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姓是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群体,其源流有六种,其中主要的源流有三种,一种是出自伊姓,以官名为氏;二是出自姬姓,是周公旦的后代,以祖字为氏;三是出自改姓,以地名为氏。
另外几种分别是,一种是源自于三国时期,曹操于官渡之战打败袁绍,后来袁姓部分族人就逃到湖南衡山隐居避难,以居住地名为姓,改姓衡;一种是源自于满族,出自清朝时期著名官用宝刀工匠叶赫那拉·圣治,属于帝王赐改姓为氏;一种是源自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衡姓得姓始祖
公子衡。衡氏的来源有三个,根据《元和姓纂》记载,周朝时,由周公子伯所传的鲁国(今山东省境内),鲁国公子衡的后代子孙以衡为姓,称衡氏。另一支衡氏,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记载,是商汤的贤臣伊尹的后裔,伊尹因功被任为宰相,并封号叫“阿衡”意思是“国家的倚靠”。后来他的子孙中有以其尊号为姓,称衡氏。此外《万姓统谱》还提及另一个出处记载,三国时的袁绍战败之后,他的子孙为了避难,跑到衡山躲起来,并且以山名为氏而姓了衡,称衡氏。衡姓得姓至今有3600多年的历史。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东南)。《百家姓》注居雁门郡(今山西省代县西北)。衡氏后人尊公子衡为衡姓的得姓始祖。