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置顶
邹姓的来源和历史
邹姓的来源和历史 导读:

  邹姓是中华民族姓氏之一,在当今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六十位。邹姓的起源主要有三个,

  一是源于姚姓,姚姓之邹:舜帝,姚姓。舜擅长占卜预测,亦称姚舜。姚地大概在今河南濮阳东的濮城镇。 舜帝后裔姚姓族人开创建有邹国,是最早的邹国。

  二是源于曹姓,出自战国时期鲁穆公所改设邹国,属于以国名为氏。

三是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末期女真邹佳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

  邹姓目前主要分布在四川、江西、山东、湖北、浙江、福建等省。

...
热点动态
《无锡邹氏大统谱》之无锡邹氏祖祠寻根之旅
大年初一,驱车到无锡惠山脚下“邹公忠祠”访祖寻根。年前接到老家来电,说是无锡有人来联系,要修纂家谱。忽然想起小时候爷辈曾提起我们的祖先是从无锡西宅搬来的,隐约记得爷爷说过,在闹“长毛”后,在西宅的邹姓俩兄弟搬到了太湖边的沙墩港口,后逐渐形成一个自然村——浪沙浜,这个自然村的特点是:至2009年拆迁前,整个村子近30户人家,都姓邹,在1950年土改时全评为“贫农”,全村人“半农半渔”为生,这是方圆数十里唯一的村庄,也是1964年“社教工作队”惊讶之处——找不到斗争对象,开批斗会要到另村借地主。年初一,根据在网上搜索到邹家祠堂的地址,我和弟弟一家来到无锡老街惠山寺内的“邹公忠祠”。“姓氏贯古今,亦文亦武昌国祚;名贤扬中外,有将有相振宗风。”这是邹氏祖祠常用楹联。邹氏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一些说法:1出自姒姓。这种说法称邹氏为越王勾践之后。2出自子姓。称邹氏为商纣王微子启的后代。公元前11世纪周平公把...
4050次浏览 查看阅读>>
福建华安邹氏宗亲庆祝邹应龙诞辰844周年庆典
2016年8月29日(农历七月廿七),是福建华安第一大姓邹氏宗亲的大日子——邹应龙诞辰844周年庆典。最近几天,华安的许多地方都是张灯结彩,纪念宋朝的这位状元爷邹应龙。尽管正式的纪念活动在29日,但华安的邹氏宗亲们关于纪念邹应龙的交流活动提前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了。8月28日,华安县新圩镇天宫村广佑圣王进香团一行两三百人的邹氏宗亲莅临华丰镇高石村崇远庙进香。两地宗亲共叙亲情,同谋发展。宗亲还带来了歌舞、舞狮、凉伞等精彩的文艺表演,两村干部做了祝福发言。华安县和春村这两天也张灯结彩,隆重举行了纪念邹应龙诞辰844周年庆典活动。另外,沙建镇庭安村的邹氏宗亲也在28日这一天来到广东梅州交流,受到了当地邹氏宗亲的热烈欢迎。邹应龙,南宋名臣,乾道九年(1173年)诞生于泰宁古城南谷巷,25岁中状元,入仕42载,为官24任,历任翰林编修、皇帝侍读、州府官员,“户、工、刑、礼”四部尚书,端明殿大学士,枢密...
6579次浏览 查看阅读>>
福建泰宁南谷堂华安邹氏百人进香祭拜先祖
8月27日(农历丙申年七月二十六日),华安县新圩镇五岳村内宁社邹氏请火进香团120人在华安邹氏宗亲会会长邹国兴和内宁会首邹文汉率领下,专程驱车到祖地泰宁参观南谷堂和状元陵,瞻仰、祭拜先祖广佑圣王邹公应龙和列祖列宗。泰宁县政协副主席、邹应龙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家祥指示要热情做好接待服务工作,注意行程安全。政协文史办原主任、邹应龙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刘用平,政协办副主任邹忠仁,金湖旅游局办公室副主任,邹应龙文化研究会副会長邹美蓉女士,公安局副局长、邹应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邹生明,研究会秘书长邹水盛,常务理事邹远鸿以及邹氏宗亲理事会负责人邹德正,理事邹德光、邹德福、邹奕生、邹世标、邹业文等陪同接待,并参加了祭祀仪式。当天下午,邹美蓉副会长陪同内宁宗亲乘彩舟游览了大金湖,饱览了世界自然遗产境内的丹霞地貌和湖光山色,体验了人在碧水丹山画中游的自然风情。8月28日上午,华安内宁进香团抬着广佑圣王和王妃神轿,...
2727次浏览 查看阅读>>
族谱讯广东邹氏在深圳举行联谊并参观邹氏企业
广东邹氏宗亲联谊筹备会一行四人,在筹备会长邹汉平宗长带领下,于8月7日至9日前往深圳,与中华邹氏(深圳)联谊会(筹)的宗亲一道,举行了第四次筹备工作会议,并走访了深圳的多位邹氏著名企业家。广东邹氏宗亲联谊筹备会第四次筹备工作会议,于8月7日晚在深圳龙华召开,参会的有广东邹氏宗亲联谊筹备会长邹汉平、副会长邹伟东(增城)、副会长邹记福、秘书长邹锦清、广州市邹氏宗亲会会长邹孚章,以及中华邹氏(深圳)联谊会(筹)总干事邹炽南、副总干事邹春光、顾问邹速琼等十多位宗亲代表。会议由邹汉平宗长主持,与会代表对未来广东邹氏宗亲联谊会组织机构的名誉会长、荣誉会长、顾问、会长、执行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设置与主要人选等进行了推荐讨论,名称确定为“广东邹氏宗亲联谊会”,对经费筹集与支出管理等一些重要问题也进行了探讨研究,并就筹备会扩大会议的主要议程与筹划分工等作了具体布置安排,会议决定广东邹氏宗亲联谊...
3138次浏览 查看阅读>>
邹氏始祖众说纷纭,到底谁才是邹氏的得姓始祖
子姓邹氏的开姓始祖究竟是谁?历来众说纷纭,各执其论。有微仲说,有正考父说,有宣靖说,有叔梁纥说,有曼父说等等,莫衷一是。上述各说,无疑都是子姓邹氏不同历史时期的直系先祖,但开姓始祖只有一人,不能概称开姓始祖。微仲,名衍,字仲思,世袭子姓。是殷国皇帝帝乙的次子。帝乙有三个儿子,长子叫微子启,次子叫微仲(兄弟二人同母),三子叫辛(即纣王),微子启与微仲的母亲虽是帝乙的长妃,但由于出身低贱未立为正妃,而辛的母亲出身贵族,反立为正妃。据《吕氏春秋》记载,启、仲的母亲生启、仲的时候,父亲乙还未登帝位。乙登帝位后,辛的母亲被册封为正妃。辛因为是正妃所生,故得以继承帝位。启虽然年纪最长,反而成为庶子。武王伐纣后,封(纣王)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周武王崩,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成王命周公杀武庚管叔放蔡叔,而立微子于宋,以续殷后①。启卒,微仲继位。在此之前与以后均系子姓,不存在开姓始祖之说。正...
3722次浏览 查看阅读>>
广东邹氏联谊总部选址在广州中华广场62层
广东邹氏宗亲联谊•文化促进会筹备会第二次筹备工作座谈会,于本月17日在广州中华广场华融宫召开,来自广州市及周边增城、佛山、肇庆、清远、深圳等地的十多位宗贤代表,一起为筹建工作献计献策。参会宗亲对筹建相关事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八十七岁高龄的邹应龙文化广东研究会名誉会长邹成哲宗长首先发言,表示要顺应新形势发展,邹应龙文化广东研究会与时俱进做好表率,牵头筹建广东邹氏宗亲联谊•文化促进会,为弘扬邹氏文化及促进邹氏宗亲事业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认为筹建工作不能单靠广州的几个人,还要调动周边地方宗亲的积极性;不要盲目攀比,不搞假、大、空那一套,名称要名副其实,以务实态度切实地做好筹建相关工作。接着,增城宗亲会会长邹伟东宗长、深圳邹春光书法家、邹旺酒业邹记福董事长,以及邹应龙文化广东研究会副会长、筹备会秘书长邹锦清等十多位参会代表,对筹建相关事项各抒己见,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最后由邹应龙文化广东研究会会...
2905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邹氏历史名人:力行改革的齐相邹忌
邹氏历史名人:力行改革的齐相邹忌
邹氏历史名人:力行改革的齐相邹忌,    邹忌(约前385---前319),一作"驺忌",尊称"驺子",中国战国时
美男子邹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最后因何而死
美男子邹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最后因何而死
邹忌在历史上被尊称为驺子,是齐国人,以鼓琴游说齐王,被留在齐威王身边做谋士,后因中肯的进谏被封为国相,那历史上的邹忌为何与齐国名将田忌有矛盾呢?邹忌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还有最后他又是怎么死的?邹忌是一个怎么样的人邹忌的为人一直是让人不能轻易判断的,因为在课文《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我们看到的是忠心耿耿,为国家尽心尽力的人,所以成为齐国相国。但是在短文《成侯邹忌为齐相》中,邹忌就成了一个心胸狭隘,陷害忠良的人了,那么春秋战国时期的邹忌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呢?邹忌画像(网络图)邹忌讽齐王纳谏时邹忌还没有成为相国
田忌和孙膑是什么关系?最后两人结果都如何
田忌和孙膑是什么关系?最后两人结果都如何
田忌和孙膑是什么关系?田忌是齐国的大将军,为人豪爽不羁,作战勇猛,知人善任,心胸开阔。他一生为齐国立下赫赫战功,为齐国成为战国七雄做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田忌赛马的故事更是千古流传。网络配图不过就是这样一个人却没有好下场,原来因为田忌打了很多胜仗,功高盖主,引起了齐国一些大臣的嫉妒。其中就有当时齐国的国相邹忌,邹忌是个美男子,早年也是一个善于进谏的忠臣,因而才得到齐威王的重用,可是随着官位的升高以及官场的磨练,他逐渐失去了年轻时的棱角,变得圆滑世故,老奸巨猾,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他看到田忌的功劳很大,于是就
台姓始祖是谁?台姓与哪个姓氏同源?
台姓始祖是谁?台姓与哪个姓氏同源?
比如小编曾经看见网上贴的可能是班级名单还是什么名单中,就有“王者荣耀”、“张宇浩天”、“陈许晨曦”等等名字。咱们今天单姓变为复姓,但古时候复姓变为单姓的情况却非常常见。比如说“台”姓和“澹”姓就曾经源于同一姓“澹台”,两姓有共同的先祖“澹台灭明”。传说古代春秋时期,鲁国有一座山叫“澹台山”,有一位文士以山为姓,取名“澹台灭明”。当时南边还有一座湖叫“澹台湖”,所以也有说是文士南下游历的时候,曾住在湖边,以湖为姓的。后来随着时间的发展,复姓澹台渐渐的改成单姓,大多数姓“台”,还有就是“澹”姓。澹台灭明是孔
秦国国君究竟姓什么?是姓赢还是姓赵
秦国国君究竟姓什么?是姓赢还是姓赵
长期以来,历史书籍上都写着,秦国历代君王都是姓赢,已经成为共识,偏偏有一些人认为秦国国君姓赵,秦始皇叫“赵政”,不叫“赢政”,这是历史专家和历史书都弄错了吗?司马迁的史记详细记载了秦国祖先的族谱,在舜时代,秦国祖先被赐姓为“赢”,而且形成很多分支。主干一支,在商纣王时期,“蜚廉”为商纣王的臣子,“蜚廉”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恶来”,次子名叫“季胜”。“季胜”的后代“造父”,为周穆王驾御战车有功,被封在赵城,以地名为氏,从此以后,他的后代都姓“赵”,后来发展成为赵国。“恶来”的后人开始也因为“造父”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