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边塞诗人
唐代边塞诗人 导读:

边塞诗就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唐朝是边塞诗发展的黄金阶段,许多诗人都写过边塞诗,唐代边塞诗的数量有近2000首,内容丰富深刻,体裁风格多样,异彩纷呈。著名的边塞诗人有王昌龄、王翰、王之涣、岑参、高适、李益等。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并称“高岑”,他的边塞诗代表作有《燕歌行》《蓟门行五首》《塞上》《塞下曲》《蓟中作》《九曲词三首》等。

岑参曾两次从军边塞,创作了《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玉门关盖将军歌》等诗歌。

王之涣是盛唐时期著名诗人,创作了《凉州词·其一》《凉州词·其二》《横吹曲辞·出塞》等边塞诗。

王昌龄是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边塞诗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等。

王翰,著名边塞诗人,代表作有《凉州词二首》、《饮马长城窟行》等等,其中《凉州词二首》(一)最负盛名。

李益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作品有《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
热点动态
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王昌龄的生平简介,王昌龄的人物事迹
唐代边塞诗的代表人物王昌龄的生平简介,王昌龄的人物事迹,嵩山学道唐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王昌龄出生在山西太原。唐玄宗开
1437次浏览 查看阅读>>
大唐边塞诗人王之涣有哪些著名的诗作?
王之涣是盛唐的边塞诗人之一,与岑参、高适、王昌龄一同被世人称为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令人回味无穷。“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江山壮丽景色便跃然纸上。但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首首都是好诗,均辑入《全唐诗》中。其中《登鹳雀楼》《凉州词二首》和《送别》三首最为著名。王之涣出身于中下层官僚家庭。后魏绛州刺史王隆是其先祖,祖父王表为瀛州文安县令,父亲王昱曾任鸿肋主簿、汴州浚仪县令。四五代以来均有人做下层官僚。之换从小聪明
598次浏览 查看阅读>>
王之涣:一个有个性的唐朝豪放派诗人
王之涣:一个有个性的唐朝豪放派诗人,历史上个性豪放的诗人——王之涣,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
515次浏览 查看阅读>>
王昌龄为何被称之为七绝圣手?其人生经历了何事?
唐朝是一个人才辈出,涌现无数大诗人的一个朝代。在这个朝代中,我们会发现他们创作出了非常经典的七言律诗,像是《唐诗三百首》中收录经典七言律诗大概就有50首。对于我们而言,肯定是能够背出几首押韵、朗朗上口的七言绝句的,可想而知,这个朝代的诗人在七绝中的成就是非常高的,然而仅有一个人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不是诗仙李白,而是王昌龄,那么王昌龄为何被称之为七绝圣手?其人生经历了何事?今天就让族谱网小编来讲一讲。图源自网络一提到唐朝的诗篇,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想到李白,殊不知有一个人要比李白成名要早,出生稍早,甚至还被誉
1481次浏览 查看阅读>>
文史图集精选
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李益的生平简介
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李益的生平简介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李益祖籍陇西狄道,后迁居河南郑州。约生于天宝十年(约750年),约卒于文宗太和初年(约830年),享年八十余岁,是唐代最长寿的诗人之一。《唐才子传》:大历四年齐映榜进士。这一年(769)科举有长安和洛阳两个考点,齐映为此年状元。《登科记考》:大历四年,进士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岑参,他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唐朝“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岑参,他的经历是什么样的?
我们都知道,大唐盛产诗人。各种流派的诗人在这一时期都涌现出来。比如,以孟浩然、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新乐府诗;以韩愈、孟郊、李贺等为代表的韩孟派等等。大唐流派之一的边塞诗就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我们今天就来讲讲“大唐四大边塞诗人”之一的岑参,看看,他的生活经历是什么样的。在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中,岑参在边塞呆的时间最长。他曾两次从军出塞,戍边六年,写下了70多首边塞诗,是边塞诗人中的杰出代表。岑参是湖北荆州人,出身于一个官
高龄入仕的大唐诗人高适,他的著名诗作有哪些?
高龄入仕的大唐诗人高适,他的著名诗作有哪些?
高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沧州)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高适年轻时因家贫而四处流浪,客居于梁宋一带,以乞讨为生。直到50岁后,才顺应流行朝野的诗歌创作潮流,全身心投
同时代的王维高适作品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同时代的王维高适作品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同时代的王维高适作品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唐朝时期,经济繁荣昌盛,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在这种经济条件下,诞生了许多颇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