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
关羽并不是
传说中的那样厉害(但很讲
义气),只不过书中把他夸大了。与
诸葛亮一样,不论
小说,
戏曲....等..都故意夸大他们,和反面的
势力形成鲜明的对比,寓意为故意丑化强大而黑暗的势力。每个
朝代对诸葛亮和关羽都有追封。至
清朝时,关羽成了统治阶级统治的工具,顺治帝对关羽的加封的
爵位用尽了华美的语言28字皆是褒奖。尤其是
近代香港的
黑道,为加强组织的严密性,入会前拜
关公,喝鸡血。
清朝
统治者对关羽的崇拜,早从
关外已经开始。
崇德八年(1**3年),便于盛京(今沈阳)建立
关帝庙。皇太极还亲赐一块“义高千古”的匾额,定“岁时官给香烛”。入关后,又沿袭了
明代岁祭
关庙之例。对关羽为的
崇祀,如从
皇帝封敕和百姓祭祀相结合看,起源于
两宋,发展
于元
至明中叶,深入普遍
于明后期和
清代。
明末人刘侗说:“其(关羽)祀于
京畿也,鼓
钟相闻,又岁有增焉,又月有增焉”。据万历时人统计,仅
宛平县属就有关帝庙51座。当时北京城内外分属于大兴、
宛平两县。加上大兴县的关庙,明末北京城内外关帝庙总数“至少接近百所”。顺治九年(
1652年)敕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雍正时,追封关羽
父祖三代为公爵,命“天下府州县卫等
文武守土官,
春秋二祭如
文庙仪制,牲用太牢”。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以“关帝历代尊崇,迨经国朝尤昭灵贶”,故又加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关圣大帝”。同时规定
祭文由
翰林院撰拟,
祭品由
太常寺备办,官建
祠宇版位座数由
工部制造,还特准地安门外关帝庙
正殿及大门瓦改用纯黄色琉琉,与
孔庙相一致。
嘉庆十九年(1814年),
清廷在平息
京师和河南
滑县两地
天理教起义以后,即以“屡荷关帝灵爽翊卫”,加封“神勇”二字,“并颁滑县
庙宇
御书匾额曰佑民肋顺”。咸丰二年(1852年)加“护国”,次年增“保民”,六年(1856年)添“精诚”,七年(1857年)再增“绥靖”。到光绪五年(
1879年),清政府对关羽的封号已加至22个字,合称:“忠义神武灵佑神勇威显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据统计,有资料可查的50个府、州、县、乡共有480余处关帝庙宇。台湾据1930年统计,关帝庙为150座。此外,
直隶良乡又祀刘、关、张三人的
三义庙12座,霸州三义庙14座,蓟州三义庙3座。光绪《
怀来县志》称:“其外各村堡庙不俱载”。咸丰《因安
县志》说:“(关庙)在村者不可胜数”。乾隆《
宝鸡县志》称:甚至有“一村两庙”。光绪《
海门厅图志》云:“民间私祀关帝庙处处有之”。光绪《兰溪县志》载:关帝庙“四乡多有”。乾隆《
万全县志》称:“民间设祀者皆不备载”。光绪《
长治县志》云:“村镇关帝莫不崇奉”。光绪《
长汀县志》称:“关帝庙在各乡各坊者悉难数”。同治《祁阳县志》说:“村镇之处,多祀关、岳
二圣,或专或兼,祠宇未及悉登”。同治《
桂阳直隶州志》说:“民祀关帝庙,所在皆有之”。道光《
澄江府志》云:“各村落俱建(关帝庙)祀。”由此可见,关羽信仰之普及化,它已触及到县以下的村落镇堡中去了,这是
明清以来封建国家敕封
诸神中所很少见到的。关于建庙时间,如山东
潍县27座关庙,有年可考的15座,建于
宋代一座,
元代一座,明代8座,清代5座。通州(今北京通县)21座,一座建于元
天历二年(1329年),4座建于明代,其余大体建于清代。《束鹿县志》有7座关庙,除1座建于清代外,其余6座中1座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两座建于万历时,三座建于崇祯年间。广东《兴宇县志》记共有四座
明建关庙,最早的建于
正德九年(
1514年)另三座建于崇祯时,乾隆二年(177年)修一座。浙江兰溪县,有一座关庙建于
宋绍兴年间,另有四座建于清
倪苪菡
2021-07-15
0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