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条 中国戏曲

中国戏曲

戏曲是指中华文化的传统戏剧。“戏曲”一词始见于《水云村稿》中〈词人吴云章传〉,指南宋流行于民间的永嘉戏曲,是南戏戏文发展之滥觞。在河南省偃师市出土的一座宋代墓葬里,发掘出来的“宋杂剧演员丁都赛雕像砖”,是中国现存的最早记录戏曲演出活动形象的文物。尔后,“戏曲”之名迭有变迁,以“戏曲”指称“中国传统戏剧”,须待王国维《宋元戏曲考》问世,本书以“戏曲”为名,首度将中国传统戏剧推上近代学术之林,“戏曲”乃成为“中国传统戏剧”之专称。

王国维将戏曲定义成“合歌舞以演故事”,同时也指出代言体是戏曲不同于其他文类的重要特点。由此定义看来,戏曲必须具备演员、剧场、诗歌、舞蹈、音乐、代言体、演故事等基本元素。

中国戏曲相关文献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开幕
“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开幕,清代戏衣值中国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之际,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戏曲剧种
查看全文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戏剧成熟必然与商品经济繁荣相伴的论断和世界戏剧史的实际并不尽
查看全文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
中国戏曲晚熟的原因新探,内容提要:本文认为:戏剧成熟必然与商品经济繁荣相伴的论断和世界戏剧史的实际并不尽
查看全文
中国戏曲历经了哪些历史变更?中国戏曲的传承
中国戏曲历经了哪些历史变更?中国戏曲的传承,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
查看全文
中国戏曲
历史剧种中国戏曲表演根据时代分期,中国戏曲包括:原始戏剧:傩戏、巫戏汉代:百戏、角抵魏晋南北朝:代面、踏摇娘、钵头、樊哙排君难唐代:谈容娘、参军戏宋金元:宋杂剧、永嘉杂剧、戏文(南戏)、院本、杂剧(北剧)明清:传奇、杂剧
查看全文
中国戏曲相关标签
戏曲
中国戏曲导读知识
中国古代戏曲
中国古代戏曲
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比较流行的剧目大概有五十多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粵剧、庐剧、徽剧、淮剧、沪剧、吕剧、湘剧、柳子戏、茂腔、淮海戏、锡剧、婺剧、秦腔、碗碗腔、关中道情、太谷秧歌、上党梆子、雁剧、耍孩儿、蒲剧、陇剧、汉剧、楚剧、苏剧、湖南花鼓戏、潮剧、藏戏、高甲戏、梨园戏、桂剧、彩调、傩戏、琼剧、北京曲剧、二人转、二人台、拉场戏、单出头、河北梆子、漫瀚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梅花大鼓、梨花大鼓、京韵大鼓、西河大鼓、评弹、单弦、山东快书、山东琴书等。中国戏曲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戏曲音乐的主体包括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声乐主要是唱腔和念白;器乐部分包括不同乐器组合的管弦乐(俗称“文场”)和打击乐(俗称"武场”)。行当是戏曲文化中的专业词汇,它是戏曲人物艺术化、规范化的形象类型,主要有生、旦、净、丑四种行当。生行扮演男性角色;旦行是女角色的统称;净戏俗称花脸;丑行扮演的是喜剧角色。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因此,中国戏曲文化有如浩瀚宇宙之无际,胜过陈年佳酿之醇厚。
浏览量:118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