳含量长久稳定。禁止游客手触壁画雕像、拍照。也建立了3D图像以供人远程观摩。
浏览量:114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