泼水节为傣族一年中最盛大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傣历六七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现已固定在4月13日至15日。节日期间,人们相互泼水祝福,并举行拜佛、赛龙舟、放高升、点孔明灯等活动。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泼水节来历】
泼水节最早起源于公元5世纪的波斯,当时命名为“泼寒胡戏”(又名“乞寒胡戏”),后由波斯经印度传入缅甸、泰国和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约在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随佛教传入中国云南傣族地区。随着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加深,泼水节成为一种民族习俗流传下来。
【泼水节风俗】
歌舞活动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七八岁的娃娃,穿上节日的盛装,共聚村中广场,男女老少围成一圈,和着芒锣象脚鼓点翩翩起舞。
浴佛
在第一天,一清早人们就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也是祈求神灵保佑人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
赛龙舟
是泼水节最精彩的项目之一,常在泼水节的第三天举行。号令一响,整装待发的龙船像箭般往前飞去,鼓声、锣声、号子声、喝彩声此起彼伏,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放高升
高升是傣族人民自制的一种烟火,常在夜晚燃放。放高升时,点燃引线火药燃烧会产生强劲推力,将竹子如推入高空。高升放得最高者受到人们的赞赏,并获得奖励。
放孔明灯
傣族地区特有的活动:入夜,人们在广场空地上,将灯烛点燃,放到自制的大"汽球"内,利用空气的浮力,把一盏盏孔明灯放飞上天。人们以此来纪念古代的圣贤孔明。
边交会
由泰国那边的小商人过来买卖当地特色、小吃,以此增加两国的友谊,意义重大。边交会一般持续3天,泼水节的前3天都有,此后还增加了民俗考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