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三月初三对应的是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在汉代以前都是定在三月上旬的巳日,后来才固定在夏历的三月初三。
三月初三的历史悠久,是古代举行“祓除畔浴”活动中最重要的节日。祓禊一般指到水滨去洗濯,去除宿垢,带走身上的灾晦之气,有祈福的寓意。根据相关记载,早在春秋时期,上巳节就已经有了,《论语》有云:“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大约写的就是当时的情形。《后汉书·礼仪志上》记载:“是月上巳,官民皆絜于东流水上,曰洗濯祓除,去宿垢疢,为大絜”。
从习俗上来看,古代的三月三是一个比较热闹的节日,因为三月三刚好是暮春,春天的特点就是“生发”,所以这时的民俗也都是提倡人们多活动,热爱生命。古时以农历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巳日多逢三月初三,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后代便沿袭下来。
三月三是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另外壮族三月三还有很多习俗,比如抢花炮、抛绣球、吃五色糯米饭等等。汉族为上巳节,黎族人称三月三为谈爱日,三月初三在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是一个隆重而盛大的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